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gogoro摔車事件想到重機的鋁合金車架


Stereophotography wrote:
GGR斷掉的地方定...(恕刪)


沒有的,這兩張圖的車架都不如鋼管的堅固。
那個合金雖然好,但是料厚並不好,而且工藝是鑄造的,和傳統意義上的鍛造合金完全不同。
khadgar_959 wrote:
沒有的,這兩張圖的...(恕刪)


我了解的<----車台硬到想罵人的Monster車主
現在摩托車車架的概念已經從以前越硬鋼性越高越好 轉為縱向剛性要好 扭轉剛性就要維持一定的韌性維持彎道回饋感 這都要長期的賽道經驗跟不間斷的研發投資 希望臺灣的長賽道越蓋越多 這方面的功力也越來越好
再多的說法, 實戰結果證明一切.
新聞裡發言人說的, 讓人聽的更疑惑,
到底這車是設計來做啥的?

市區專用? 那發表會帥氣的急煞想表現甚麼?
一般使用? 摔到甚麼地方是禁忌, 可以公佈嗎?

車, 確實不是買來摔的, 但總有那麼一天的時候, 而且已經看到了.

是否, 從一開始, 就沒想過這問題?

壓力鍋 wrote:
最近gogoro又紅...(恕刪)

壓力鍋 wrote:
最近gogoro又紅了,一位苦主只是在北宜犁個田車子就幾乎要分屍,很多人談論到鋁合金車架的特性就是夠輕夠硬但不耐撞,一撞就斷。看得讓我緊張了起來,因為我的車子(K牌Versys)後搖臂就是鋁合金的,那會不會哪天不小心犁田撞到什麼就完蛋了。鋁合金真有這種問題,那為什麼很多高檔機車甚至是全車鋁合金?


GGR = 機車界的玻璃賓士
Stereophotography wrote:
相距近30年的仿賽 車架到底有什麼不同

RC30是環抱車架剛起步的時候 我們想像煞車時前叉當作槓桿往龍頭轉軸處推擠施力 哪一個會彎曲的會比較多呢
答案是RC30的會比較多
因為RR的車架已經跟引擎變速箱鎖付在一起 形成一個整體的"引擎-車架"結構 沒有任何車架結構剛性會比一顆引擎還好了 車架本身只要再處理壓車過彎的扭轉回饋力量而已 而RC30的環抱車架在當時很棒 現在看來就像兩隻筷子要支撐所有縱向 橫向跟扭轉力矩 對現在來說早已過時
經過幾十年的演化 仿賽車台已經演化成縱向剛性可以遠超過扭轉鋼性 煞車時剛性絕佳 但是頃斜時又保持回饋感 也就是前幾年DUCATI被逼迫要改為鋁質車架的關鍵 台廠在這幾十年徹底放空該打屁股


RC30算是日本四行成跑車效仿原始點
現在日本跑車很多車架數據尺寸還是和RC30差不多

DUCATI鋼管車架改成鋁合金主要原因是羅西團隊入駐
他們想要短時間有成績,才用了比較熟悉的鋁合金車架(GP賽場裡面DUCATI車子結構完全異於日本車)
但還是沒有辦法有效解決D16R無前端回饋的問題(配重設定)

鋼管編織車架基本上是能兼顧剛性與韌性、輕量的車架
而且它可以達到車架和引擎一樣寬(甚至更窄,其實非常適合日本很寬的直列四缸)
但鋼管編織車架有一個很大問題:焊點
鋼管編織力學組合比起一體的鋁合金車架複雜的多,鋼管的粗細、材質、長短、接合點都會影響車架的回饋特性;這些DUCATI基本上摸編織車架很久了能處理
但焊點是最難控制的,焊的多寡、角度也會影響車架特性,鋼管編織要打造出一個一模一樣特性的車架,有點點難度。

這也是為什麼當初S27在D牌,他很怕練習的時候摔車!因為摔車後另外備用車很難設定成原來比賽車的設定
-----------------------------------------------------------
現在日本鋁合金車架越弄越薄,已經不是以前RC30的粗梁塊狀,而是薄的面狀
從您兩張圖也很明顯看得出現在日本車子已經把引擎當做結構一部分

而DUCATI的車還蠻有趣的,一直以來都把引擎當車架一部分,甚至為了縮短軸距與增加搖臂長度,搖臂的梳軸還直接鎖在引擎上面(日本搖臂梳軸是在車架上)
---------------------------------------------------------------------------------
日本大排量跑車真正的濫觴是suzuki的GSX-750
日本跑車的鋁合金車架、方塊酥搖臂、直列水冷四缸、雙園燈從這台車開始定義
What we see or seem is but a dream within a dream

drsun wrote:
鋁合金主要就是輕量化,而且GGR的鋁合金車架的強度到哪邊我是不清楚,但我覺得日本人在這方面絕對是很謹慎的。...(恕刪)


不知日本人謹慎了什麼? 我看法跟你完全不同。
玩遍全歐洲
新世代的車型個人認為維修保養本就不比成熟車型來的經濟

以我10幾年前騎的豪邁跟今天的勁戰相比,維修保養就差很多了



試想今天若是杜卡迪及BMW重機撞車

我想報價應該會更驚人

畢竟要享受新世代的產品本就不應用舊思維

有好就有壞,畢竟GOGORO也是有許多優點

我覺得可以再觀察看看
GMAX的車架有很多人討論說如果材質換成鋁合金,重量能夠減多少
當然也有人說是車架設計太老了
http://forum.jorsindo.com/thread-2302798-1-5.html

Stereophotography wrote:
既然起了頭就聊開心點...(恕刪)


RC30 vs CBR 1000RR
兩個世代差很遠 可看出車架的演進!

twope18t wrote:
一樣是重力鑄造的鋁圈...
為什麼國外大廠圈鄧到哭臘只是變形?台灣中國劣質圈鄧到整個爆掉?


台灣鋁圈廠 技術不輸國外大廠,也有很多撞到坑洞只是變形而已,
只是這種等級的台製鋁圈很多都不在國內銷售!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