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在體育台聽過某車評說過
比賽的胎 胎溫不夠時 抓地力不高
輪胎達到工作溫度後 輪胎像麻糬很黏
好像會燙傷手
小弟認知裡面
熱熔胎在比賽場地裡面很好用
而賽場以外的用路環境
慢慢騎的話
能夠達到賽車時的工作溫度嗎
小弟摸過自己街胎的溫度
前輪溫溫的
後輪溫度更高但不會燙手
所以後輪的溫度適合熱熔胎嗎
前輪如果溫度不夠高
熱熔胎會不黏嗎
下雨天的情形又是如何呢
何種情形適合用哪種胎呢

富及瓦拉 wrote:
曾經在體育台聽過某車...(恕刪)

後輪溫度本來就比前輪還高,是因為引擎熱會傳到後輪再加上被排氣管烤熱.....連我啊嬤車也是。

dhc1473 wrote:
是因為引擎熱會傳到後輪再加上被排氣管烤熱..)

呵呵 跟引擎的熱沒有太大的關係
主要是後輪傳動和重量主要在後輪的因素
http://www.wretch.cc/album/victorwang99

富及瓦拉 wrote:
下雨天的情形


普利司通 的ML50就有點像F1用的雨胎
胎紋深 排水性夠
不過夏天用熱熔胎 路面的溫度就足夠暖胎了
不過在好的胎 遇到台灣路 沒擇啦 慢慢騎才是王道
kanebo998 wrote:
呵呵 跟引擎的熱沒有...(恕刪)

你慢慢騎!
不要用力剎車,會發現連輪框也是熱的...
富及瓦拉 wrote:
曾經在體育台聽過某車...(恕刪)



影響胎溫的因素太多了

速度不是最主要的

要短時間內讓胎溫起來的方法

除了加溫外

對輪胎施加壓力也可以

就像你在電視上看到的暖胎圈那種做法一樣


後輪溫度會高...應該是承受的因素較多啊

驅動是後輪 煞車也會參一腳

過灣時後輪壓力更大

不過溫度起不來這種事...

聽聽就好

除非你要上合歡山賞雪(裝全熱融上去??)

或是馬上要下場跑

不然它就是個輪胎...

不要想太多...

真的出狀況時

大部分輪胎都是無辜的



其實就算是全熱融的胎

雨天也沒有說要等胎溫上來這麼誇張

上次颱風我走台一

從台北到新竹

前全熱融光頭 後半熱融有紋

NSR的4~5檔間在走

一路上也覺得還好

大埔阿婆有講過 請注意看25秒左右吧XDD

阿婆就甘心

多跑個幾圈 讓輪胎到達工作溫度吧!

至於您說的麻糬...沒有這個誇張

XD 頂多就是很軟Q

下雨天的話 就慢慢騎吧

畢竟你不是在跑場地的話 甚麼胎其實都差不多

雨胎的工作溫度需求比較低 所以在雨天還是能夠有一定的抓地力

不過一般市售的小車胎好像並不多就是了~

熱熔胎的話 能夠前後輪都裝當然是最好的唷!^^
hi.. http://blog.xuite.net/rraayy1111/blog
你天天都在比賽嗎~~"

人家會這樣講是因為比賽在用~~

bt39ss,也沒在熱,騎出去還是很利,利到蓋棉被
安全駕駛是最安全的.......又不是在比賽..輪胎溫度夠不夠沒那麼重要吧


原廠胎也是很耐用只要在安全範圍內使用的話...
kanebo998 wrote:
呵呵 跟引擎的熱沒有...(恕刪)


當然傳動變速磨擦的熱還是會傳到鋁圈上,還有鼓煞溫度也會....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