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J wrote:
汽車一少,機車上升...(恕刪)
我看倒是畢業開學新鮮人與重機開放。跟汽車沒有關連。
汽車的減少跟停車位開放交易有關。
而去年軟八八很明顯受到汽油漲價影響。
沒有腳踏車數字,如果有,這些汽機車友是轉入哪裡?
另:台北市人口近十年減少30萬人,每年社會變動常數23萬人。是否有關呢?
好了,跟你討論到這邊了。
台北市仁愛路、敦化路要不要廢除一個慢車道汽車道擴大人行道/腳踏車道是市長可以定奪的。你也不用緊張到以為郝龍斌要把所有台北市街道通通廢除汽車道改為腳踏車道。
chin11072002 wrote:
台北捷運日運量開通第二年才達到高雄第一年的歷史運量30萬。
按照人口基數比:台北捷運開通五年後才達到高雄捷運第一年歷史運量30萬。.(恕刪)
chin11072002 wrote:
台北市政府情願把人行道打掉增加汽車道,不願意廢掉汽車道蓋腳踏車道的根源在這裡:
(七)運輸通訊: 包括每汽車享有道路面積、每千人擁有汽車數、每千人擁有機車數等3項。
世界級大頭症發作的結果啦。台北市政府殘害自己同胞不良於行的根源也在這邊 。.(恕刪)
chin11072002 wrote:
高雄市定出的通勤用單車速度15-30公里/時速之間。要強制單車減速的地方用了舖面產生震動讓單車客降速 (恕刪).
chin11072002 wrote:
其實車友應該爭取進入澄清湖免費。水庫區可以是下午五點人頭腳踏車免費的進出,收契機停車費當管理費的。大家就不用再外環賣命。 (恕刪).
ichirohiro wrote:
1997 年12月底, 也就是捷運開通第二年, 第一條高運量捷運淡水線->台北車站才正式開通, 最好台北捷運第二年就能達到30萬啦, 而在淡水線開通後, 北捷隔年就超過45萬的運量了...(恕刪)
chin11072002 wrote:
每次看到輪椅族通過馬路、上捷運我就有拍照衝動。只要能拍到可以拍的就會拍。累積十幾年囉~
手腳健康的你在台北市走路很順暢嗎?更何況輪椅族呢?
chin11072002 wrote:
你太緊張了,緊張到斷章取義了,這樣不好。
多多騎車有益健康與舒緩緊張情緒。
海之子 wrote:
因為人多、規矩也多...(恕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