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跟我說什麼肌肉記憶,騎檔車穿過一次上下班時段的台南市區我不信你肌肉不會痠痛XD
如果騎車的意義是旅行,那能把更多的心思花在路過的那些風景上豈不是更好?
寫的很好,雖然不是我的菜,不過至少它是跨騎!
我們小時候到年少都只有檔車,根本跟呼吸一樣,既然是呼吸就不用花心思,除非血氧過低,騙不了人,掛衫收吧!
至於離合器索,我東西都是用到很壞了才想換,有次小檔車整理時,老闆說不用分析,你換了自己比較最準,真的苦毒自己太久,市區個人最怕的是熱氣,某一台大排量氣冷會隔空燙傷。
當然很多都是為自己找理由與詮釋,對於某些人只能油門煞車,也是必須尊重,因為未來我們要自由移動也是靠電動代步車,哪有哪些頭腦與肢體協調運作?
所以,趁可以的時候!Live Before You Die.
大機車保養都比歐系小車便宜到不知哪裡去。都不要保養以外的修理最省。😅輪胎比較貴吧!大概里程費用是汽車三四倍,但自由移動本身就是有代價的樂趣。加油越多,里程越多,輪胎、來令片消耗就是一種驕傲的滿足。
另外霧燈若野營當營燈就算了,再怎麼亮比不上白天,夜間行駛越亮除影響他人就是讓你「操過」,你以為的安全並非安全,都沒白天亮,白天都可能意外了。(個人常常夜騎、夜間越野,真的不需要那些啦!當你覺得不行時,應該考慮其它方案。)
提供一些思維,勿見怪。
ʎǝuɹnoſ ʎɯ ǝǝS 等待與告別: https://youtu.be/k1lf_n0Vs-I


個人積分:22419分
文章編號:86162502

個人積分:22419分
文章編號:86168198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