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輪徑車下坡時會滾的比大輪徑車子來的快嗎?

在平路上我知道小輪徑滾動的慣性沒有大輪子好,必須持續踩才能維持速度。

我騎F20-R,輪胎是20吋1.25寬的跑車胎(原廠胎沒有顆粒只有很細的紋路接近光頭胎),
朋友騎捷安特的登山車,輪胎已經換成1.75寬的防刺胎(胎面雖有排水紋可是胎塊也很密集)

跟朋友去爬過兩次山,在下坡時我根本無法待在朋友後面,車子加速比朋友快必須頻頻煞車。
若是我跑前面,很快的我下滑的速度就會拉開跟我朋友登山車的距離。
(直路下滑狀態,雙方都無踩踏加速)


物理現象不是應該較重的物體重力加速度會比較快嗎?
我朋友體重跟車重都比我重的多,怎麼下滑速度差這麼多?
是因為胎面紋路的影饗嗎?
還是我朋友該換組好一點的輪組了
文章關鍵字
不管是重的人還是輕的人,重力加速度都是1G
所以說重的東西下坡滑比較快根本就是錯的XD
滑的快不快跟輪子寬度比較有關
輪子寬的滾動阻力比較大,滑的就比較慢了
k62000 wrote:
在平路上我知道小輪徑...
物理現象不是應該較重的物體重力加速度會比較快嗎?(恕刪)


沒有這回事啦!
伽力略在比薩斜塔作的實驗,小時後老師沒教過嗎?
小輪徑車的地面摩擦阻力小比登山車小多啦,會比較快是應該的

而F20的齒比接近公路車,迴轉速一上來輕鬆八掉登山車也是常有的事
Brother Joe、卡打車亂亂照的攝影休閒組 http://blog.xuite.net/brojoe.tw/papazao
原來如此啊! 離開學校很久了,學過的東西都還給老師了

齒比接近公路車,平路騎起來很輕快,
不過,爬山時我都被我朋友的登山車巴掉
我會覺得是花鼓的差異,我曾經發現和朋友騎下坡時,二台都是登山車,朋友三不五時還要踩一下,而我不用踩就可以跟得上他的速度
我的單車部落格 http://blog.pixnet.net/oliver605
還有風阻係數也要列入影響因素啦! 迎風面積大的人, 註定騎起來比別人辛苦地.
前幾天氣候不穩定, 每天下午後雷陣雨. 出門騎車常遇到強風, 平常騎的路段遇到大逆風最少降三檔, 有時還騎不動. 那時候才知道逆風比起爬坡還要難對付啊!
末日狂徒@VP2
恩,原來是這樣...
昨天騎車到鶯歌的時候..
也是發現我的小折在下滑的時候比他的依瓜那快的多...
我一直在想他是不是他是原廠米其林的巧克力,..
阻力大得多..
我在想如果我的JP8換成芒果胎,或許會更快說..

But, 下坡還是注意安全吧.
結論就是貴的比較快,.. haha.

這個問題癥結在阻力, 阻力的來源是-花鼓, 輪胎, 風阻..

如此一來, 我也想問, 或是有沒有人可以做個實驗, 用一樣的花鼓, "一樣"的輪胎, 一樣的胎壓, 同一個人用同樣的姿勢下滑, 26"和20'' 哪個比較快?

我想差距應該不大, 可是到底有沒有差別呢?
如果要比滾的圈數

那當然20' 滾比較多圈.
至於速度快慢 . 要看心臟大顆小顆.

兩個人同時從0開始下滑, 同樣的車子, 同樣的體重, 我相信速度也不會一樣.

下坡重要的是安全啦. 而且嫌太慢偷偷踏兩下就超前啦.

寬胎應該會比細胎更穩, 即使細胎阻力小, 可是穩定性低, 下坡反而登山車寬胎可以衝比較快.
因為穩定度高很多, 轉彎, 煞車 都穩定很多 .


如果是單純拿一模一樣的胎,一樣的花鼓,一樣的人, 一樣的外在環境.
我覺得20吋會比較快. 因為車身低. 風阻應該比較小.

至於地面摩擦力, 20跟26都一樣是同樣的輪胎寬度, 差不多的接觸面積, 應該不會有差別.

有沒有物理系的用科學的方法分析一下
寫個論文吧 哈哈~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