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的三輪摩托車, 世界正流行!


我只是提出一般人都有的疑問

大膽假設幾個問題,拿出來大家討論討論

這樣算國際笑話?

不理性的探討,一昧的爭求開放,要求歸還路權

一點建設性都沒有

去交通部被打槍很正常的


線上


===================-=----=======


線下

我說反省的的地方是指現在台灣的交通亂像

很多人都不尊守交通規則,然後在那罵交通法規不夠人性,

不夠自由

難道交通亂像身為人不該反省?

台灣交通已夠亂了,如果開放三輪或四輪機車有沒有更亂的可能?

這也是我疑問的地方,

我也沒有特意反對,只是提出質疑,能騎這種車當然也不錯,

但是台灣不像歐澳洲陸地這麼大塊給你的車好好發揮

台灣機車這麼多,如果真的被打壓,被限制

我想今天不會是這數量

騎這種車一定會舒服,一定要推
只是等他要開放,我看等到老扣扣真的坐三輪車
lights0910 wrote:
但是台灣不像歐澳洲陸地這麼大塊給你的車好好發揮

台灣機車這麼多,如果真的被打壓,被限制

我想今天不會是這數量...(恕刪)


你講這句話的時候 , 不曉得有沒有動個腦想一下 !

地狹人稠的地方 , 適合的是體積小的私人載具 , 還是4倍體積以上的四輪汽車 ?

我也鼓勵使用大眾運輸 , 首先就先採用單雙號制 , 四輪(含)以上私人載具限制使用 .
只要能減少一人汽車上路 , 我想對於交通順暢就會有很大的幫助 .
ooxx
歐洲大陸的國家都保有中古時期街道,所以很推摩托車取代四輪汽車,而且摩托車不少也都是亂停在人行道
全面取消"禁行機車"政策,汽機車共享平面道路資源!

忘了我是誰 wrote:
講這句話的時候 , 不曉得有沒有動個腦想一下 !
地狹人稠的地方 , 適合的是體積小的私人載具 , 還是4倍體積以上的四輪汽車 ?


你可以去參考我過往的留言

當然,我也知道一人汽車也是道路壅塞的原因之一

我也強調,我並非執意反對這種小載具讓一般人上路

只是提出質疑,拿來討論看看

是否有其可行性







lights0910 wrote:
你可以去參考我過往的...(恕刪)


不管過往怎麼樣 ...

地狹人稠的地方 , 是適合體積小的載具 , 還是大面積的載具 , 應該不用多爭執吧 .
ooxx
針對您的疑問我提出我的看法:
1 除非這車子的設計不符合道路的設計:例如說過長過寬的車身或者是不合人體工學的超控方式,但我認為都沒有,像有人說他車太寬.?他有比汽車寬嗎?現在百分之60在路上跑的小客車都是一個人在開,我一個人在路上開一台1600cc車子的空間會比一台3輪車的空間占的多?CO2制造的少?更何況原廠已經提供數據車子跟他們現在在路上跑的白牌250一樣的長寬呎吋!
2. 交通亂象不是法規的問題是人的問題,而人的問題是教育的問題!教育的問題有很多面向包括執法單位對交通規則的認識不足,法官判力對交通法規條例精神的誤解,在加上社會上長久以來的風氣!這是需要有置之是從每個基本環節更政觀念來做才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我舉個例子就說紅燈右轉,一開始除了特定道路有規定紅燈禁止右轉的路口外都可以右轉!但是可以右轉是有前提的就是要禮讓行人根讓直行車先行!這同樣的規定在美國都沒有問題:在美國轉彎車一定先減速停下來看,原緣看到有直行車或行人就醫定等行人執行車都通過才會前進,就算等到變燈他也是要等!台灣哩:可以轉就是搶到車道的最大,法官又常常誤用應注意而沒注意這條法規,再加上60年代沒有行車紀錄器,錄影機這種東西警方舉證困難.....所以乾脆規定紅燈都不能右轉除非有右轉綠燈!


lights0910 wrote:
台灣交通已夠亂了,如果開放三輪或四輪機車有沒有更亂的可能?

這也是我疑問的地方,...(恕刪)


這種推論怎麼得來的 ?

如果是一個四輪汽車族 , 他為了節省能源改騎三輪機車 , 會更亂嗎 ?

好奇怪 , 只要是機車就是亂 ?
這種推論怎麼得來的 ?
ooxx

忘了我是誰 wrote:
不管過往怎麼樣 ...

地狹人稠的地方 , 是適合體積小的載具 , 還是大面積的載具 , 應該不用多爭執吧 . .....(恕刪)

台灣島一般最適合的交通工具是摩托車, 四輪汽車平常我都很少開, 差不多都放到沒電....!

又不是天天載一堆人出門或是採買一堆東西, 或是天天南來北往的!
全面取消"禁行機車"政策,汽機車共享平面道路資源!

lights0910 wrote:
線下
我說反省的的地方是指現在台灣的交通亂像
很多人都不尊守交通規則,然後在那罵交通法規不夠人性,
不夠自由
難道交通亂像身為人不該反省?
台灣交通已夠亂了,如果開放三輪或四輪機車有沒有更亂的可能?
這也是我疑問的地方,
我也沒有特意反對,只是提出質疑,能騎這種車當然也不錯,
但是台灣不像歐澳洲陸地這麼大塊給你的車好好發揮
台灣機車這麼多,如果真的被打壓,被限制
我想今天不會是這數量


但是台灣不像歐澳洲陸地這麼大塊給你的車好好發揮

我想你要說的是都會區吧!用國家來跟國家比,或是用不對等的區域來比,犯了很大比較錯誤喔~
香港的機車很少吧!!一上路也是擠到爆炸。英國倫敦機車也很少。法國巴黎上班時間塞個2小時是正常
很多城外上班族天還沒亮就出門了。基本上,世界上各國的都會區都是擁擠的。

這種車要好好發揮,都會區和郊區發揮的點是不一樣的。都會區是降低擁擠程度,原本開車的人若有1~2成的人換騎這種機車上班。交通會順暢很多。(可以參考為何黑貓宅急便有這機制,腳踏車,機車)
郊區沒有大眾運輸工具,發揮空間可大了。

雖然你不反對,但是你的廣度面向可能還沒想到其他人所說的部分,所以你質疑了。
學交通管理的都知道,路上車輛數的多寡不是用領牌數來衡量。(台灣的法規算畸形先不談。)
而是使用人數和延人公里數來計算道路負載量的。一般大眾運輸系統能輸運3成的人數就很棒了
其他7成還是要靠私人運具或透過接駁。
此時每人使用(浪費)的道路面積越小,交通擁擠度就會減小。這跟大眾運輸工具的原理是一樣的。
(捷運沒有比較節能,現在的私人運具飲和排碳量越做越好。)況且大眾運輸工具還有一個最大的弱點
就是機動性,不能24小時,端末還是要靠私人運具。此外最現實的因素是,個體成本偏高。

殊不知消防,救護,快遞,配送。甚至計程機車也會相繼出現。

交通亂象跟交通工具無關,交通工具是人選擇的。
現在的問題是,開車嫌浪費,騎2輪機車被排擠又被嫌不安全。做大眾運輸工具耗時又花錢,又不具機動性
明明有更適合的可以選擇,卻被號稱民主和聽民意的政府閹割。
重點廠商還是台灣的。不是鼓勵廠商創新和發展自有品牌?連自己國家都不支持,國外廠商會不會不僅看笑話,還對廠商有疑慮呢?

鄭捷利用捷運拿刀子殺人,要禁搭捷運嗎?要禁買刀子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