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iemo wrote:
4. 不妨多利用不同的運輸工具到處去走走,體驗一下一般市民的日常作息,
您會發現您的一些問題根本就算不上是什麼,條件更差的比比皆是,
我想這些是數據所看不到的。
...(恕刪)
仁愛路、信義路、敦化路是台北市國賓迎賓大道。某些狀況下都可以管制的。就像前不久馬英九沒住進官邸前,羅斯福路與連接的每條巷子都要被管制2次以上。
這些馬路不是連外道路,市政府可以決定要開放多少車流通過。目前台北捷運只有忠孝路,等市區的信義路、蘆洲線、內湖線完工了,市區就有期盤式捷運路線。市區交通更便利的。需要的是怎麼轉運進出市區問題。
台北市可以先廢掉敦化路、人愛路慢車道一車道給單車族培養單車轉用人口,準備替未來的棋盤市捷運線轉運培養人口。
chin11072002 wrote:
哈~我在結論就寫拉 ...(恕刪)
太專業的東西我不懂,來說說我的經驗,個人騎車完全是以休閒為主,過去幾年都是利用假日到高雄騎車,愛河、西子灣、蓮池、中山路、星光碼頭等...都有我留下的足跡,就因為這些自行車到讓我愛上騎車,一直到3個月之前搬回台北,這3個月我也是充分享受台北河濱的自行車道,不得不說跟台北自行車道比較起來,高雄的車道顯得太顛波、可騎乘的車道距離太短,在高雄時我常從文化中心出發騎到漢神巨蛋吃飯逛街(巨蛋有附自行車停車場),也趕著在中山路騎乘一翻順便欣賞捷運站,西子灣跟愛河我更是幾乎每個月都報到,可是由於車道實在是太顛波所以我常看到眾車友都是騎在馬路上(所以我也跟著學了),直接把人行道改成自行車道真的是個很爛的點子,地磚就是地磚,真的無法跟柏油路面相比,所以當我看到台北河濱自行車道的時候真的是讓我跟我南部的同學、同事眼睛為之一亮,我們從景美出發一路騎到八里再轉往淡水路上的風景跟車道品質都在在讓我們心情愉悅,這一不小心當天就騎了65KM,當然也還是有不甚平坦的路面,不過跟高雄比真的是已經很好了,希望高雄也能重新考量地磚是否真的合適,還有愛河旁的動線實在是很亂,一點都不順暢,高雄可以做的更好,不過僅就現在的狀況來說,我跟我朋友們會更願意在台北河濱騎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