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今天2/14日天氣情朗,想說這種好天氣又是情人節騎機車去找女朋友好了!(好久沒有騎機車出去那種感覺了~所以...GO!)
路程45km有點小遠,一路上時速都在60~70(快樂錶)上下!
騎這騎經過了豐原,停紅綠燈旁邊過來一個女生騎這一台MIO!
感覺好像還不錯!~登!登!登~綠燈了!
小姐一馬當先~小弟我想我也不該落人後吧!
突然發現小弟的"小紅兩輪超跑"怎麼追不上她!
看來我的機車老了~好吧!
那我只好一路跟在她後面大約都保持在10~15公尺以上!
騎這騎這小弟我看前方慢慢車多了!
前方也紅燈了,前方的汽車都停下來了,我就開始減速了,放掉油門了,可是那個小姐卻一直在加速,突然兩個行人跨過安全島在車陣中穿越,小弟我老遠就看到了,想說那為小姐應該也又看到吧!可是他還在加速,可能她速度快又剛好幾台休旅車擋到左方視線,小弟正要鳴喇叭提醒雙方時,她已經撞上那對行人了(機車那麼大的撞擊力也...)!
我當場傻眼,因為我是跟在她後面的第一台車,旁邊有停一台公車,他們剛好倒在公車後方,嚇到我了,我二話不說馬上跑到公車前面,因為我怕公車倒車,那後果不勘設想,還好公車上沒人,正想走時...看了一下!
怎麼旁邊不管路過的還是站在那的都沒有人那手機起來打叫救護車呢?
好吧!我就幫打一下叫救護車吧!
打通了~消防隊問我正確位子在那裡?哇勒!我是路人我對那又不熟!只知道在什麼加工區前面!含含糊糊通完電話我就又驅車前近!
過了大約3~5分鐘後,消防隊的打來給我說:他們到現場好像沒看到,在一次跟我確定傷者的位子,我就大概跟他說一下後,小弟我反問他"因為我不是本地人,然到沒有其他人打電話叫救護車嗎?他說:沒有只有你打電話來"
我當場又傻眼一次,我就直接回他說為什麼大家都那麼冷漠呢?他無言~
通完電話後,一路上心想說為什麼沒有人幫忙叫救護車?因為我看到感覺還蠻嚴重的,加上那真的很熱鬧,人多車也多,看熱鬧的也多,怎麼沒有一個好心人幫忙一下!台灣現今的社會怎麼變成這樣!
BMW_M333 wrote:
話說今天2/14日天...(恕刪)
從心理學的觀點,可以用"旁觀者效應"來解釋!
多年前聽過教授講到下面的研究!
(下面是我從網路上找到的,年份、數據、人名皆不能保證正確無誤,
但是,數十年前美國確實發生過這件凶殺,也確實由心理學家做過研究!"旁觀者效應"確實存在!)
旁觀者效應(bystander effect):
1964年3月,在紐約的克尤公園發生了一起震驚全美的謀殺案。
一位年輕的酒吧女經理,
在凌晨3點回家的途中,被一不相識的男性殺人狂殺死。
這名男子作案時間長達半個小時,
當時,住在公園附近公寓裡的住戶中,
有38人看到或聽到女經理被刺的情形和反覆的呼救聲,
但無人伸出援手,也沒有人及時打電話報警。
直至最後才有一名鄰居打電話給警察,警察在兩分鐘內抵達,
但該名女子已氣絕身亡,歹徒也早已駕車逃逸。
事後,美國大小媒體同聲譴責紐約人的異化與冷漠。
1968年美國紐約兩名心理學家,JohnDarley及BibbLatane經過一系列研究,
對這種冷漠的現象有了詮釋,他們稱它為"旁觀者效應"(bystandereffect)。
旁觀者效應簡單的說就是:
人對於緊急事態的反應,在只有自己時,與在場有其他人時,有很大的不同。
當有其它他人在場時,個體會抑制利他(協助他人)的行為。
有研究證明,當有他人需要幫助時,
如果受試者認為自己是唯一的旁觀者,
有百分之八十五的人會立刻前去幫助對方。
若受試者認為除了自己之外,還有另一個人也知情,
則前去救援的比率就降至百分之六十二。
最令人驚訝的是當受試者認為還有其它四名受試者也聽到時,
會伸出援手的比率更降至百分之三十一。
他們認為之所以會有旁觀者效應出現,
主要是當旁觀者出現時,
會導致利他責任分散(diffusionofresponsibility)的效果。
即個體不清楚到底誰應該採取行動。
幫助人的責任被擴散到每個旁觀者身上,
這樣每一個人都減少了幫助的責任,
容易造成等待別人去幫助或互相推諉的情況。
此外也有人解釋為:
在任何緊急事態中,
為了作出反應,就必須把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停下來,
去從事某種不尋常的、沒有預料到的、超出常規的行為。
在單個人時,他可以毫不猶豫地採取行動,
但由於其他人的在場,
他會比較冷靜,觀察一下其他人的反應,以免舉止失措而受到嘲笑。
敬請認明 phantom_ethan 正確拼字。
phantom_ethan 僅此一家,別無分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