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上週六騎從景美橋出發走深坑-石碇-平溪-雙溪-福隆-東北角...
就在快到福隆時左膝蓋外側開始隱隱作痛,休息一陣子再從福隆
出發但疼痛情況不但沒有改善反而隨著左腿每次睬踏反而越來越痛...
週一去台大看醫生他好像說是左側的莖軔帶磨到軟骨造成的,
有可能是長期騎乘姿勢不正確.....
然後醫生說:"座椅要調高一點以減少磨擦....
我:有些不解與會不過意?但我心理想如果座椅調高不是更伸展我的腿
如此不是磨擦會更多更痛?
爬了一些文發現下面說法和醫生講法相反?....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63&t=965389&last=11166764

小弟有些confused不知何者正確?,請有經驗的大大能人提供意見謝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9/18非常感謝各位大大車友熱情回應提供這麼多寶貴意見

我現在已經完全恢復正常不會痛了

希望所有車友都能健康享受騎車的樂趣

***的傳統是不是有圖為真?
那就附上小弟當天拍下掛掉的左膝蓋外側+小白

膝蓋外側像是筋拉傷的痛?
膝蓋外側像是筋拉傷的痛?
Beyondguy wrote:
小弟上週六騎從景美橋...(恕刪)


那是因為座奠高度較低,膝蓋的角度過大,
加上過低膝蓋容易外開,建議調高一點,注意輕微內8

或是你把姿勢拍下來大家討論
來自中和的白Octavia Combi RS
這個現象
好像以前很少騎單車運動的人

突然最近經常騎車運動
就會發生

我以前也是這樣

買了部新車之後
就天天騎去爬山

結果沒多久兩個膝蓋就痛得要命

當初還以為是我的膝蓋退化了XD(嘛卡正經耶_你也才25歲)

還買葡萄醣胺來吃
搞得那陣子非常緊張

結果後來才知道
有時候劇烈運動之後會出現筋發炎的現象

特別是以前不愛運動
突然連續好幾天劇烈運動
最容易發生....
我也有這種痛
看了很多醫生也只說韌帶發炎而以
吃了止痛藥過了一陣子~再騎再發作
會沒辦法爬樓梯~但是卻可以跑步
爬文之後很多人都有類似經驗~
有人建議吃葡萄糖鞍+髕骨帶(護膝的一種)+上調整座椅高度
我照做了~休息3個月再騎~又馬上中標
最後從最初發作到過了半年(有點拖太久了)
才去找醫生(中醫)做復健
作了2個月藥薰+電療+超音波+針灸+敷藥
現在才可以慢慢騎山路~
現在騎車前~暖身+酸痛凝膠+全罩護膝~
回家之後~馬上冰敷+酸痛凝膠
個人建議是去看復健科醫生啦~(每個人情況不同請斟酌考慮方法)
祝你可以早日擺脫疼痛
我是發生之後
休息一段時間
但是沒騎實在凍未條

於是豁出去了

結果不久就自動好了

搞不好可以不用理會它XD
參考一下......髂脛束摩擦症候群

可能的話,騎車時須穿戴上髕骨帶,防止髕骨與髂脛束的摩擦
並做好暖身與拉筋後,在騎車
四月份時去一趟羅馬公路一圈107公里也發生同樣問題
電療'熱敷只是短站得改善'後來把坐倚調高1公分就改善

7月一趟桃園台中152公裡就不痛'你可以是看看
我也有一樣的情況,三總醫師說是皺褶增生,然後教我幾招復健的方式叫我回家練,說肌耐力不足,可是我就是騎車後才會痛呀?後來換到台大看,台大作了比較完整的檢查,還照了超音波,結果說沒是,也不是鄒褶增生就多休息就好,所以我就不理它了,我想是姿勢不掙確吧。
Kelvin Wang
我想請問一下 大家都是兩邊的膝蓋都酸痛 還是集中在一邊

我是都集中在之前騎車磊產受傷的這一邊 受傷之前它是完全ok的 而另一邊一直都沒問題

受傷的膝蓋照x光 骨頭看起來沒問題 就膝蓋上下兩個點在酸痛

最近下面的酸痛點有時候還會往下 熱熱的還帶點麻感 有的醫生是說韌帶受損 軟骨磨損 有的是說要保養了

想請問一下有這方面相關經驗的車友

其實 受傷之後就是都休息也沒做甚麼治療 過了一個月就從事需要久站的工作 有痠痛就貼藥膏 戴護膝〈有差 醫

生是說那就是韌帶受傷 固定住有緩解發炎的效果〉

去年10月到現在還在痠痛 真的讓我很頭痛 不過也不是一直酸痛 就斷斷續續 之前騎車也會 不過還好 最近就比較嚴重

是我錯過治療的黃金週期 只能吃維骨力〈只有一邊的情況應該是不可能八 不過我兩邊的膝蓋有時都會嘎嘎響 這算退化的現象〉 還是我還有救 我很少在運動是事實

如果不是 我想請問一下有這方面經驗的車友 當酸痛又出現時 我要怎麼分辨受傷的這一邊 它是屬於運動過後的正常現象 只要慢慢增加它的運動量 加強肌力的訓練

還是他又發炎了 真的要注意了 休息再久一點觀察一下

一直這樣曖昧不明 真的很困擾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