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概說一下我的觀點,歡迎大家一起討論

我覺得車商說27速,其實很大時候只是一個簡稱。
他說27速時我們就可以知道他是3*9的配置。能不能用,檔位是否重覆其實並不是那麼重要。
例如公路車說22速,大家就會有個印象,這是2*11的配置。18速就有點尷尬了,不過3*6應該不太容易遇到 XD

再者大對大或小對小的確是會造成拉扯和磨損。不過我提一個我的看法。

今天在一個賽事中遇到平路+一小段陡坡後再接平路。
平路時我們會採取大對小的配置來加快速度,但是遇到這個小陡坡又無法直衝上去的話,我會選擇退大盤暫時變小對小攻坡,坡道結束後再拉回大對小。

因為以換檔效率來說,為了攻小陡坡要把飛輪小齒一路退到大齒其實還蠻花時間的,更不用說退到一半大盤也得退(我認為大對大比小對小傷變速的彈簧)。
那我何不直接大盤退小盤用小對小或小對小+1或2 暫時攻坡,畢竟只是為了效率所採取的策略,而非整路都這樣配置。

其實我市區騎乘還蠻喜歡用小盤的,畢竟紅綠燈多,用小盤起步也方便,所以我變速調法都是小盤要可以對全飛輪(含半擋),大盤就只要對1~7左右就可以了(我是公路車2*11配置)

以上觀點歡迎大家一起討論。
大Q wrote:
我大概說一下我的觀...(恕刪)

要看多陡

如果是遇到大對第三(四)大的飛輪+抽車就抽得上去的坡,我會直接抽上去

但如果是抽不上去的坡,那就會把前面大盤直接換到小齒盤來,因為與其一檔一檔慢慢退不如直接換下來比較乾脆
扣掉你一開始說的說明書上寫「建議」請勿大對大或小對小的情況
而其他有部份的組合僅僅是齒比重複,頂多騎乘效率較低罷了
被樓主這樣一講,好像用這幾個齒比騎車的人都是不懂的外行人

當然,你堅持只用1-123,2-45,3-78這樣來騎乘那是理論上最正確的變速觀念
但是實際上,腳踏車可以變速的齒輪組合的確就是3*9總共27段呀
可是你在一開始的的回文中又表現出你「認為」這樣會誤導民眾、「認為」沒按照你的理論騎乘的不是聰明的騎士

這樣的想法很容易讓人家認為你太過於自我
搞的好像你開這個話題是來教育不懂騎車的外行人

Shimano XTR Di2 的 synchro shift
已經示範了電腦推薦的轉檔方法
以 3 x 11 系統, 通常只用其中 19 個組合.

http://e-tubeproject.shimano.com/img/en/en_synchronized_img04.png


Bowaa wrote:
平路時我們會採取大對小的配置來加快速度,但是遇到這個小陡坡又無法直衝上去的話,我會選擇退大盤暫時變小對小攻坡,坡道結束後再拉回大對小。
因為以換檔效率來說,為了攻小陡坡要把飛輪小齒一路退到大齒其實還蠻花時間的,更不用說退到一半大盤也得退(我認為大對大比小對小傷變速的彈簧)。
那我何不直接大盤退小盤用小對小或小對小+1或2 暫時攻坡,畢竟只是為了效率所採取的策略,而非整路都這樣配置。
其實我市區騎乘還蠻喜歡用小盤的,畢竟紅綠燈多,用小盤起步也方便,所以我變速調法都是小盤要可以對全飛輪(含半擋),大盤就只要對1~7左右就可以了(我是公路車2*11配置)
以上觀點歡迎大家一起討論。


其實我挺同意你的觀點, 硬要把27速降成9速, 有點矯枉過正
在一些變化較小的地型, 為了騎乘順暢, 就會不要變大盤~~ 而以變飛輪來微調~~
這時飛輪微調可能變動會超過三個齒距~~
如果依原 POST 的意思, 可能在騎乘的過程中, 一直變動大盤~~ 而犧牲了順暢度~~

再以實際觀點來看, 有人真的騎乘27速的單車, 真的只用到原 POST 的所謂的 9速嗎?
如果再以更嚴格的角度來看, 最輕檔的三速幾乎很少用~~
所以可能27速的單車, 應該只能算到6速吧~~ 哈~~ 檔位愈來愈少啊....

wishing wrote:
其實我挺同意你的觀...(恕刪)


是的,說9速好像嚴苛了些,應該3*5=15檔,這樣比較貼近合理,實用!

咖啡雄 wrote:
扣掉你一開始說的說...(恕刪)


原來我回文,不知不覺給人這種感覺,真是抱歉,非本意,修改一下!謝謝提醒!
調的好真的磨不到(如果肯花時間去研究一下L跟H螺絲的話).....
auxo wrote:
調的好其實磨不到,...(恕刪)

halajoy wrote:
是的,說9速好像嚴苛了些,應該3*5=15檔,這樣比較貼近合理,實用!


所以也可以只用14速內變就好,
而外變要組合出你所謂15速以上的有效檔位,
就必須有3*9的配置才辦的到~
"實際"27速呀~降低摩損建議9速而已啊!不過如果是大廠,東西沒那麼容易壞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