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09610 wrote:
醫生講的其實沒錯,如...(恕刪)


應該跟施力點有關


Jemy Chuang wrote:
請問騎什麼車?目前雞...(恕刪)


可惜了!不是雞排><!!


svmax78 wrote:
這樣問能問出答案也很...(恕刪)


身體跟車子的基本數據,買車時技師都有量過,也依此數據做設定了
上路不到10k就有問題了!該怎麼調整都有爬過文了!
所以設定錯誤這塊就把它排除不討論了!
想藉由有相同症狀的大大的經驗來抓問題,也許不是標準答案反而有解
就像有位大大建議把坐墊往後拉2cm,如果只拘泥在標準設定上微調前後
怎麼調也不可能往後2cm
不然就是花大錢去做所謂專業的FITTING,可有保證調到沒問題為止嗎?

那你怎麼知道原車店做的設定是正確的?

很多車店根本就是做做樣子而已,

如果你只是要聽可能的原因,那就一樣一樣慢慢試吧,

每一樣都調整看看,調整完騎個100公里,

不能調兩樣喔,一次一樣才知道問題出在哪,

如果不是,記得把原本的調回來再試另一樣,

如果膝蓋還沒爆的話,加上傷後休息,

大概試個幾個月就可以知道問題出在哪了。

這樣會比提供多點資訊,讓大家來幫你來的快嗎?


svmax78 wrote:
這樣問能問出答案也...(恕刪)

噗!反正這裡神人多,隔空捉藥不足為奇
有時候專業fitting調出了a設定!相信專業的話,當然是最佳設定!

但想想,所有的數據都是根據正確測量各部位長度及經驗所設定出來的!理論上不會出問題呀!

那疼痛怎麼造成的?最有可能就是關節內軟骨或什麼的位置不正或角度不對,這些尺量不出來,但卻是確實存在的問題。

遇到了也只有死馬當活馬醫了,座艙的前後上下調整,每次選一種,以2公分為單位!找出原因!

這也許也是騎車的另一種樂趣(苦中做樂),但要是真的能解決,相信日後騎車的心態也能完全改變!

說得有點離題了!祝順利!








melodybb wrote:
應該跟施力點有關
可...(恕刪)
有沒有去試看看

到健身房騎飛輪車

阻力調最小,試試看平日騎車的姿勢(正常不搞怪姿勢)

如果可騎很久沒痠痛

那就可能要在細細去調整 人.車
我也是換上公路車後 腳就出了了很多問題
膝蓋內側 大腿內側 容易抽筋受傷
而且騎 肌肉不會痠痛 膝蓋就先痛拉
看來騎公路車真的要FITTING 只是不知道哪一間比較好
住中壢 ...

jay0218 wrote:我也是換上公路車後 腳就出了了很多問題 ...(恕刪)

崇越
1月才剛在那做動態fitting
jay0218 wrote:
我也是換上公路車後...(恕刪)


公路車齒比較重

一樣維持25~30公里/h

公路車重量輕

會讓人以為好維持

但實際上不然

不同車種 輪周.齒比

差很多

一樣的公路車 我換成密齒比飛輪

就能多騎平路30幾公里


melodybb wrote:
肌肉都不會痠痛,膝...(恕刪)



我原本左腳累積發作三次itbs,最近一次發作在2月1日,

然後勤用滾筒跟拉筋後,3月15日上塔塔加沒殘念,左腳也好好的,

不過換右腳發作......可能是我的注意力都放在左腳,不敢太重踩。

因為右腳過5天還沒好,所以跑去掛復健科,醫師是說我的外側肌腱太緊了,建議多用滾筒跟拉筋。
melodybb wrote:
說也奇怪之前沒上卡,膝蓋沒出過問題都是鐵腿,上卡反而爆膝,


1.上卡後你的腳掌確定沒有外八?(有些人要調微內八踩踏動作才是"正"的)
踩踏時膝蓋有沒有微向內靠?有沒有保持直上直下?
如果膝蓋不舒服的位置沒有一定,代表踩踏姿勢(軌跡)有跑掉,但你不知道。

2.上卡後在踩踏施力時,上下死點不要刻意用力(尤其上死點),順順帶過就好。

melodybb wrote:
後來是看教學說膝蓋要跟姆指球呈一直線,這樣坐墊位置跟本差很大!

這個方式並不完全正確(東方人和西方人大小腿比例不同、不同車架的幾何也不同)
上面就說過了,fitting是死的,每個人的設定不會一樣,
同一個人不同的需求跟騎乘習慣設定也會不一樣,
針對樓主的建議:膝蓋前緣"不要"超過踏板中心。

3.fitting不是數據量好就一次到位,需要不斷的去微調,
我自己的例子,光坐墊前後高低就試了約一年左右才找到平衡點(以幾mm為單位微調)
換車後又打掉重練再搞一次
至於要怎麼調,不用花錢,騎久了身體會告訴你答案~

4.騎車前後基本的暖身、伸展一定要做。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