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先進大大安安...
小弟的CB400因為後輪使用接近結聲了...
於是今天就帶著他去換新鞋...
到了店家才曉得輪胎的種類之多...
因為不怎決擇...於是都交由老闆去發落...
在老闆的建意下...小弟連前輪胎也換了...
請各位大大幫小弟看看這樣組合好嗎...
小弟的機車是:
HONDA CB 400
前輪:Bridgestone R10 F TYPE3 (VCA2611) 120/70ZR17M/C (58W)
後輪:Bridgestone BT003R RACING STRRET (DC80811)180/55ZR17M/C (73W)
若可以...煩請大大幫小弟介紹一下上述的輪胎特性及代號.數字的意義..
例如:VCA2611..
感謝各位大大播空分析...
日安...
文章關鍵字
這樣配抓地力基本上是很優秀的 但磨損應該會挺快的 輪胎可能撐不久就下課了

關於輪胎規格上的解釋,一般來說只要是玩車玩的夠久的,不論是玩摩托車或是汽車,我想應該多多少少已經有累積了對於輪胎規格的基本知識,但是在此,還是就機車的輪胎規格做個比較詳盡的說明

首先,每當我們看到輪胎上的數字什麼,舉銀翼的例子來說前輪規格是120/80-14M/C 58S後輪的規格是150/70-13M/C 64S然後為什麼有些的輪胎卻是用什麼4.00 H 18 4PR的命名方法呢? 原來對於輪胎的命名定義,有三到四種的命名方法

第一種就是英吋命名法,第二種是公制命名法,弟三種是字母命名法, 而另外在此介紹的就是Bridgestone的賽車胎命名法,可以參考下面的圖一




但是對於上述所提到的輪框直徑,輪胎寬度,載重係數,甚至於扁平比的測量規範,要如何有標準去界定?將在下面做出相關的名詞解釋:

首先要介紹的就是扁平比,所謂扁平比就是輪胎的寬度跟高度的比值,可以參考圖二

也就是說,再以銀翼的例子來做解釋,我們得知銀翼的前輪尺寸為120/80-14M/C 58S,由它的單位參考圖一得知,它是屬於公制命名法,也就是說它的120/80代表著120mm的輪胎寬度,而80便是它的扁平比了,我們又可以參考圖二的解說推斷出,銀翼的輪胎高度應該為(120mmX80%)96mm,然後原本尺寸上的120/80-14M/C 58S又可以參考圖一的解說得知,為十四吋的輪框(說到輪框,筆者就以前的騎乘經驗拿來跟大家分享吧!關於輪框的大小,除了跟輪胎有關以外,另一個重要的要點就是他所能配的碟盤直徑,一般來說,速克達的輪框從國產的10吋(豪邁,奔騰,迅光,悍將.....等等)國產的12吋(光陽頂客150/250和EGO250,Yahama勁戰125,馬車125/250,三陽的RV150/180還有RS21)還有進口速克達的13,14,15甚至16吋的(13吋的有AN250/400的前後輪,銀翼的後輪,14吋的有銀翼的前輪,T-max的前後輪,和AN650的後輪,然後15吋的只有AN650的前輪,當然16吋的也有,一些歐系的速克達)提了這麼多車系,為的就是要比較他們所能配備的煞車碟盤的直徑大小,一般來說,十吋國產車的前輪原廠標準的


直徑不過為140mm~200mm的碟盤直徑,但是十吋的輪框的改裝碟盤極限就是約在228mm左右,當然還要去訂製所配備的卡鉗的轉
圖二扁平比的圖解算法


接座,然後12吋的輪框,所能配的碟盤直徑可以加大到280mm都沒有問題,所以相對的如果輪框夠大,所能夠配備或升級的碟盤直徑便越大,對於速克達本身的制動效果就有很大的功用,以三大羊來說,AN650跟T-max04年版都是前雙碟,制動效果一定沒話說,而銀翼卻還是可憐的276mm(04年)單碟,如果煞車不能滿足時,是不是要很台的把碟盤加大?哈哈..

最後,要提到的就是一個輪框加大後的最大優勢,就是過彎時的壓彎角度,因為由於輪胎的直徑加大後,其車身的底盤自然就被抬高了,其實,這跟車子原廠設計的配置也很有關係,像是AN650的前輪配到15吋了,可是T-max的14吋前輪卻有著比較大的可過彎角,此時聰明的人大概就看出來了,T-max在設計當初, 為了讓可壓車的角度提高,不自覺的把坐墊(底盤)提高,也就是防止在高角度過彎的時候防止腳架去撞地(當然可能會影響到一些短腿族的購買意願),當然傳動外殼的提高也很重要的,唉!! 好像扯的太多了....趕快回到原來的主題)(以上只是個人觀點,不代表原廠立場,各位看倌看看就好!)


再來所要提的就是載重係數跟速度等級了,當然再以銀翼的前輪為例,銀翼的前輪尺寸是120/80-14M/C 58S,(關於其中的M/S,筆者目前還找不到資料,請容後求證答案後再行說明)其中的58S到底代表著什麼意義,那就先從那個58來開始說明吧!

這個58就是所謂的載重係數(Load Index),也就是LI,各位又可以參考下列的圖三查出58所代表的酬載重量:




經由上表就可以得知,每個輪胎的原廠設計所能負載的重量,就我們所提的銀翼前輪的載重係數是58經由上表可以查到就是236公斤,然後我們在拿銀翼的後輪來做另一個例子,銀翼的後輪規格為150/70-13M/C 64S,後輪就可以載比較重了經由查表得知可以承載280公斤,我們把前後輪的乘載總重加起來236+280=516,也就是516公斤的總重,依照銀翼ABS的重量約為249公斤,用516減去249後,就可以算出,銀翼的輪胎能夠承受的範圍中,可以載多重的東西,算出來是267公斤,呵呵...此時敏感的問題來了,如果很不巧的是您的噸位有130公斤,而後座的乘客也有130公斤的時候,就要小心不能載超過七公斤的物品喔!否則就會超出輪胎的安全限制喔...哈哈哈....好像有點多此一舉,基本上只是讓各位看倌曉得載重係數的對照啦,關於上圖的LI大家都知道是Load Index,而TLCC就是Tire Load-Capacity的縮寫了,翻譯成中文就是輪胎載重能力....


最後所要提到的就是速度等級代碼的解釋,一樣的以銀翼的前輪做例子120/80-14M/C 58S中的S所代表的意義,可參考圖四的對照:




以上是網路資料轉貼的 希望多少可以幫到你一點忙
只有一個強烈建議......
有在胚的情況.前輪要用比後輪更好的等級.後輪用中價位左右的....
一般通勤.....就...輕鬆換吧...過彎的速度別太快..
車友們大家好啊
感謝大大分析...
超級詳細...
好想幫你+5分...
可是我是新會員未能評分...
再次感謝大大...
cb400 200x年後是標準配胎尺寸如下

前輪是120/60-17
後輪是160/60-17

前胎上尖胎的r10 120/70-17 會有中土除的可能
後胎 有看過上到170/60-17 就很緊繃了
180/55-17應該上不了吧

sonyclie1964 wrote:
cb400 200...(恕刪)


三代後輪可直上180唷~!

樓主這樣配感覺好熱血,不太適合通勤唷!

假如是通勤取向的話最省的就是前後惡魔胎啦~頗有檔頭!

要小熱血的話就前後003RS

其實這有太多種配法沒有很絕對哈哈哈

對了023也是複合胎可以放後輪也算可以小熱血的

重度熱血檔檔斷油的話以上都不太適合不過這我就沒研究了XD

sv022678 wrote:
前輪:Bridgestone R10 F TYPE3 (VCA2611) 120/70ZR17M/C (58W)
後輪:Bridgestone BT003R RACING STRRET (DC80811)180/55ZR17M/C (73W)

輪胎選用的不錯,但是後輪的規格應該打錯了吧
CB400後輪不是160的嗎??

nono小鐵 wrote:
輪胎選用的不錯,但是...(恕刪)


3代可上到180!

建議樓主去重車論壇CB區爬個文~那邊之前有討論過的文章可以參考

sv022678 wrote:
各位先進大大安安.....(恕刪)


換普利斯通 就好 便宜好用! 兩輪換完熟識價7千多吧..
咕...各位大大...
小弟的CB400是"巳經"換上上述的前後胎了...
誠如各位大大所言...
前胎胎尖快頂到前土除了...
後胎換上大鞋180後...
CB400撐中柱還能前後胎著地...
不過還是可以穿上180大鞋...
明天再來拍照上PO...
只是不曉得這樣組合是好還是不好...
小弟的CB只是偶爾買菜或吃午餐會出去跑跑...
周未日和朋友上山繞繞...
不知適合吧...
汗...
再次感謝各位大大熱心回應...
感動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