T2-250CC-15萬合理嗎?1996年~我買了我第一台仿賽~FZR150~9萬8新台幣

最近T2上市 250CC 售價15萬
你說是不是佛心?
其實見仁見智
我講一下我當初買FZR150(油冷版)的價格
1996年買的
售價:98000台幣
懂得算通膨的高手請算一下如果在2011年應該是多少價格?

T2挖來阿!


---------------------------------------------------------

07/17

挖勒!~好高的大樓!

看到一堆人拿CB400還是外國的車子在那邊比較~我真的挺無言低

整個產品的開發過程成本~不是只能看最後的售價來比較

這部分真的是需要專業的成本會計背景的人才能深入了解

我用自己本行機械模具的角度來說~假設T2有50%都是用舊產品去組裝

那他至少要開50%的新模具

國產化=製造-產線都要在地

一個塑膠殼~要保證能開模40萬次的情況下(簡易模不算)

台灣開一組要...材料體積小的50~60萬~如果是一般機車的外殼大小~80~100萬是正常價

沒辦法~原物料大漲(鋼鐵~塑膠ABS~PC漲多少了)台灣工錢等~都是超高

大陸開一組~再競爭下~可能30萬就能開模具出來~但是

1.品質你敢用嘛?

2.射出物品在進口回台灣組裝成本過高(台灣萬萬稅)

這也是為啥一堆工廠外移大陸的原因之一

再來是組裝

台灣基本工資 177XX~產線的薪資+各種產能獎金+福利約落在20000~27000(還偷用一堆外勞~做到快死)

大陸多少...3000RMB~近期可能會變4000(大陸工資上揚)

你是BOSS~你會怎樣做?

再來是量~你產線一次能做多少量~將決定整個成本的關鍵

同樣的材料成本

一次做50000台跟一次做100000台的成本完全不同

包含了機台駕動率~產線優化排程~治具的輔助~設備的損耗等等等等.....太多了!

一次作5萬台成本要10萬~彈一次作10萬台成本只要8萬~一次作20萬台可能成本可以壓到5萬

你一定會說那他不會做20萬台唷!

市場沒這麼大~做這麼多要庫存給他死唷!

還有太多太多了!~講不完~重點不是這些細節~內行的就知道我再說啥!

我要講的重點是在台灣要國產化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如果真的要賺錢~那就放棄台灣市場~專心做全球佈局

你看一堆外銷機車~台灣為啥不賣?

真的內行的就知道~在台灣開發新產品要國產化是要有很大的風險評估~尤其是單價越高的產品

對自己家的國產化產品~沒錢買也沒關係~至少多給他們一些鼓勵

其他大廠也再看T2這次的銷售情況

我個人認為~T2的銷售將會決定其他家大廠要不要投入這塊白牌重機的市場(尤其光陽)

我很討厭韓國人~但是我再多次去韓國實地考察

車子~電視~手機~冰箱~反正你看的到的3C產品跟交通工具~有95%全部都是國產....

我在陸上想看到BMW都很難

舉例來說

你說i9100手機真的如此完美~沒有問題?~一堆啦!~去PDA板看~罵到死了!~還拍照變色勒

而且i9100在韓國比台灣還貴3000台幣唷!~是貴唷!

但是看看人家韓國人的民族性~人家做了什麼?~謾罵?~攻擊?

多給勇於國產化的一些鼓勵吧!

這樣的惡意批評~久了!~台灣市場只會越縮越小~吃虧的還是消費端~

那以後大家想買任何進口的機車都OK啦!~

PS.我還真沒買過SYM的產品~從我的FZR往生後~我騎馬車到現在~每天含淚等山葉出仿賽..這次我要變心了!




cavalier1636 wrote:
最近T2上市 250...(恕刪)

1996~2011,假設通膨每年1.5%
15年之後,98000將漲到123000

areschen wrote:
1996~2011,...(恕刪)

那我NSR買77000,
加了通膨,應該還比T1或酷龍便宜吧

Kevin_Hi wrote:
那我NSR買7700...(恕刪)

同樣條件。
20年後,7.7萬將漲到10.4萬,比酷龍稍貴一點。

areschen wrote:
1996~2011,...(恕刪)



1996~2011通膨應該每一年不止1.5%吧!
另外FZR可是150CC唷!
cavalier1636 wrote:
1996~2011通...(恕刪)

的確,通膨1.5%並不高,平均2%仍然合理。
2%的話,FZR要13.2萬,NSR要11.6萬
所以,250CC,馬力25匹的T2,開價15萬是否合理呢?
記得,這十幾二十年原物料價格可是大幅度上揚喔。

areschen wrote:
的確,通膨1.5%並...(恕刪)



1996年 就有雙鋼油冷...

現在2011

桌上橘果汁 wrote:
1996年 就有雙缸油冷...

現在2011


我們現在還在封建時代

桌上橘果汁 wrote:
1996年 就有雙鋼...(恕刪)

再比下去就沒意思了!
不然你求YMT搞一台15萬以下的水冷單缸250CC的街車,看他辦不辦得到?

桌上橘果汁 wrote:
只是省思 一下 !!...(恕刪)

進步是一定有的,去比一下10年前後主流規格速克達的差異就知道了。
檔車市場小,車型不夠多,要廠商持續投入資源開發新世代的新車種可能不容易。
有廠商願意投入主流規格的檔車就值得鼓勵。
聲明~這20年來,小弟家庭從未購入三陽任何一款機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