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機車的乾式CVT 對於排氣量(嚴格說是馬力)越大的車 起步發生抖動的機會越大
而且抖動的"主要原因" 跟車重沒關係
為什麼?
因為機車要起步時 離合器轉速提高 轉速提高甩開離合器蹄片 3蹄片甩開後 咬住蹄片外的碗公 碗公被蹄片咬住後會跟著轉 碗公的中心軸延內帶動後齒輪後 後齒輪開始轉以帶動後輪
那起步為什麼會抖? 因為離合器的蹄片甩開後沒辦法一甩開就緊緊咬住碗公
在要咬不咬的情況下 3蹄片和碗公就會產生所謂的摩擦
那產生摩擦會怎樣?
剛開始:
碗工要轉不轉的情況下 車子起步就會抖動 因為3蹄片和碗公要咬不咬 倒置碗公要轉不轉 碗公要轉不轉 後輪就會要轉不轉 後輪要轉不轉 車子就會要前不前 車子要前不前的車主就會感覺到抖動
後來:
3蹄片沒辦法緊緊咬住碗公的時候 所產生的摩擦 我們就稱為"打滑"
再一直摩擦的情況下 摩擦就會生熱 生熱久了碗公和3蹄片就會燒掉 3蹄片和碗公燒掉 它們的材質就會變質 我們稱為"退鋼" 退鋼後咬合力更差 會抖的越利害
同樣一部49cc和299cc的乾式CVT的機車 299cc的車 馬力一定比較大 馬力大表示這部車尾速可以越快
尾速越快表示49cc和299cc的車 再相同8000轉的情況下299cc可以騎更快
8000轉可以騎更快又代表299cc的車在起步轉速的設定上一定要越低 這樣剩下的轉速才能供應給尾速
49cc 8000轉 尾速可能只有70
299cc 同樣8000轉 尾速就有140
所以49cc的車在起步的時候轉速就可以不用設定太低
因為這兩部車的轉速籌碼一樣 都是0~8000轉 再將0~8000轉去分配給看引擎幾cc 在這引擎幾cc中再看如何分配動力到多少轉速要有多少時速
當起步轉速可以不用太低的時候 表示49cc的車起步轉速就很高 轉速高離合器3蹄片的轉速也跟著越高
3蹄片的轉速也跟著越高 就表示甩開3蹄片的力量越大 力量越大 咬住碗公的力量也越大 一咬住就是全緊
那299cc的車 起步轉速越低 表示3蹄片甩開的力量越小 力量越小咬住碗公的力量也越弱 咬住碗公的力量越弱 就越容易發生摩擦 摩擦久了就是燒掉 燒掉就是咬合力變差 咬合力越差就是起步越會抖
在全原廠的狀況下 有三個方式可以降低抖動的機會
1.盡量不要走走停停 看到前方紅燈 就用滑的 看能不能慢慢滑到變綠燈再開始騎
2.盡量不要拉尾速 然後騎車盡量不要太熱血 油門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 能順順騎就順順騎
3.盡量少騎長途 騎長不是不行 但原則上每騎1小時休息10分鐘
1.引擎轉速
2.變速系統轉速(前變速系統轉速或後變速系統轉速.前後轉速未必相同.一直在改變)
樓主剛提到關於轉速的問題.一直將引擎轉速與變速系統轉速混為一談
我舉個例子給樓主參考.或許有助於樓主理解
大羊跟小羊一起起步.加速度一樣.相互伴隨著前進.一路並駕齊驅
簡單的說法就是兩者變速系統轉速相同.沒錯吧!?
但引擎轉速可能差了不少.應該也沒錯吧!?
----------
再舉一個幾年前的例子.幾年前光陽的dink180.有一段時間常有人說抖動.打滑
甚至還有好幾次燒碗公事件.當中有人新車買來短短幾個月燒了兩次還三次碗公
主要是出遊載人爬坡.一開始原廠的解決方法就把燒掉的零件換新.後來不只把燒掉的零件換新
還換了大或小彈簧又或者大小都換了(我有點忘了).才得到比較有效的改善
車主的說法是從此之後轉速變高.如果大羊跟小羊所使用的材料一樣.車重由
大羊200kg降至小羊100kg.那是不是代表小羊100kg的車更不容易打滑.抖動.燒碗公!?
再換個方法說.如果大羊給的料件材料夠好.是不是也能提升大羊的離合器與碗公的抓咬!?
扭力太強大容易打滑我認為沒錯.但車重(載重)也有影響
kf060527 wrote:
如果大羊跟小羊所使用的材料一樣.車重由
大羊200kg降至小羊100kg.那是不是代表小羊100kg的車更不容易打滑.抖動.燒碗公!?
再換個方法說.如果大羊給的料件材料夠好.是不是也能提升大羊的離合器與碗公的抓咬!?
扭力太強大容易打滑我認為沒錯.但車重(載重)也有影響
不能講跟車重有沒有關係
應該是要講起步抖動的主要原因跟車重沒關係
xct300 8000轉 時速150 車重185 ←會抖 如果車重降到155 一樣是會抖
XCT300 8000轉 極速設定在110 車重一樣185 那就不會抖
因為極速設定8000轉只剩下110
起步轉速設定變高 離合器起步轉速高 碗公一咬就全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