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想買車,昨天在平鎮大潤看到此款車 150 碟剎的只要49888,洽詢工作人員後看到出廠證明是2008/3月的車,和旁邊新高手125陶碟的價位差不多,回來爬文後看到此車除了是舊款式之外,評價還不錯,唯一不能確定的是汽缸是什麼款式?若是三冠王150和高手125碟剎,考量日後維修費用純上下班代步來說那一個C/P值較優?
早在民國78年(1989年),工研院就已針對〝鎳基複合電鍍〞展開相關之研究,針對鍍浴配製、粉末前處理程序研究、操作條件選擇、鍍層性質測試、及在二衝程鋁合金汽缸上之試鍍及性能測試等進行研究。後續又針對〝鎳-碳化矽(Ni-SiC)複合電鍍製程設計研究〞、表面技術開發之〝Ni-SiC 複合鍍層之原理與性質研究〞、〝鎳-碳化矽複合電鍍製程研究〞、材料界面處理技術之〝鎳-碳化矽複合電鍍之放大研究〞等主題進行深入探討與持續研究一直到民國81年左右。
陶瓷汽缸在台灣最早的商品化應該算是民國82年由三陽工業(SYM)所推出的〝捍衛巡弋〞所搭載的電鍍陶瓷汽缸引擎,但由於屬於新技術量產初期,成本不易降低,造成產品價格偏高使得銷量不盡理想。
雖然工研院對於陶瓷汽缸技術進行了相當程度的研究,但導入業者的量產應用卻非一路平坦,在良率與成本一直無法突破的情形下,業者開始尋求國際合作,希望提升在量產上的應用。目前國際上在這方面比較有名的公司主要有屬於義大利的T公司、C公司及一所屬於荷蘭的陶瓷汽缸研究所,而就版工的了解,國內三大車廠-SYM、KYMCO(光陽工業)、台灣YAMAHA - 的國際合作情形分別是SYM與KYMCO分別與T公司及C公司進行鎳矽合金陶瓷汽缸的技術引進,而台灣YAMAHA則透過日本YAMAHA牽線,與同樣是KYMCO的合作廠商C公司合作引進鎳磷合金陶瓷汽缸的技術。
儘管有了國際合作,但業者的國產化之路仍不盡理想,例如KYMCO當初雖然也想在國內開發航太陶瓷汽缸,後來因生產精度及品質不佳而未能如願,因此只能以“義大利原裝進口”為名以進口的方式應用於產品上。台灣YAMAHA雖然在陶瓷汽缸的生產上起步較晚,但是透過日本母廠的協助,也已能進行國產,只是畢竟經驗尚未成熟,因此在產出的良率上仍不盡理想。相較於前兩者,SYM就幸運得多,雖然技術來源也是來自國外,但目前自製的良率水準已超越原廠,當然成本也大幅降低,甚至還能外銷至法國標緻車廠(Peugot),不愧是當初發明史帝田鐵的國內大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