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億大重車買了一台車會搖晃的車

車行找出缺點跟原車主砍價

找出剩下的優點跟買主抬價

車行用話術得到利益最大化
那該說我們運氣好嗎? 汽機車我家中古的買過兩三台了沒有出過什麼問題

別把黑箱當常態,也別把自己當冤大頭

二手重機市場,大家最愛講一句話:

「水很深。」

久而久之,「水很深」變成一種藉口:

賣的人拿來遮羞,買的人拿來自嘲,旁觀的人拿來當結論。

講著講著,好像市場亂是天經地義,反而變成敢說「這樣不對」的人很奇怪。

更弔詭的是——

我們不只習慣黑箱,還常常替黑箱講話:

「你自己要買中古的啊。」

「都知道風險還跳下去。」

「不懂就不要玩。」

最後,問題還在,但開口的人先被圍剿。

一、先認清現實:二手一定有風險,但風險 ≠ 黑箱

是,二手一定有風險:

  • 零件有壽命
  • 前任車主怎麼用,你不可能全知道
  • 有些問題真的要用一陣子才會浮出來

這些叫「自然風險」,是大家本來就知道、也能理解的。

但另一種不是自然,是人為製造出來的:

  • 事故不講
  • 重大維修不講
  • 控制異常不講
  • 收車時用來砍價,賣車時當沒看

這種不是「自然風險」,是刻意保留資訊的黑箱操作

二、不要在茅坑待久了,就以為花跟屎一樣香

很多人說得一副很懂現實:

「二手就是這樣,接受就買,不接受就別玩。」


「資訊不透明是買家先天就該預設的事情。」


「你都知道水深還跳下去,就不要叫。」


聽起來成熟,其實是在說:

市場再臭,你只能學會優雅地聞。

廁所本來會有味道沒錯,

但這不代表隨地亂拉是合理,

更不代表聞到的人不能說臭。

在茅坑待久了,把臭味當正常,問題不會變少,只是鼻子變鈍。

而我們這個社會,最奇怪的地方是:

聞到臭的人說一句「真的很臭」,

旁邊一堆人會跳出來說:

「廁所本來就這樣,你太天真。」

卻沒幾個人問一句「那為什麼不能打掃一下?」

三、給想買二手重機的人幾句實話


  1. 做好心理準備,但不要認命

    接受「可能要整理」、「不會完美」,這叫現實。

    接受「被話術晃一晃很正常」,這叫放棄。
  2. 你可以懂一點車,但不用變偵探

    做功課、找懂車的朋友、看車況、看胎、看油、試騎,這是責任。

    要你一個買家自己查出全部事故史、內傷,再說「你自己沒查清楚」,那是卸責。
  3. 遇到不透明,就轉身走

    只要看到幾種徵兆,請你毫不猶豫說掰掰:



    • 問三題,回兩句幹話

    • 一直用「寄賣」、「不清楚」切割責任

    • 只講優點、不肯講缺點

    • 叫你「自己要懂,不懂就不要玩」




  4. 一台車錯過了還有下一台,

    自己踩一次雷,心血跟信任很難再回來。
  5. 出事就說,不要覺得自己活該

    最毒的一句話叫:

    「你都知道風險還買,是你自己要的。」
    有風險不代表你活該被騙。

    發聲不是丟臉,而是讓下一個人少踩一個坑。

    真正可怕的不是黑箱,而是黑箱出事後,

    大家一起說:「你早該知道嘛。」

四、給車商一句話

如果你是車商,真的看到這裡,我只想講一句:

收車時用專業砍價,賣車時用話術模糊,


那不是專業,那叫拿資訊不對等賺錢。

沒有人要求你做慈善,

但有人會記得你有沒有把實話說完。

願意把「能砍價的資訊」,

同樣拿來當作「願意說清楚的資訊」,

那你在這個市場自然會跟別人不一樣。

五、最後的勸世

給想買二手重機的你:


  • 不要把「水很深」當浪漫,也不要把「認命」當成熟。

  • 可以喜歡風、喜歡聲浪、喜歡改車,但也要喜歡自己的錢包跟安全。

  • 你沒有義務當冤大頭,也沒有義務配合黑箱文化,更沒有義務幫黑箱講話。

二手可以買,


風險可以接受,


但黑箱,不一定要忍。


三聲荏 wrote:
別把黑箱當常態,也別...(恕刪)
奇怪!你要買就買⋯不買就拉倒!怎麼這麼多毛?
還連發這麼多篇中間空那麼多那麼大的「信」?

PS:剛剛看了別篇發現應該是「感覺」被騙了不甘心?
但⋯那有人在網路上看車就下訂購買?而且還是一輛中古車?你娶媳婦也得看看本人吧?
三聲荏
網路看車下訂是我的選擇,踩雷後寫出來提醒別人也是我的選擇。你不看內容就先說我「不甘心」,這種評論比網購中古車還隨便。ajuggrutaiwan
三聲荏
網路看車下訂是我的選擇,踩雷之後把過程寫出來提醒別人也是我的選擇。你沒細看內容,就先幫我貼上「不甘心」的標籤,這種看法其實比網購中古車還隨意。
ajuggrutaiwan wrote:
奇怪!你要買就買⋯不...(恕刪)


不多發點廢文
人家怎麼會知道他不看車就買車了
三聲荏
carlo2013 被你們講一講,好像「被騙的人」才有資格發廢文給大家當茶餘飯後。 一整串看下來,車況透明不重要,酸原PO才是這個版真正的共識,這點我算是學會了。
感覺是AI發文~建議要調整參數一下
沒現場看車就買,這行為已經很蠢了,還特地po文想討拍.

這社會跟你想的不同,醒醒吧!

沒能力改變這個社會,就改變自己,增加收入,告訴自己:以後非新車不買!
三聲荏
歡迎光臨my鳳 你說蠢不可恥,我倒是覺得,真正可憐的是被生活壓垮到,只能靠看別人「蠢」來讓自己舒服一點的人
歡迎光臨my鳳
三聲荏 區區一台中古機車,可以讓你該該叫這麼久.可憐
買中古車本來就有風險
我們也買過中古汽車
修的錢=買的錢...整個引擎室差不多都換光了(包含引擎)

買中古車自己真的要懂得看...車體任何異常(燒焊/螺絲拆卸/烤漆等等之類的)..不然完全不推薦
傷得頗深.......
三聲荏 wrote:
別把黑箱當常態,也別...(恕刪)

不想忍就上法院啊
這麼多毛
二手汽車水更深, 包在鐵殼裡面你看不到
最近新聞又拉了一堆泡水車出來了
三聲荏
一句「不想忍就上法院」就想結束討論,這種處理問題的層次真的有點低,我們在談的是風險提醒,不是在練告人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