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完全搞不懂防甩頭的功能。先爬文學知識再考慮裝回去吧。
我覺得是真的壞了
在電腦螢幕前的我一直嘆氣甩頭...
這支歐老師不能讓我停下來
我不想當男子漢, 我只想要我的小毛毯
Conrad629 wrote:
當天風勢相當強勁,北上回程在61上面騎到車頭左右晃,趕快減速從麥寮下去改走平面,小弟以為如果有防甩頭會穩一點,就算沒有強風,高速行駛時輪胎若是壓到甚麼,車頭也不至於晃太大。


嗯,其實側風吹的狀況下,防甩頭跟車頭左右晃一點關係都沒有
側風影響的是整車側向的受力,只要有受力就會偏移,不會因為有防甩頭就可以跟直線七秒一樣穩
至於壓到東西,車子在高速直線下的循跡性也沒這麼差,真的壓到大洞就算有防甩頭也救不了
其實防甩頭本來是為了減低出彎油門過大甩頭的狀況,不知道為什麼在台灣變成一種快速道路上的護身符...
如果怕壓到東西甩頭,阻尼勢必要調大,但不會覺得山路中的小型彎道變得很難騎嗎?

Conrad629 wrote:
先上圖如圖所示,下方...(恕刪)


你的車,如果不是前輪平衡沒做好,就是前叉或車架摔歪了。
小弟受教了

防甩頭是在補油出彎時,避免因為前輪離地失去地面阻力,車頭產生晃動,車身便出現與車輪轉向相反的反作用力,然後就...看來就算防甩頭不裝回去,油門不要用灌的,應該也不會怎樣吧。

至於前輪平衡跟前叉車身,小弟還要再檢查一番,希望車子沒事。

不過小弟仍然想不出來當初歐老師是怎麼斷的,直到慢下來轉向才發現。
防甩頭沒裝好, 車頭稍稍打一下就會發生拉扯, 就算是歐老師也一樣, 原因在防甩頭座的位置不對.
所以你拆掉以後慢慢騎是正確的.
另外就是 Shimmy 的問題

車輛的拖曳距 (Trail,此例為 2-1/2 吋) 由頭管角度 (Head tube angle,此例為 63 度),前叉偏置 (Rake,圖中無標示,但是前輪軸對地的投影點在轉向軸對地投影點的前方,就是偏置) 和車輪直徑共同決定。前兩個參數理論上車廠決定,但是第三個參數如果改變 (最簡單如胎壓偏低造成直徑變小),就會造成前輪在某個速率突然狂抖 (更快更慢都不抖),尤其是業餘騎士往往愛用偏低的胎壓,防甩頭是預防這個的。



Conrad629 wrote:
小弟受教了防甩頭是在...(恕刪)

boss1228 wrote:
點我看說明
貼這個不知道會不會被刪文XD

還有...(恕刪)



這個不起眼的門檔器居然有這麼多功能
請願取消林鄭家族的英國護照.https://reurl.cc/VaWZqQ

Tyson Lin wrote:
防甩頭沒裝好, 車頭...(恕刪)

如果是這樣,那就得跟安裝的車行求償了,可是似乎不容易,我都把它拆下了,也不知道原來基座安裝的方向對不對。

Calmradio wrote:
另外就是 Shimm...(恕刪)


習慣胎壓是真的偏軟,不過我出門前沒有量測,不知道胎壓多少,至於其他,小弟沒專業器材情形下量測也不準確,等明天上班車子牽去中壢給師父看看先。

M1裡果然臥虎藏龍啊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