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發那天老天爺真賞臉,下了一個早上的雨,尤其當天平地溫度只有14度,山上一定又更冷,基於太冷又有點小飄雨不想騎車上山,但又不想錯失已規劃好的行程,於是朋友提出了異想天開的想法「欸,不然我們用車子載摩托車,然後開車上山」。
討論過後大家覺得可以試試看…

真的沒想到原來這也是個大工程,本想試著將車子直立停放進去,但可惜後照鏡太高了,於是便嘗試將後照鏡拆掉,然後斜著擺擺看。
在拆後照鏡同時,也稍微看了一下車內,發現Zinger座椅全部收起來,空間真的滿大的,感覺鋪個床墊睡在後頭都沒問題。

歷經將近20分鐘的折騰,沒想到我們居然還真的成功將朋友的偉士牌放進車子後車箱,不得不說Zinger的後車廂空間真的很大,平常載貨可能就覺的普普,但當看見將一台150c.c. Vespa放了進去,才真正佩服他的空間設計,而且座椅64分離時,其中一個2排座椅還可以坐人,不用擔心有人需要到後車廂跟機車擠在一起。剩下的空間拿來放攝影器材也剛剛好~~

就這樣我們一行三人,就開著車前往目的地!,因為前面折騰了一陣子,導致出發時間有延遲到,面對天色越來越暗,擔心去到擎天岡已經天黑了,於是中間我們便臨時改變主意,朋友說他某天發現往擎天岡的路上,某個小路彎進去有一個不錯的風景地,那裏比較近,於是我們就決定改前往那。
路途要爬一個很抖的坡,最後路變的有點小,本來還擔心車子會不會卡在中間,還好還是順利通過了。
到了目的地,便將車放下來開始一連串拍照任務囉!
本次拍攝主角是Vespa LX 150 ie 魅天藍

龍頭與儀表板部分


與一般機車較不同的是,Vespa LX 150 ie大燈為恆亮設計,故並無大燈開關,考量行車安全性,這設計我覺得還不錯,紅色部分為防盜斷電開關,鑰匙的拔插上可能是設計因素,某個角度才有辦法好好的拔出,個人覺得把手的皮革設計蠻有質感的,儀表板則提供車速、油量、機油狀態、時鐘、方向燈與遠燈等資訊
踏板部分

原廠就只有左右各三條與正中間一大塊的踩踏設計,避免直接磨損烤漆部分,購買時也可額外選購三合一踏墊,但據說踏墊有可能會磨損踏板烤漆,所以選購時建議還是要注意這部分。
車側


Vespa LX 150 ie原廠配件並未含前後防撞桿與側柱,所以防撞桿是額外加上的,但個人認為加上防撞桿的偉士牌又有一種更復古的風格,且以可以避免蠻多不必要碰撞,造成車側烤漆與方向燈毀損,車上蠻多像是防燙蓋、傳動蓋或前避震…等,都是用類似金屬的烤漆,來襯托Vespa LX 150 ie本身的質感。
車尾

防撞桿是從左一直延伸到右側,所以包含車尾燈的部分,也有產生到保護作用,坐墊部分,也是採皮革材質,與手把配色相同,增添不少該車系本來就有的復古感,置物箱部分則是要用鑰匙開啟,容量約一頂四分之三罩式安全帽的大小。
Vespa LX 150 ie整體看下來真的蠻有質感的,只是聽說保養需要下不少功夫,回程時有稍微試騎了一下,因車子本身只有122kg,搭配上其動力源自151c.c.單缸氣冷引擎與CVT無段自動變速器,輸出最大馬力12.1ps/8000rpm、最大扭力1.2kgm/6250rpm,並採用噴射系統,騎起來還算蠻輕快的,遇到坑動時,因車身與懸吊的設定,震盪幅度不大,整體騎乘感還算平穩。

稍早Vespa LX 150 ie下車時也有和Zinger合照一下,感謝它當天讓我們免受寒風刺骨的感覺!

回程的小徑上,雖然天色昏暗,卻也意外地拍下這張,用Zinger頭燈在後面補光,也成為此行這台Vespa最有氣氛的一張獨照。

最後這次因為天氣關係,意外見識到Zinger的馬力與空間,也謝謝朋友願意這樣載著我們上山拍照,中間我朋友也讓我開了一下,路程爬坡路段很多,也因此明顯感受到Zinger馬力的優點,載物空間也真的很足夠,很適合當作一般載貨用車。
以上是一些新的作品,技術不好的分享給大家,希望下次有機會可以再拍拍朋友其他重機,精進一下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