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想發這文,其實是因為一直以來熱愛單車的版友們,每每一討論到速度時常產生爭議。
為什麼會有這些所謂的"快樂錶"亦或可能是"痛苦錶"的出現呢?
我想是因為有些人在設定單車碼錶時直接使用了"機器內建"的輪徑參數選項所導致的。
要知道標示同樣吋數的輪胎,各廠牌和各型號就會有輪胎外徑設計上的差異了。
就算是同廠牌同型號的輪胎,還有製造公差的影響。
當然每個使用者慣用的打氣磅數,也會對數據產生變數。
而這些不是碼錶製造商,可以有能力幫我們預想的到的。
碼錶在計算時速時是去統計 單位時間內磁鐵經過感應器的次數(輪子轉的圈數),再來和輪胎圓周長相乘。
這樣的計算對碼錶來說相單的簡單,我想無論是哪一個品牌都不會出錯的,是一種非常可靠的方式。
所以會出現誤差的就是那所輸入的輪胎圓周長參數。
下面分享一下我的測量方式
1、找一個地上有劃上長長直線的地方,我是利用地上板上磁磚的線。
2、在前輪輪胎上及地上分別畫上一條計號線。
3、坐到車上,將兩記號線對齊。沿著地上的直線前進,並計算前輪轉了幾圈(以輪上的記號計算)。
原則上轉一圈就可以得到數值了,但建議如果空間足夠的話讓它多轉幾圈來求平均值。
我個人是讓輪子轉了5圈。
4、下車。對齊輪子上的記號線位置在地面上也作下記號。
5、用米尺量測地面上開始到結束的兩個記號線的距離。將這數值除以輪胎轉圈數,就是你車子輪
胎轉一圈實際前進的距離了。
假設我量測到的數值為 7450mm。 7450mm/5(圈)= 1490mm(這就是我的20吋輪胎圓周長)
6、將我求得的輪胎圓周長1490mm輸入碼錶中。
註: 我的碼錶(ECHO R2) 20吋胎的建議值分別是 1564mm 和 1596mm。與實際數據差距相當的大。
這是我的測量方法,當然這方法大部份的車友們都知道。只是有些人為了省事直接採用碼錶上
的內定值,才會產生這麼大的爭議。
以上如有錯誤也煩請給我指正,希望大家都能保持愉快的心情騎車,輕鬆擁有健康的生活。
ckwubain wrote:
有一個問題,如果以你的1490mm來計算 1490/3.14/25.4=18.18吋。
ckwubain 大請參考這個討論串
裡頭九樓的 wizzchang 大有很清楚的解釋喔~
不過,如果手上有捲尺的話,真的自己量一下就有正解了~
馬錶的手冊數據只是參考用,沒有辦法精準套用市面上這麼多的框與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