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踏車大軍即將出現各大都會, 政府"準備好了沒"?

新總統上任不是有擴大內需方案,既然地方政府不知道要怎麼花,就多學日本蓋腳踏車停車場,要自動倉儲那種最好
腳踏車怎麼在今年突然像蝗蟲過境一樣,好可怕啊~~~

話說回來,摩托車,汽車,行人的道路幾十年來都沒有準備好過,腳踏車還有的等吧......
怎麼都21世紀了,台灣還是連馬路都鋪不好呢?

像五股這邊,幾乎都沒有騎樓,路邊又亂停車,行人被迫到馬路上跟大車(砂石車)爭道,就在學校旁,連大人都走的提心吊膽的,可是從來也沒有看到什麼官員在意過,一個城市的進步與否,就看些小地方了!

為什麼我們的政府官員總能夠縱容占用騎樓人行道的商家啊?
参考先進國家的做法 不失為一方案

以前曽在日本的道路看到
路面施工一定工整割開再挖
回填一定用機器打緊再回填柏油瀝青
騎腳踏車過絕不會跳動
什麼時候台灣可以呀!
拜託不要亂挖亂補一通
這在台灣真的是有點無政府狀態
相關配套措施跟不上腳步吧.....

騎自行車的違規...好像也沒人在管
而且其自行車要遵守的規定有哪些?
好像大家也不太清楚說

照理來說...對於機慢車..就是所謂的摩托車和自行車...都應該比照台北市的公車專用道...其它車種不得跨越或佔用..這樣才能保障這兩類車輛用路人的安全.......但是.......台灣的道路實際狀況好像很難做出這樣的劃分...
台灣的政客很多這種建設類的都是以量取勝 而不以質取勝
所以..................................不用太期待 但可以作夢
大家不要爭了...
因為就像選舉廣告一樣,
"馬"上就會好~~~
不好的話
(就像之前阿扁說的~我就好運選上總統,要不然你要怎樣?!)

政府應該不會理會小小的單車族,
因為油價上漲造成的民生問題比單車族的權益重要的多,
期待地方政府比中央政府要好的多吧!
(台南市禁用保力龍杯,真的要給市長鼓勵鼓勵~希望其他縣市跟進嚕!)
看看河濱的自行車道品質....就知道準備好了沒......
又要制定法令來A錢了嗎?
A到現在~交通有改善嗎?
A到現在~路有比較平嗎?
是準備好A錢了~其餘的交通事故你家的事~政府真的會照顧用路人的權益嗎?
速人!?
什麼是速人呢?

跑很快的人嗎?


先來看這則新聞

內容轉載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7/new/nov/23/today-life1.htm

--------------------------------------------------------------------------------
自行車將來擬限速


都會區短期內不會闢專用道

國內自行車政策逐漸成形,交通部運研所提出「雙模定位」概念,傾向將自行車定位為「速人」,在人、車之間找到利用空間;管理上,自行車未來可能限速,並需有一定配備,短期內不會在都會區闢置專用道。
此外,未來也傾向在特定路段制定自行車騎乘速限,夜間騎乘則必須有前燈、後燈、後方與側面反光鏡片等配備;另外也將宣導騎士安裝鈴鐺或喇叭。至於戴安全帽,因為尚無足夠數據證實戴安全帽與傷亡有絕對關係,將不強制要求。


宣導裝鈴鐺 不強制戴安全帽

所謂雙模定位與速人概念,運研所所長黃德治解釋,「速人」就是將自行車視為「速度快、以雙輪代步的行人」,而雙模定位就是除了傳統的「慢車」,自行車也可定位為「速人」。
黃德治坦言,以現有條件,要廣泛闢建自行車專用道有一定困難,必須朝自行車與車輛、行人,都能和平、安全的共享有限空間來努力。
至於管理,黃德治指出,必須「因地制宜」,雙模定位不代表自行車可以不受管制隨意行動,而是在路線不適宜的地方,必要時就需禁止自行車通行,或要求自行車以行人的方式移動。


考慮規劃人行道做為車道

運研所官員直言,目前台灣的道路環境,對自行車確實有許多威脅,例如自行車騎乘在車道,因為與汽、機車速差大,有很大安全顧慮;騎乘在人行道,一方面會對行人產生威脅,另一方面,人行道上許多障礙,如變電箱、停放的機車等,都會阻礙自行車通行。
在騎乘空間上,運研所認為,自行車騎乘在人行道上,是比較適當的作法。官員認為,未來的政策執行上,地方政府應該確實掌握道路交通流量,一旦道路交通流量下降,可藉此機會拓寬人行道,幫自行車找到騎乘空間。
交通部長蔡堆表示,考量現有條件,自行車很難列為單純運具,只能朝替代運具方向思考,短期內也很難在都會區闢置專用道。為了創造大家騎自行車誘因,未來將透過獎勵措施,鼓勵地方政府提供自行車騎乘空間。管理上也會有必要的措施,但初期會以宣導取代開罰。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