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的三輪摩托車, 世界正流行!

忘了我是誰 wrote:
不管過往怎麼樣 ...


我是希望妳去看過我之前的留言,了解我說的意思

如果不懂可以提出來討論一下

可以嗎?


忘了我是誰 wrote:
地狹人稠的地方 , 是適合體積小的載具 , 還是大面積的載具 , 應該不用多爭執吧 .


是嗎?所以你覺得像台北這種地狹人稠的地方不適合公車,只適合機動性最高的機車嚕?

我有誤解你的意思嗎?


忘了我是誰 wrote:
這種推論怎麼得來的 ?
如果是一個四輪汽車族 , 他為了節省能源改騎三輪機車 , 會更亂嗎 ?
好奇怪 , 只要是機車就是亂 ?
這種推論怎麼得來的 ?


嗯~我連同你樓上的一併回答好了

我是提出我的想法啦,但是我不敢肯定我說的就是全對

我是覺得,這種三輪車推出當然有很多好處,有的車有遮雨棚,可以不用穿雨衣,曬太陽

我也是機車通勤族,當然更能體會這種車的方便性

可是怎麼會有人一直覺得我再打壓再排斥這種車?唉?

會說亂也不是沒原因

每個人騎開車速度都不一樣,技術手感也不一樣

行進間的位置也不一樣,

因為尖峰時刻汽機車量很大,量一大就容易降低速度(不只是靜止)

這時候機車就會開始鑽車縫,不是不能鑽,鑽好歹也選一下位置咩,走最外線一個接一個嘛

我看很多機車都會鑽汽車跟汽車之間,還有跑到對向的

以上這些行為汽車都沒辦法辦到吧?當時並沒有臨停,或車禍之類的事情發生

汽車也就那兩條內外線,(我知道少數會跟機車搶道啦)機車則是很多條路線可鑽

車跟車之間,外線,內線,對向線

這是我看到的,我只是把我看到的說出來而已




===============================================

如果三輪車真的可以讓一般人騎乘,這真的是一大樂事

不過我覺得還是要有一些犧牲與改進才能有辦法去進行吧

畢竟台灣機車密度真的是太高了

如果能夠降低一些,然後比照汽車考照模式提高考照門檻,我想機車回歸路權是遲早的事

到時後三輪機車上路也是勢在必行,不過前一陣子,有說要設立機車駕訓班,結果卻被痛批搶錢

這可能沒辦法了,這樣做絕對被罵死

還有,汽車我覺得在尖峰時刻要有高乘載的限制,不然一堆人上班都是一個人一台車

也是壅塞的主要原因之一

台灣的大眾運輸應該只有那幾個城市比較發達而已

如果全省能夠活絡捷運系統,我想也是解決道路擁塞的方法之一




lights0910 wrote:
會說亂也不是沒原因

每個人騎開車速度都不一樣,技術手感也不一樣

行進間的位置也不一樣,

因為尖峰時刻汽機車量很大,量一大就容易降低速度(不只是靜止)

這時候機車就會開始鑽車縫,不是不能鑽,鑽好歹也選一下位置咩,走最外線一個接一個嘛

我看很多機車都會鑽汽車跟汽車之間,還有跑到對向的

以上這些行為汽車都沒辦法辦到吧?當時並沒有臨停,或車禍之類的事情發生

汽車也就那兩條內外線,(我知道少數會跟機車搶道啦)機車則是很多條路線可鑽

車跟車之間,外線,內線,對向線

這是我看到的,我只是把我看到的說出來而已


你說到一個重點...
機車在汽車間鑽...
機車...在塞死的汽車間鑽...
機車正常行駛的空間...被塞死的汽車給塞滿了...
當然衝逆向的我堅決反對...
正常車縫間與最外側的機車...
為了汽車族所期望的不亂...
今天不鑽了...
汽車族會很開心他們不鑽了?
還是所有人都很爽...
他每天騎車多花了半小時...
但他老闆開車多花了一小時??

汽車占據了道路上大多數資源...
批評機車製造交通混亂的同時...
有想過機車亂的原因與帶來的效益嗎??
下雨天部分人選擇開車時塞車的慘況...路上其實還存在很多鑽車縫的機車...
路上沒機車...或路上沒汽車...或者機車照你期望不亂...
都可以改善你所厭惡的亂...
但後果請自己想想...
跟理盲講理~黑人問號!?
唉...


這是2009年上傳的影片

俺看到的是歐美先進國家在討論新型態交通工具「概念」時
當年通稱:Narrow track vehicles
首先
他們正視個人交通工具的需要(而非一昧禁止,然後逼大家坐捷運,開私人汽車)
再來
研究能融合各項優點的動力載具以適應未來社會
所以影片中有三輪、四輪、有罩、無罩、電動、燃油
有甚麼缺點?優點?
像這篇討論串提的三輪車
就是影片討論的形態之一(而且發展至今已經是第二代了)

2009年的外國人,根本沒在討論輪子數量啦
因為輪子有幾個根本不是重點!!!!!

所有型態的交通工具
不論是我國內「陳舊的行政命令」所限制之態樣
還是個人空想,電影裡的科幻載具
都是人類用來把自己從A地移動到B地的行動載具

今天有新的機器問世
正常人應該會想「唉喲!這個屌喔!」
然後研究它,試著使用它方便行動吧?

怎麼會是「齁~~!!你違反法律規定!! 要打屁股!!」
「嗯~這一定很貴!還會增加社會的亂源!!不許出現!!」


最後
我國的「法律」規定了甚麼??
目前相關的法律規定→→ 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
該法第三條第一項第8款闡釋了「車輛」的定義。
只要有發動機動力的都叫車輛。
但沒有限定車輛必須要幾個輪子喔~~~
那麼
為何這麼多人在意輪子要幾個?

輪子數的態樣出現在行政命令上→道路交通安全規則
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92條空白授權行政院交通部會同內政部定之。

今日
我國的人民
所能選擇的交通載具
居然是一紙行政命令輕易的限制住了!
這是不是低位階的行政命令
增加了母法所無的限制??

是立法委員的疏失?
還是行政官僚的便宜行事?
戕害了你我的權利?


說到底
今天俺花自己的錢
遵守各項汙染的防範
遵守規定按時繳稅
遵守道路規則禮讓行人不搶快
為何政府要限制人民交通工具的態樣????

是為了方便管理?? 呸! 管理的方法就在上面的道安規則不是嗎?

還是
為了圖利少數廠商
而限制人民只能用低科技舊思維的交通工具??




lights0910 wrote:
我是希望妳去看過我之...(恕刪)


你講了一堆 , 問題跟機車幾顆輪子都無關 ..
都是人的問題 !

當一個人不守交通規則 , 他騎兩顆輪子的機車就是鑽來鑽去 , 三顆輪子的機車也是鑽來鑽去 ,
四顆輪子的機車也是鑽來鑽去 , 甚至他開車也是鑽來鑽去 ..

跟工具都無關 !
ooxx
lights0910 wrote:
線下
我說反省的的地方是指現在台灣的交通亂像
很多人都不尊守交通規則,然後在那罵交通法規不夠人性,

我覺得這種想法很奇怪
有些人在不影響自己生命財產安全下,盡力遵守交通規則。
但別人不守交通規則請問這些人要反省什麼?
為什麼要反省別人是不是遵守交通規則然後才能要求政府開放比較
安全的三輪車掛牌上路?

lights0910 wrote:
台灣交通已夠亂了,如果開放三輪或四輪機車有沒有更亂的可能?
這也是我疑問的地方,

為什麼會更亂?
跟交通部一樣認為需求會暴增嗎?我認為不太可能。
即使需求會增加但不至於會暴增。我想以機車的整體需求量來看
連要增加5%都很難。為什麼?
1.目前的車款至少都是黃牌,還要先花8000跟一個禮拜考駕照很多人就懶了。
2.因為他是黃牌,車體就是250的車體,很多人看了覺得大台不好停不好亂塞就沒興趣了。
3.價格還比同排氣量的黃牌貴,也是讓一些人覺得不划算。
4.機構比較複雜,加上前輪更換時不會只換一邊,有人會考慮維護成本跟方便性。
5.即使真的大幅增加,被取代也是傳統二輪機車。不太會吸引其他交通族群來購買。
因為如果去了解這種車子,就會知道,亂騎還是會摔倒。
還是說原本騎二輪順順騎的人改騎三輪車就會變成神經病。
我認為這也想太多,就像前面講的,亂騎還是會跌倒。也不會因為多了一個前輪,
就好像附加了金鐘罩一樣。反倒是我認為從機車換成汽車而變成神經病還比較有可能。


忘了我是誰 wrote:
你講了一堆 , 問題...(恕刪)


沒想到回應這麼激烈,還真是有勞各位



開車騎車不守法,當然是人的問題,

我講的是靈活度,你覺得汽車靈活度跟機車一樣嗎?

你開車的時候能夠像機車一樣鑽車縫?

你開車的時候也跟騎車的路線一樣??

如果覺得我說錯,

那算了,不如不說

對我辯解也沒用,我也不是交通部

不過有人去交通部抗議,解禁一般人騎三輪車成功的話

我還是會謝謝他啦



其他人的回應我就不一一回復了,

還有一位朋友你的留言我看不到喔

你就別勞神多作回應了




orea2007 wrote:
為什麼會更亂?
跟交通部一樣認為需求會暴增嗎?我認為不太可能。
即使需求會增加但不至於會暴增。我想以機車的整體需求量來看
連要增加5%都很難。為什麼?
1.目前的車款至少都是黃牌,還要先花8000跟一個禮拜考駕照很多人就懶了。
2.因為他是黃牌,車體就是250的車體,很多人看了覺得大台不好停不好亂塞就沒興趣了。
3.價格還比同排氣量的黃牌貴,也是讓一些人覺得不划算。
4.機構比較複雜,加上前輪更換時不會只換一邊,有人會考慮維護成本跟方便性。
5.即使真的大幅增加,被取代也是傳統二輪機車。不太會吸引其他交通族群來購買。
因為如果去了解這種車子,就會知道,亂騎還是會摔倒。
還是說原本騎二輪順順騎的人改騎三輪車就會變成神經病。
我認為這也想太多,就像前面講的,亂騎還是會跌倒。也不會因為多了一個前輪,
就好像附加了金鐘罩一樣。反倒是我認為從機車換成汽車而變成神經病還比較有可能。
...(恕刪)

所以交通部與民間組織主席態度一樣都是多慮了, 只要開放就對了, 市場自然會決定一切!

我還沒想到換兩個輪胎的問題, 也許我根本不在乎, 我只在乎能夠得到夠多的安全與平穩就好了!

民間組織主席只會想到待轉區與道路擁擠問題, 那我就當場吐他現在待轉就沒有爆滿? 況且廠商也說過跟一般摩托車寬度沒差多少甚至一樣大, 不知道這位民間高官在想什麼? 我們都笑他官位比政府官員還要大!

曾自滿的說現在全國摩托車事務都要找他協商才行!
全面取消"禁行機車"政策,汽機車共享平面道路資源!

flyhair wrote:
2009年的外國人,根本沒在討論輪子數量啦
因為輪子有幾個根本不是重點!!!!!

所有型態的交通工具
不論是我國內「陳舊的行政命令」所限制之態樣
還是個人空想,電影裡的科幻載具
都是人類用來把自己從A地移動到B地的行動載具

今天有新的機器問世
正常人應該會想「唉喲!這個屌喔!」
然後研究它,試著使用它方便行動吧?

怎麼會是「齁~~!!你違反法律規定!! 要打屁股!!」
「嗯~這一定很貴!還會增加社會的亂源!!不許出現!!」

台灣難以進步就是因為這樣。新的東西出來很多人都
只看負面問題,不討論能帶來什麼樣的好處。然後否定掉。
而不是看有什麼好處,然後想辦法改善缺點。

lights0910 wrote:
沒想到回應這麼激烈,...(恕刪)


同樣的 , 兩顆輪子會比三顆輪子的靈活 , 三顆輪子會比四顆輪子靈活 .
所以咖放三顆輪子以上的 , 讓許多原本兩顆輪子的升上去 , 豈不是減少許多亂鑽的機會 .

ooxx

flyhair wrote:
這是2009年上傳的影片
俺看到的是歐美先進國家在討論新型態交通工具「概念」時
當年通稱:Narrow track vehicles
首先
他們正視個人交通工具的需要(而非一昧禁止,然後逼大家坐捷運,開私人汽車)
再來
研究能融合各項優點的動力載具以適應未來社會
所以影片中有三輪、四輪、有罩、無罩、電動、燃油
有甚麼缺點?優點?
像這篇討論串提的三輪車
就是影片討論的形態之一(而且發展至今已經是第二代了)
2009年的外國人,根本沒在討論輪子數量啦
因為輪子有幾個根本不是重點!!!!!(恕刪)



我覺的好奇的是,2009年提出迄今,少說也有5年以上的Study了,為何車廠或各國政府不導入這塊呢?

不過我同意三輪交通工具是解決上班塞車的一種方案,但它的配套要做到定位;車流如何控制、停車空間如何分配等等。在都市內使用三輪交通工具,真的是對交通及能源有很大的幫助。

ps.影片中的交通雍塞的圖面大多都是落後國家,其中有一張是台北市……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