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億大重車買了一台車會搖晃的車

我近期透過網路向億大重車購買一台二手 Kawasaki W800。因無法親自看車,購買主要依賴車行提供的照片與說明。在交車前,我曾詢問業務「前胎是否需要更換」,對方回覆「前胎還好,技師檢查說沒問題」。交車單上則記載「輪胎紋 OK、後輪建議更換」。基於這些資訊,我完成購車。


我在億大重車買了一台車會搖晃的車我在億大重車買了一台車會搖晃的車我在億大重車買了一台車會搖晃的車我在億大重車買了一台車會搖晃的車






然而在牽車後的道路試騎中,我發現車輛於約 70km/h 以上會出現左右擺動與車把不穩,涉及行車安全,因此依照車行指示,將車送往其合作維修端檢查。





我在億大重車買了一台車會搖晃的車

我在億大重車買了一台車會搖晃的車我在億大重車買了一台車會搖晃的車我在億大重車買了一台車會搖晃的車





維修端老闆檢查後表示,搖晃的真正原因並非胎紋磨耗,也不是「輪胎變尖」,而是「輪框本身為需要內胎的設計,但車上實際使用的是無內胎胎,且沒有裝內胎」。這屬於結構性組裝問題,而非一般外觀即可看出的磨耗問題。



我在億大重車買了一台車會搖晃的車我在億大重車買了一台車會搖晃的車









【送修後與車行的資訊落差】






到車行指定的合作維修端處理完後,我將車牽回家,並詢問業務:「車子牽到了,老闆有跟你講了吧?」業務回覆:「有的🫡 沒事就好了。」


由於我送修的原因此涉及高速行駛的不穩定,我希望車行能掌握實際檢查結果,因此進一步確認相關細節。




在後續對話中,業務提到是否為「輪胎變尖」所造成,但此說法與維修端診斷並不一致。我向業務說明真正原因是「輪框需內胎設計,但使用無內胎胎且無內胎」,並再次詢問車行是否於收車或交車前有做拆胎或相關檢查。業務回覆,由於車輛為寄賣車,當初並未進行拆胎檢查。




此外,業務事後提到「有建議輪胎更換」,但此說法與我最初詢問時得到的回覆(前胎沒問題)、以及交車單內容(僅後輪建議更換)皆不一致。真正的搖晃原因也與胎紋無關,而是輪胎與輪框配置錯誤,因此我再次向車行釐清資訊差異。










【後續 Google 評價與店長來電】






在處理上述情況後,我於 Google 留下一則一星評論,記錄整個從購車、試騎、送修、了解真正原因的過程。評論目的並非追求補償,而是希望如實呈現整體經驗,供其他消費者參考。




評論發布後,車行店長致電與我聯繫。他說明與我對接的業務是實習生,對流程可能不熟悉;並再度表示該車為寄賣車,初檢並未拆胎,因此未能發現輪框與輪胎不符的問題。店長同時提出公司可吸收輪胎費用。




我向店長說明,評論並非針對費用,而是希望釐清整個過程中的資訊落差,包括:交車前的檢查、業務與維修端資訊不一致、以及車輛高速不穩的真正原因等。










【法律觀念與後續安排】






依《消費者保護法》第 7 與第 19 條規定,企業經營者對所提供商品負有安全告知與注意義務;即便車輛為寄賣車,車行作為交易平台提供者,仍需確保基本檢查與資訊透明。此次事件,也正是基於此原則,我希望釐清各階段資訊並記錄處理過程。


如果換回有內胎的輪胎就不會有搖晃的情況,那就只是前車主用了不適合的胎,是這個意思?
三聲荏
換回內胎後確實有改善很多,可是我之後又騎大概兩個禮拜,感覺還是會稍微晃,不知道是不是這台車就是這樣..
W800結構簡單,是台好騎易上手的車,我就是前車主,我持有1萬km的時間中完全不會有搖晃的感覺,搞不好你買的車龍頭或車架可能是因事故變形了
傀儡師
如果是做氣密,那也有可能因為時間久了氣密失效這個因素。
海浪法師
忽悠吧,支架又沒有減少還是變動
M013769735 wrote:
他說明與我對接的業務是實習生,對流程可能不熟悉;

感覺是間不負責任的店家
讓一個對流程不熟悉的實習生販賣這種可能會造成客戶死亡的瑕疵產品
這種店一定要加入黑名單
三聲荏
我只是把整個實際遇到的過程記錄下來,讓其他人多一份參考。 實習生不熟流程可以理解,但輪框需要內胎卻裝無內胎胎,確實會影響高速安全。 我並不是要把店家黑名單化,只是希望之後的人在買車時能注意到這類問題
敢在網路買二手車的都是勇者,看敘述店家至少還願意處理問題,
更多的是裝死、擺爛等你告
三聲荏
我也是照他們指定的店家處理,過程中完全沒有說要負擔費用,只有提到車馬費。 結果處理完、我留下評論之後才突然說要負擔費用。 不是在計較錢,只是這樣前後反差真的讓人覺得很怪,所以才把整個過程講出來。
天呀

億大重車維修技師這兩光
原輪框是否 是真空胎 還是 需裝內胎的 都分不清楚
還能收車販售

印象中看輪胎型號也知道這車裝真空胎 ,要不辨識氣嘴頭長度樣式也能分辨
(常接觸的技師 業務都分不出來,包一包回家吧)

這專業性令人懷疑呀


從收車 自己家技師驗車整理 到 販售出

三次完全沒發現,期間都不用打氣看胎壓再交車 ?
三聲荏
輪框是否需要內胎、輪胎型號與氣嘴樣式其實都能判斷,因此我對收車、整理到交車的整個流程產生疑問。這中間有多次機會能發現問題卻沒有,所以才把完整過程記錄出來,讓之後的買家有更多參考。
sim77
真空胎=tubeless?
所以是鋼絲圈做了氣密處理,然後直接裝上 TL 的輪胎?
這狀況會導致騎乘搖晃? ( 胎壓不足嗎? 還是台壓足夠狀態下依舊搖晃? )

抱歉問幾個問題想了解一下,因為我近期也有在想把鋼絲圈拿去做氣密換 TL 輪胎 ( 方便點,不小心中釘還能 自己急救一下 )

M013769735 wrote:
維修端老闆檢查後表示,搖晃的真正原因並非胎紋磨耗,也不是「輪胎變尖」,而是「輪框本身為需要內胎的設計,但車上實際使用的是無內胎胎,且沒有裝內胎」。這屬於結構性組裝問題,而非一般外觀即可看出的磨耗問題。
三聲荏
我都是照著他方式處理,但是我的建議不要做氣密,比較沒問題
樓主的段落也空的太多行了吧!

我以為這篇文應該是圖文並茂文,看到圖片沒出來,重整了好幾次,最後才知道真的都沒圖片!

三聲荏
我是新手,之後會改進 還是你想什麼照片 我可以提供
三聲荏
你好👋我照片加上去了
M013769735 wrote:
我近期透過網路向億大重車購買一台二手 Kawasaki W800。因無法親自看車,購買主要依賴車行提供的照片與說明...(恕刪)

這篇就是沒看到實車直接下訂的另一個例子。

有時候即便是實車在面前,也有可能因為經驗、疏忽、和看不到的地方有意想不到的問題(畢竟看車不能拆,看不到一些維修狀況)。
然後 二手車的買、賣雙方在遇到問題時怎麼解決又是另一件事。

現在的這篇,沒辦法就這樣能判斷買賣雙方哪邊的問題比較大, 而且這也沒意義。

況且造成高速下會搖晃的原因很多,我是覺得樓主要找自己信任、日常能幫你做維護的店家處理問題比較安全。

提外話,前一陣子才在網路上看到一則影片小女生向車行買了一部暴改的125二手車,買了16萬...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三聲荏
我之前也買過他們的車,還加上他們名氣在外 下次不敢了
chengyufighting
沒試過就敢買二手車真勇者,再怎麼沒時間我都會去試過,免得連買車的喜悅都沒了
要買二手車,真的當下來是要親自試車比較好~ 成交之後,糾紛也會小很多~ 畢竟只聽車商敘述,每個人觀感不相同
三聲荏
老實講,感覺話術跟文字遊戲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