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車放開油門滑行至停止的時候會有喘不過氣快要熄火的情形,
有幾次還真的就熄火了,綠燈就要趕快推到旁邊慢慢發動....。
汽油幫浦已回原廠免費換過、空濾也已換新,
看著已跑六萬公里出頭的愛車....來清節流閥好了!
雖然不知道清節流閥有什麼好處,但曾看過有學生把車牽去車行吊點滴,
加上小弟詢過的價錢以及網路上大家問到的覺得很貴,
看過幾篇DIY的文章後就決定動手做囉。
詳述太麻煩、我也不是要發教學文(也不敢),過程大多以文字敘述,
主要是分享積碳情形及清潔後的差異感受。
首先把車廂整個拆下,然後將照片中六個紅色圈圈都卸下(有些地方要需要一點技巧,
我也是摸很久才知道要怎麼拔下來),就可以把整顆節流閥取出了。

為了不使異物進入,最好是用布或其他東西包覆著(如下)。

拆下來的節流閥


我的騎車習慣:5期勁戰全原廠無改,每天騎約40km(郊區),時速60~70,
起步煞停都是和緩的,偶爾單日跑200km長途。
本來也是想說都騎長途應該不用特別清,無奈已出現文章一開始談到的問題,
有些東西臆測再多也沒用,只有拆下來看才知道。
來看一下積碳狀況



自己是認為六萬公里這樣的積碳應不算嚴重(應該吧?)
再進一步拆解&簡單清潔後的照片




因為是第一次很不專業的嘗試,所以感覺角落不是處理得很乾淨
(其實是全都裝回車上後才發現原來可以轉動旁邊的油門來使閥門開啟....),但也ok了啦。
最後來說說清潔後騎乘上的差異:
首先最有感的是怠速時轉速不再忽高忽低,
紅燈滑行也不會有喘不過氣的情形(也就沒有快要熄火的感覺了),
剩下的或許是心理因素居多,感覺中高低速時車身震動稍減、出力更加順暢一點點。
從開始拆到完全裝回去,總共花了將近2小時,相信第二次拆會更快(但也要下一個六萬了)。
DIY雖吃力不討好,一身汗之外不小心可能還會受傷,整雙手油油黑黑的也是一定,
但你幫車子做了哪些,它會用騎乘上的感受回饋給你,
讓你知道不是做白工,樂趣也就油然而生。
而這也是我所認為,真正的玩車。
-----------------------------------------
後來爬了文之後發現高壓線圈也是消耗品,
壞掉或氧化是會顧路的,對於常跑長途、總里程六萬的車來說,
不換好像有風險....
請教一下更換高壓線圈是不是連火星塞蓋+防水套都一併做更換比較好?
換火星塞蓋需要拆火星塞嗎(還沒拆過不敢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