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時,米其林台灣總代理忠林摩托首次將輕檔規格的Power Cup EVO導入台灣,並在麗寶賽道辦了發表會,規格待遇不低,但因為當時除了Power Cup EVO還一口氣發表了Power Slick 2、Power Cup 2、 Power GP以及Power 5四款新胎,相形之下只是導入新尺寸的Power Cup EVO矚目度自然不如另外四款新產品,加上雖說是輕檔車規格,但建議售價卻是穩穩妥妥的萬元級別,對於多數剛入門的新手騎士而言,這樣的胎款自然也不會是首選;而事過境遷,如今Power Cup EVO的價格終於落到了八字頭,正巧小夥伴的R3也正好在找新鞋,我倆就這樣一拍即合,也順便藉這次機會將Power Cup EVO的公路試胎心得與大家分享。

不過在正式上路前,我們先來跟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今天的主角-Power Cup EVO,海外產品發表時官方對於該產品的介紹簡單粗暴,一句「有胎紋的Power Slick EVO」直接說明了他的性能層級,Power Slick EVO是何許人也?他正是當今米其林性能胎款大當家Power Slick 2的前身,同比Power Cup EVO其實也就是Power Cup 2的概念。

在產品定位方面,米其林將Power Cup EVO定位在賽道使用95%公路使用5%的競技型品類,是一款讓你在賽道上能盡情推秒,下了賽道騎車回家時也不至於會被開罰單的Track Day胎款,顯然這樣極端的產品定位並不適合每個人,更不適合用於通勤,如果你是想找一條能用通勤又能小熱血的胎款,那麼很遺憾這條胎真的不適合,不過如果你的愛車也是台娛樂用的運動器材,那麼就跟著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從外觀胎紋看起,作為一款熱血的產品Power Cup EVO在胎紋的設計上追求盡可能大的接地面積,胎面的海陸比約為6.5%,並且在兩側胎肩部分使用了無胎紋類光頭胎的設計,讓車輛在極限傾角下依然能維持穩定的高抓地力表現。

進入輪胎技術部分,因為是一款專為賽道玩家,Track Day騎士所打造的產品,Power Cup EVO除了專注於抓地力的表現,輪胎能否一下場就迅速暖開,快速進入工作溫度,這也是一大重點,畢竟業餘騎士不比專業團隊,下場前通常不會有包暖胎包這樣高等級的禮遇,而這就是Power Cup EVO的第一項關鍵技術SCT(MICHELIN Synthetic Component Technology)合成配方技術,使用獨家的競賽複合物配方,讓輪胎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迅速進入工作溫度。
- 2CT結構
- 2CT+結構

而在胎體設計方面,Power Cup EVO則是導入了ACT(MICHELIN Adaptive Casing Technology)複合剛性胎體技術,透過控制編織層交錯角度以及堆疊層數,讓胎面、胎肩、胎壁等部分擁有各自最適合的胎體剛性,胎面部分剛性略微降低保留彈性,讓直線行駛與煞車時擁有更穩定的動態,而兩側胎肩與胎壁的剛性則要較高,以提供車輛在傾倒以及大傾角狀態下穩定的支撐力。
- 尺寸與胎壓建議
- 測試車R3

一上路第一個最明顯的感知是胎體的造型,有別於多數熱血取向的胎款,Power Cup EVO的胎體設計偏圓,轉向回饋走得是線性的風格,傾倒的深度需要靠騎士主動去調控,與尖胎體一推就自己倒到定位的產品相比,Power Cup EVO讓騎士能夠更細緻的控制傾倒的速度傾角,在換位翻身時的動態也會更順暢一些,不過胎體形狀並沒有絕對的好壞,更多是個人喜好的問題。

頂著十度出頭的溫度與微濕的地面,Power Cup EVO顯得有些力不從心,能明顯感覺到輪胎還沒進入工作狀態,胎膠咬不進柏油裡,而在這樣的情況下只要不要過於躁進,Power Cup EVO依然能提供相當穩定性,滿足基本的移動需求不成問題,但在抓地力不好的路面、積水他絕對會滑,只能說術業有專攻,雨天、低溫真的不是他的守備範圍。

好在進入山路後部分路段已經漸乾,而輪胎也逐漸進入工作狀態,整體而言Power Cup EVO的操控回饋與配方較硬的光頭胎非常類似,煞車、退檔、進彎、加速、出彎,各個環節中輪胎的支撐性與穩定度都讓人有充足的信心,尤其是煞車,直線底大力扣下煞車,車頭的動態乾淨俐落,並不會出現惱人的扭動,甚至會讓人有一種前懸吊也跟著輪胎一起升級了的錯覺。

彎道中,穩定依舊是Power Cup EVO帶給我的主要感受,前面提過Power Cup EVO胎型偏圓,因此他的傾倒速度與傾角受控程度相當高,簡單來說就是非常聽話,加上胎肩兩側的支撐力非常好,因此在彎道中的自由度與包容度就有了相當大的空間,無論是要做Track Brake,或是彎中的二次傾倒,甚至重煞車硬折,Power Cup EVO都能從容應對。

而抓地力部分,我只能說以我的騎乘技術搭配R3的動力,基本上完全摸不到Power Cup EVO的極限,輪胎進入工作狀況後,出彎就是油門全開,而後輪的動態就是老神在在,扭都沒扭過一下,也難怪公升級規格的Power Cup EVO都改款成Power Cup 2了,輕檔用的Power Cup EVO卻依然在售,畢竟對應原廠動力這樣的抓地力表現幾乎可以說是有些過剩。

總結來說,Power Cup EVO雖然發表至今已經過了一段時間,但無論是胎體技術還是性能表現都毫無疑問的依舊是第一梯隊的高水準,加上價格下修性價比提升,如果你是車子上了路就是要輸贏的熱血份子,或者是沒事就泡在賽道的賽道玩家,那麼Power Cup EVO相信會是相當值得你考慮的選擇。
回文抽獎活動

最後,久違的抽獎又來啦~這次米其林總代理忠林摩托提供了一套Power Cup EVO給小惡魔的網友們體驗,想嘗試看看高階進口競技胎款的朋友們千萬別錯過囉!
活動辦法:留言分享「Micheline Power Cup EVO最吸引你的一個特色」即可參加抽獎!因為本次的輪胎有規格限制,所以請參與抽獎的朋友留言時附上自己愛車輪胎的規格(110/70-17+140/70-17 or 110/70-17+150/70-17)。特別注意,盜用他人照片將不具備抽獎資格。
活動時間:即刻起至12月20日 中午12:00截止
抽獎獎品:Micheline Power Cup EVO 一組
◆獲獎名單暨抽獎影片公佈:
◆獲獎名單(站內ID):
得獎順序 | 會員名稱 |
Power Cup EVO一套 | 按快門 |
◆抽獎實況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