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 鑽車 是安全而且好的? Why is lane splitting safe and good?


Aoustain wrote:
超過千萬再來跟人談眼紅....


別的都不管就推你這句
機車變成罵人的形容詞是有原因的

iiisuck wrote:
您這不是廢話嗎?

台灣的用路人的公德心有像英國日本法國義大利的用路人好嗎?

更何況每個國家的立法還得相當考量當地的民情風俗的。
就如同美國,每個州的法律還不同。

與其要求路權比照國外,先要求重機一族的人要能守法,先改變大眾對重機的反感,例如:不要一遇塞車,就開始在那鑽來鑽去,飆來飆去,把快速道路當一般道路使用。

不要的只要求路權,卻不先反省反省為何大眾對重機上國道是如此反感。

懂嗎?..(恕刪)



照你這麼說
更何況每個國家的立法還得相當考量當地的民情風俗的。
就如同美國,每個州的法律還不同。


那有件事就怪了
全世界就只有5%不到的國家
禁止重機上高速公路耶
其他的95%都從來沒禁止重機上國道這件事

這跟你說的要考量當地的民情風俗
美國,每個州的法律不同
有什麼關連呀??

就跟一些人舉例說
美國開放槍枝
要不要台灣也來學

幫幫忙好嗎?

全世界開放槍枝的國家有多少?
也是很少,可能不到5%吧

世界大多數國家的潮流不去舉例
舉那個非潮流的~!唉!!

我考了幾霸分 wrote:
我們的愛車都是心肝寶...(恕刪)


那位楊姓騎士也是因為當下太寶貝愛車了
才會撞到人 不論死活先踹再說..

Henry0320 wrote:
照你這麼說更何況每個...(恕刪)

我覺得這件事情跟世界潮流的關西較小
主要是 臺灣 機車就是要鑽到最前面 不要檔汽車的路 以經變成淺規則了
大家都有乖乖牌隊被按喇叭的經驗吧?
所以如果說要遵照風土民情 應該是要鼓勵?
因為就像現在法律規定重機必須停汽車格一樣 法律這樣定沒錯 可是沒人要讓你停
我曾經在新崛江商圈跑了三家停車場 空位一堆 全部不給停
沒什麼原因 就是不給停
最後沒辦法 只能停機車格
所以法律怎麼定是一回事
有時候實際狀況又是另一回事
sid1980cheng wrote:
那位楊姓騎士也是因為...(恕刪)

這跟愛不愛車是兩回事
一般心智正常 無罹患精神疾病 有腦有常識的人是不會把人撞倒再去踹他的 這應該也是常識 有腦的人應該知道才對

除非你本來就要殺人

moomoodeadcow wrote:
我覺得這件事情跟世界潮流的關西較小
主要是 臺灣 機車就是要鑽到最前面 不要檔汽車的路 以經變成淺規則了
大家都有乖乖牌隊被按喇叭的經驗吧?...(恕刪)

是到最前面嘛?不是都叫你閃旁邊XD
說實在話
平平是鑽車縫
人家不會去影響到其他用路人的路權
台灣?????????????????????
鑽不過硬鑽 逆向也硬鑽
時常造成其他人困擾
這樣怎麼會進步-..-

每天約20初頭公里數出門回到家的距離
把行車記錄器的影像拿出來放
至少拍到50起違規
有時警察就在旁邊
也視若無睹
唉!!!
moomoodeadcow wrote:
把 lane spl...(恕刪)


有高手翻譯過這影片,樓主可否幫忙更新到1F,謝謝!

================================================================================

我與Wes、Harlan現在在洛杉磯,Wes將向我們解釋為什麼車道共享是一間好事。歡迎收看RideApart

Wes,你是一位經驗老道的騎士,你在世界各地騎車。
你也在美國一些可以車道共享的州騎過車,你在加州可以,但在紐約卻不行。
對於這個你有什麼看法

Wes:我第一次騎車鑽車縫是在我16歲在倫敦修習騎士課程時。我第一次跨上機車他們就給我騎125cc的車,他們的想法是:車在這,車流與交通就在那倫敦市中心。我們一出停車場面對的就是那些擁擠的交通,所以車道共享是我從來不會不做的事情。有時會有合法性的問題,但是摩托車就是這樣子,那就是他的優勢。

Jamie Robinson:你提到了鑽車縫在美國的合法性,在歐洲每個國家的機車騎士都是可以車道共享的。

Wes Siler:放眼世界,摩托車車道共享大多數都是合法並且被鼓勵的,因為這樣既安全又具有效率。摩托車就是該這樣。但在加州以外的49個州,車道共享是違法的,鑽車縫警察會來刁你。我住紐約時有一大疊指控我魯莽駕駛的罰單,但是我的行為根本沒有到魯莽駕駛,我只是在車流靜止時鑽到最前方。這對我們騎士來說根本是在自然不過的本能,但是其他49個州卻恨死了我們這樣。

Jamie Robinson:Ok, Harlan,你曾在費城騎過車,現在你在加州。所以你也是跑過不同規定的州,
你覺得最大的改變是什麼?

Harlan Flagg:嗯,在費城騎車呢,不能鑽車縫我們視為是理所當然。但我一搬到洛杉磯之後,我看所有的機車騎士都會車道共享,我跟上了他們的腳步,當下我覺得這是一件令我很安心的事,反正有這個合法性。鑽車縫真的是在LA通勤最好的方法。

Jamie Robinson:的確,我一開始也在倫敦騎車,那是個很繁忙的都市,到處都是交通,如果我不鑽車縫,我哪都到不了。行人、騎士、單車騎士常常在靜止的車流中移動,鑽來鑽去的。我對這樣的運作感到驚訝,因為那看起來很危險,但是像你們說的,只要你們也這樣做,自己去體驗,其實也沒有那麼恐怖。鑽車縫看起來很像在做錯誤的事情,鑽車縫看起來很激進。騎士們看起來是不想遵守交通規則才鑽車縫。但事實上是:車流中還有許多空間,我們只是藉由這些空間來前進。

Wes Siler:如果你坐在汽車裡,你與外面的環境隔絕開來。如果一位騎士以時速25甚至30km/h從你旁邊經過,看起來他是在飆車,看起來他是很不負責任地在製造危險。但是他就只有騎這麼快,他這樣只是更安全更有責任心。摩托車沒有衝撞緩衝區,我們被動保護極差,所以我們的安全完全取決於我們自己。鑽車縫是取決於我們的行為,這樣我們才有對於周遭環境的主控權。藉由這些主控權,我們會更加的安全,不會有一堆大鐵盒圍繞在我們周圍。我們車輛的寬度,大概就是我們肩膀的寬度而已,大概也才小於一公尺。只要車道間的空間大於兩公尺,那就夠了,就很安全。還有一點就是我們在機車上的高度比較高,所以我們的視野會比較不受遮蔽,所以當車輛要換車道時,我們很快就能發現。所以這樣並不是魯莽或危險駕駛。這很自然,因為你掌控了一切,這是一件非常安全的事。

Jamie Robinson:我們掌握了主控權,但如果有一位不負責任的駕駛導致了一場事故,我們也要附上責任,因為我們是騎摩托車的,所以當事故發生時,我們必須準備好而不是失去我們的主控權。

Wes Siler:當我騎機車時,我是把自己的生命寄託在我自己的手上。因為是我自己要選擇騎車而不開一台又大又耗油的SUV。所以假如有一位女駕駛在跟他男朋友傳性愛簡訊,之後撞上我,我也得承擔一部分錯誤,因為會有生命危險的人是我而不是那位女駕駛,是我該預防我自己不被牽連到事故內,而不是她。她可以是一個很差的駕駛,但是不讓她撞上我是我的權責。我該做的是提早發現,並做出正確的應變,不讓我自己變成受害者。

Jamie Robinson:身為一名機車騎士,我發現你得忘掉之前發生的事,你不能帶著情緒,因為如果不幸的發生了事故,你的腦海裡卻還是一直在想剛剛發生的事,這樣你可能就會發生車禍。所以騎士們得面對很多挑戰,那也算是騎車的一個樂趣。好吧!讓我們上路車道共享吧。放感情下去鑽車縫,讓大家看看該怎麼做,也享受一點騎車的樂趣。

Wes Siler:Jamie兄,你可別撞壞東西了。

Jamie Robinson:你現在身上帶傷還好意思說我。撞車哥語無倫次的。

Wes Siler:走啦走啦。


-注意空隙中的交通-
-標線摩擦係數較低-
-永遠將手指放在煞車把手上-
-停在其他駕駛的視線範圍內-
-小心其他駕駛的視線盲點-

Wes Siler:比利時做了一項研究,研究指出如果有10%的汽車駕駛改成騎機車,交通阻塞問題會下降40%。所以像我們今天這樣在LA,想想如果有10%的駕駛改成騎機車,那會減少40%的塞車,那交通會很順暢。

Jamie Robinson:像回到70年代。

Wes Siler:而且根本就不危險,這比等在車流中乖乖排隊安全多了。Hurt簡報是一篇最大規模的摩托車安全簡報,他指出2/3的機車車禍都是汽車駕駛的錯,其中最常見的就是被追撞。如果我們乖乖在隊伍中排隊,那我們就很可能被追撞,我們不知道他們會撞上來,你有可能會被撞死。那可能是一台兩噸重的車呢。而你呢?卻只有一件皮衣。鑽車縫卻直接消除了被追撞的可能性,你有主控權,你的安全掌握在你自己手上。你的技巧跟專注力才能確保你的安全。車道共享有助於我們創造一個安全的騎乘環境。

Jamie Robinson:的確,當你車道共享時,車道間的空間自然會出現,機會自然出現。騎士們不用去找空隙,空隙自己會出現。

Harlan Flagg:就像摩托車自己有自己的車道。他不擋到車,車子也不會擋到他。空間就這樣自然地出現了。你就可以知道說這樣是多有效率的,摩托車可以在任何兩個車道間行駛,這樣可以大幅降低車流壅塞。

Wes Siler:每當我們車道共享時,我們可以更快脫離車流。我們現在講的是在幫你,不要討厭我們。美國運輸部做了一項研究,他們拿加州機車車禍與德州、佛羅里達州做對比。同年度同時期的資料,只是在德州與佛州你不能鑽車縫,在那兩個州,機車遭到追撞的事故發生率比加州多上了30%,
這不是數字遊戲,這是現實發生的。30%的機車騎士免於受傷或死亡,因為在加州我們可以鑽車縫。

Jamie Robinson:其實你可以解讀交通,你知道前面發生什麼事,你可以看見車,你對周遭事物有警覺性。但當我在一台汽車上時,我看不到其他車上的駕駛。要了解道路上發生什麼事變得很難。在摩托車上,我們沒有鐵包肉,如果我們跟其他車輛出車禍了,我們很可能會受傷。我曾在倫敦騎過車,像你說的,鑽車縫訓練就是直接把你丟到路上,你就知道要怎麼鑽了。我們本能就這樣,我們也沒有做錯事,因為摩托車就是該這樣。整個歐洲都是如此,其實在亞洲也是如此(馬來西亞)
他們只要有縫就鑽,我在那邊也沒有看到摩托車車禍,駕駛們也都過得很好。

Wes Siler:但是摩托車在運輸中是很重要的角色,我今天騎的是GSXR600,但是他的耗油大概是一加侖可跑50或55英里(能源局公布21KM/L),大概就像一台Toyota Prius(油電車)但是差別是我可以鑽車縫,汽車在省油還是飽受塞車之苦。所以就算Prius在省油,它塞在車流時,油耗數據還是0KM/L。

Jamie Robinson:摩托車不管在城市、鄉間、村莊都是很好的交通工具,有很多種不同用途的摩托車,你可以有不同的選擇。如果你是一位通勤者。像Harlan你今天是騎電動機車。

Harlan Flagg:是阿,我今天騎的是電動機車,我每天騎的也是電動機車,我就是都這樣去上班,我就是這樣去找我朋友,他是我的發財車。

Wes Siler:你最後一次去加油站是什麼時候?

Harlan Flagg:呃......

Wes Siler:你可以慢慢想沒關係

Jamie Robinson:那個問題對我這個要加油的人聽起來真惱人

Wes Siler:如果你是有在看我們RideApart的騎士,你應該知道你上一次加油是什麼時候,加了多少錢。但是Harlan卻無法回答這個問題。

Jamie Robinson:另外一項好處是他們不用開課教我們怎麼樣隨時把手放在煞車上,我們就知道該這樣做,這樣才有辦法及時反應。

Wes Siler:在很短的時間內,你根本沒時間鬆開油門再把手指伸出去抓煞車拉桿。其實你可以一直把手指放在煞車拉桿上,放兩隻手指,讓他們在煞車拉桿上面休息,如果你要按煞車時,就可以直接按下去,不用在那邊手忙腳亂地。

Jamie Robinson:一隻手指頭兩隻手指頭都沒關係。

Wes Siler:我隨時把我的右腳放在後煞車上,把我的左上放在離合器拉桿上,所以我可以很快速地拉離合器。這樣幫助你在低速時,不只是減速,像是換車道或者是閃避障礙物時,能更於刃有餘。這是很有用的,你要有如此的操作技巧,才能夠騎的既流暢又安全。

Jamie Robinson:我有一個朋友每天開車去上班,他跟我說他去上班時會先看Netflix,之後會再看一部電影。我聽到時我都傻了,我不敢置信,但是他就是認為交通很差,一直塞車很無聊,不然他能做什麼?。我跟他說你應該去買台機車。但是我們必須承擔責任,當我們把安全帽戴上時,路上是有不專注開車的人的。

Wes Siler:車道共享比較安全,這是有數據的。車道共享減少交通阻塞,這對汽車駕駛也有好處。鑽車縫對機車來說不只是本該如此,他又實際又安全。美國應該要有更多州與許車道共享,也得有更多的騎士知道如何安全的鑽車縫。

Harlan Flagg:這是減少危險的一個好方法,讓騎士有辦法掌控周遭狀況。這讓他們在鐵盒子陣中免於成為一個脆弱的目標。

Jamie Robinson:我同意,我在這麼多地方騎過車,我看過很多有效率的摩托車使用方法,特別是在交通繁忙的城市中,鑽車縫就是有辦法減少車流堵塞。你不用腦袋想也知道這個事實。美國有很多好路,如果其他州也允許鑽車縫,我認為這是很樂觀的一件事。當然還有強制戴安全帽的法案也應該多通過一點。

Wes Siler:應該要有更多州制定強制戴安全帽。

Jamie Robinson:我確信這樣子會有更多的騎士免於死亡。



moomoodeadcow wrote:
把 lane spl...(恕刪)


可是台灣人的汽車駕照都是花錢買來的,只會看前方後方不會看轉頭看左右方,
鑽車縫可能會讓他們嚇到猛打方向盤撞機車汽車安全島或號誌。
任何問題均可反應及討論,但不要罵髒話, 罵髒話不能解決問題,上法院和街頭抗爭才行。 該文會先他X的移動至資源回收區, 請發文前再多長眼睛。
paulchiou wrote:
可是台灣人的汽車駕照...(恕刪)

妳講到重點了 我也不認為在動態下,尤其過彎時 從車與車間的隙縫穿越是安全的 其實我個人也不會這麼做
但是在靜止狀態下其實我覺得並無不可 如果空間足夠 反而可以避免開車不專心/精神不繼的駕駛從後方追撞
何況在靜止狀態下從車間細縫穿越,相較於動態下 旁邊的駕駛也較不容易撞上(因靜止時汽車方向盤較重手,很多人有等紅綠燈打空檔或是拉手煞車的習慣,如果想要刻意去撞擊必須先打入D檔並轉方向盤 那時我已遠去)

置於彎道超車為何危險 前幾天北宜也有例子了 不再說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