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白蛋 wrote:太瞎了吧!!基隆的勁...(恕刪) 基隆這家勁風....我被他坑很大.......第一次買車就遇到黑店,心痛了很久,買一台車比訂價多貴了快3000元........只多加了一個水壺架,老闆還說這樣叫升級版所以才會賣的比訂價貴!!(只怪自己當初功課沒做好)
N年不曾擁有自行車所以也沒去過自行車行不知道現在的自行車行已經跟當年大不相同不過上星期才遷著我兒子的四輪腳踏車到汽車保養廠灌風師父看我牽著四輪的進來灌風二話不說幫我灌到好.只差沒有幫我定位而且不收半毛錢
灰白蛋 wrote:我爸跟我說過用汽機車...(恕刪) 加油站的空壓機雖大台, 但一般設計都是60psi左右,也差不多是MTB用胎的上限(城市車胎... 恩, 留意胎壁寫的數字)~單車專用的打氣筒才比較容易灌爆, 因為... 我灌爆過, 還好框沒事, 不然就OO個XX了!! 傳統車店, 他們有生存的一套, 否則也不可能生存那麼久, 也許大多數人不認同, 但服務本來就有價, 只是大家對那個價的高低認知不同, 不認同的應該就當花錢買經驗吧...應該也有朋友遇過競爭車店不願意做服務的吧, 我就遇過, 菜鳥不知怎麼剪煞車外管, 還笨到找了間超級傳統的小店, 看到Shimano煞變把當場呆住... 連內線都不知道怎麼抽出來... 知道我的零件來自某教練, 頭也不回的揮手叫我去找那位教練... 這家車店也在那裡生存十多年了!所以... DIY萬歲啊!!
ARCHCAT兄似乎對小弟的文章跟標點符號相當有意見,實在是因為小弟不會寫火星文.....拍謝!....拍謝?會po這篇文章的目的也是希望大品牌的直營或是加盟店家,能提升服務的品質;toyota因為售後服務體系的強化,讓它在世界發光發亮,即使許多人覺得頭又大的車設計簡單,缺乏個性,但是銷售亮麗卻是不爭的事實!好的服務品質與不斷的檢討改進,成就了這個世界第一!我想G牌及M牌都是大部分單車騎士心中的世界品牌,即使是我這個澳客微小不平的聲音,他們也應該會當作是改進的動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