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前請先閱讀討論區規則, 按這裡檢視討論區規則; 您還不會使用引言功能嗎? 按這裡瞭解引言功能。
我自己的公路車,騎起來也是趴一點出力會比較大,但是也累的快
小弟從登山車換成小徑 也是變超趴的 但是小弟覺得真的戰鬥力有增加不少 不過體力也耗的較快
blessing_1005 wrote:
拿淑女車跟公路車身體...(恕刪)


建議您先研究一下人體的關節和肌肉,在怎樣的姿勢下活動比較順
還有到底是向下踩,還是順著圓周轉

再回頭來看一次自己的問題


雖然樓主不討論風阻但趴著騎最主要的優勢還是在風阻小

如果覺得趴著騎力量出不來,極可能fitting有問題

不然就是還不適應較趴的騎姿

較理想的情況是要調到就算握下把騎,也可以很順暢的迴轉劃圓

並且下把一握可以20,30分鐘
我覺得樓主觀念很清楚呀!
相對於軀幹,
立姿踩踏的確有較大輸出力
所以斜躺車很神
但有些競賽不認同它

只是若實際試過公路車
你可能會更了解風阻真的
"差"很大...


排除風阻基本上就是錯的
那會讓人作白"功"(工)

騎公路車速度大都來自於迴轉速,趴著騎高回轉速穩定很多,只用力量騎車是很容易受傷的.

選手抽車也大都是趴著抽車喔,很多抓下把抽車的....
樓主會有這種問題~其實是因為你在抽車時~大部分只是接近"站"起來踩~~
而沒有真正的用全身的力量配合抽車....

utt669 wrote:
騎公路車速度大都來自於迴轉速,趴著騎高回轉速穩定很多,只用力量騎車是很容易受傷的.

選手抽車也大都是趴著抽車喔,很多抓下把抽車的



我很支持017的言論但是每有鉅細靡遺的描述..公路車的精隨!!!!

你在問趴.....問題不再趴..
問題是在於姿勢..姿勢的正確在於經驗
你的問題我遇過....你要趴.坐墊調斜...彎把下彎...不用墊片...以上都是不切實際!!!!!
答:因為你不知道位何而趴???......也不知道該如何趴???.....也不知道如何放鬆趴??
解:趴是為了...讓身體提高運動的協調..提高踩踏的..力量...效率..也是身體自然放鬆的產物!!!....


......一切由心來感受...需要靠經驗...與教練車友協助與教導..祝您能快點體會到趴的訣竅..!!!
blessing_1005 wrote:
這麼趴的身體...每次踩踏都覺得怪怪的.力量展現不出來不然為什麼大家在拼力量都要用抽車的姿勢在拼(用力騎淑女車也是半個抽車姿勢)...這不是代表不趴比較好嘛???


只能說你對踩踏的體會尚不足以了解為什麼我們會需要騎公路車。

內轉肌群的數量是很龐大的,自行車不是只用那幾塊肌肉的運動,而是可以隨著在畫圓的過程中改變方式,就會改變出力的肌群,以淑女車跟公路車來比較,數據如下:


時速20KM的時候,公路車的出力:

1.腓長肌: 1.75
2.脛骨前肌:1.0
3.股外側肌:1.25
4.股直肌:1.20
5.股二頭肌:2.0
6.臀大肌:1.90


而這個速度下,淑女車的出力:

1.腓長肌: 2.15
2.脛骨前肌:1.5
3.股外側肌:2.1
4.股直肌:1.2
5.股二頭肌:1.6
6.臀大肌:1.0

可以看的出來,淑女車幾乎所有的出力都集中在1跟3這兩條肌肉上,其他肌肉就沒怎麼用到。公路車則是較為平均,並以股二頭肌為主力輸出,這時候公路車的總出力是9.1,淑女車的總出力是 9.55,明顯的是較為費力的運動。


如果將時速提升到 30KM,公路車的出力:

1.腓長肌: 2.4
2.脛骨前肌:1.75
3.股外側肌:2.4
4.股直肌:1.75
5.股二頭肌:3.05
6.臀大肌:3.6

總和:14.95

淑女車的出力:

1.腓長肌: 3.6
2.脛骨前肌:2.7
3.股外側肌:4.0
4.股直肌:2.35
5.股二頭肌:3.25
6.臀大肌:2.25

總和:18.15

若是要以淑女車維持時速30KM行進,則必須要比公路車多輸出 21% 的力量。

換言之,相同的出力,淑女車會比公路車慢20%,假設公路車騎30KM的速度,淑女車只能騎到 24KM,而且對腓長肌跟股外側肌會造成極大的負擔,進而造成運動傷害!


如果你是這兩組肌肉異常發達的神人,那請您騎淑女車吧。


以上資料跟數據,是同一個人(絹代)利用儀器在不同的車上測試而得的結果,詳細的內容刊在由樂活文化出版的"自行車減肥"當中,有興趣的車友不妨去翻閱看看。


公路車運動的重點,是在於全面運動內轉肌群進行踩踏,讓身體可以得到和緩而有強度的運動,不是一直在強迫特定肌肉出力,這樣會造成很大的傷害!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醫生推薦自行車跟游泳作為復健用的運動,就是因為正確的踩踏對關節是不會造成傷害,而且其實踩起來的感覺真的很像在游泳。

www.cycliving.com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