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無內胎外胎與補胎液的選擇

STAN的大瓶補胎液 我也是放到內部有大結塊~
這東西是不是開封後放冰箱會比較好呢


無內胎 Vittoria corsa speed. 和 Giant Gavia SLR都試過
只要超過3mm的破洞就通常補不住了 要塞內胎進去才能回家

目前買了瓶TUFO橘色事後補胎液 等下次破胎再來測試看看

新米少尉 wrote:
無內胎系統用了好一陣...(恕刪)


補胎液要定期補充一點,會自然耗損

EK9 wrote:
補胎液要定期補充一...(恕刪)


感謝建議~

當天噴出的量,應該還有20mL以上,這點會再留意:D

新米少尉 wrote:
感謝建議~當天噴出的...(恕刪)

無內胎版上討論真的很少,也許是價格稍高的關係,但用過之後,愛上那個軟Q的路感,就再也回不去了…
目前用過ZIPP tangente RT25和MAXXIS PADRONE:
ZIPP放前輪超過10000KM,尚未磨到編織層,因要騎長程先換下,放後輪約5000KM已見編織層換下。
MAXXIS放後輪約8000KM尚在使用中,騎1000km左右,在路上有破過一次約2mm~3mm橫向割傷,約10公尺放消完氣,補胎液也無法補上,最後內補後繼續用至現在。
兩條比較後MAXXIS C/P值略高,ZIPP路感好一點點,都可以不用挖胎棒就可裝上。
madoka7 wrote:
兩條比較後MAXXIS C/P值略高,ZIPP路感好一點點,都可以不用挖胎棒就可裝上。


瑪吉斯的胎,真的很冷門,連要買到都不容易,多謝經驗分享啊!!
不過無內胎的外胎真的不便宜...好希望可以平價一些XDDD

目前用過IRC、燕子牌,路感燕子牌好一些,感覺也比較不耐穿刺...
無内胎因爲沒有蛇咬的風險,胎壓個以降低,騎乘更舒適。網路甚至推薦說28C胎胎壓只要用48PSI(?)。我個人沒試過,但是我的設定是80psi,我體重70公斤。

最近幫一個半的公路車輪組(三個輪)更換外胎,一組是Vittoria Corsa, 另一個是Vittoria Corsa Control,通勤用,各用了一個星期,個人覺得蠻不錯的,因爲目前爲止胎面沒有傷口。但也有可能是胎紋的關係,因爲他們不是光滑胎。雖然我還是配搭内胎使用,但是這胎是支援無内胎系統的。

之前用的 Schwalbe ONE 在不敵道路工程的情況下(碎石多),一個禮拜就破胎 5 次,胎面滿滿是傷。其實這之前就發現這胎很容易被次。

另一組無内胎的 Giant Gavia SLR (原廠胎)上個禮拜也是不小心刺了一刀,結果補胎液噴滿車子的后三角。已經補上補胎液,但是洞口目前還沒補上,今天已經是第三天,希望這個周末就能完全補上。

一開始設定胎壓40psi, 因爲更高的胎壓補胎液會飛噴出去,然後用膠布貼洞口,洞口向下,讓地心引力讓補胎液集中在此處。目前情況是胎壓設定在80psi,膠布拿掉了,但是幾個小時后會發現洞口還是有滲出一滴補胎液,水珠還留在上面但是還沒固化。今晚下班了再回去觀察。

豪威 wrote:
無内胎因爲沒有蛇咬的...(恕刪)


建議還是內補了。破洞如果補胎液兩次都補不起來,就應該用內補方式處理。不然後續很容易再爆開。雖然麻煩,但是安心許多,胎壓還是可以達到輪胎定義最高壓。

madoka7 wrote:
無內胎版上討論真的很...(恕刪)

更正一下MAXXIS的部份,記憶有點錯亂。
MAXXIS共用過2條,都是放後輪,
第一條騎1000km左右,在路上有破過一次約2mm~3mm橫向割傷,約10公尺放消完氣,補胎液也無法補上,最後內補後繼續用,後來騎了約5000KM破第二次,這次是約0.5mm的小洞MM補胎液同樣沒補起來,破的時候沒發現,到之後要出門前打氣才發現胎壓降很多,打到105PSI出門,騎到家發現胎壓還是降很多,測試後發現只要胎壓降至40PSI左右就停止洩氣,後來把胎開才發現裡面已無補胎液,所以補胎液才會沒作用,後來這條胎拆下給訓練胎輪子使用。
目前換上第二條騎到現在約1600KM左右,還在使用中~
胎壓的話可以用原廠建議值去打.

duke2044 wrote:
建議還是內補了。破...(恕刪)


就還在觀察中。剛剛嘗試一下把胎壓充到 100 psi,感覺洞口補上了,但是爲了安全起見,還是等到周末才拿出來使用。



但是如果真的沒有版發補上,我應該會直接更換外胎。之前用的 Panaracer Gravel King 也是不錯,但是最高胎壓只到 60 psi。不過對於無内胎的使用,這樣的胎壓應該也就足夠了。

再讓你們看看我的 Schwalbe ONE 外胎的情況。。。



滿滿是洞
Tirecare補胎液可以試看看

台灣製造 奈米纖維 可預防長達一年效果喔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