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商機主要會在租賃車輛,樓主快去申請專利然後找各大租賃單車的業主吧~
尤其是短期租賃的,短期租賃業者不可能幫每個來租賃的人調整龍頭高度
所以每個人都得想辦法適應車子原有的龍頭高度
但是如果有了這個玩意,方便多了


至於一般自有單車的,是不是要改裝這玩意,可能就看狀況了,
對我來說,我找到適合我的龍頭高度之後,就不會想去變化了,所以這玩意也就無用武之地
其實一台車兩個身材不同的人用也可以裝,這樣車就不用買太多了

01的毒舌很多,習慣就好,不要放在心上
回答 flac 的質疑

感謝您願意花這麼多的時間與精神給予本人的指教,
以下給您的答覆若有不盡滿意之處,
尚祈多多包涵與不吝賜教.

一. 本人設計快拆的位置,是設定在競技車及公路車的上把手及下把手的折衷高度
如果快拆的位置太高,反而令人覺得突兀,破壞了車頭原有的美感,不是嗎?
如果設的太低,可能會真如您所說的"沒有那麼順手".

二.龍頭把手高度的調整,並不建議在極端的情況之下進行.
誠如您所說的:"在爬坡時,車手需耗費的力氣較大,通常兩手會緊握車把,
兩腳使勁地踩,或起身抽車,此時車子由於身體晃動較大,穩定性也較差".

試想,當您在陡峭的爬坡道上,雙腳奮力踩踏的同時,為了保持身體的平衡,
雙手必定緊握把手. 我想您應該沒有第三隻手可以悠閒的伸去調整龍頭
把手的高度吧!換言之,同樣的情況下,如果這時候口渴難耐,應該也不會在
此時伸手去拿水來喝的道理是一樣的.

希望以上能回答您的問題,謝謝!
這跟很多摺疊車的龍頭可伸調整方式很相似。老實講…沒有新的感覺。

還有這比較適合完全連彎都不想彎的人用。

只要時常騎車的人,應該只想好好固定就好。
第一:不美觀。
第二:增加重量。
第三:挑好的車架加下設定,再加上長短龍頭的選擇,都幾乎解決了。
第四:找仰角高的,或者可調龍頭,可能都比這快或便宜。
第五:手把有很多選擇。
第六:快拆方式在坐桿,不小心沒鎖緊可能滑下去一下,在下坡也是。但在龍頭的地方,要是滑一下,或都沒咬緊,我真是不敢想,我想沒有租車業者給自己找麻煩吧!
第七:時常騎車的人,只會慢慢往下降,很少往上昇,因為施力的問題。
第八:沒咬住,滑下去往那突出來那一撞,我覺得應該是很痛。
很棒的設計!

如果有成品或試用品.請短訊給我價格和取貨方式.


想要的很多.需要的很少.
回應 山道逞兇 的評論

感謝您對本人的設計批評的體無完膚
您的<毒蛇>讓我敬佩莫名
原本我那古井無波的心,頓時洶湧澎湃,尤如濤濤江水,綿綿不絕

不過您可能沒有時間細讀本人的文章內容
才會有以上的錯誤認知
本人甚覺可惜與不捨您浪費了那麼多時間做以上的評斷
真希望能請您喝杯咖啡,再看看本人的文章

無論如何,還是非常感謝您的批評指教.
肯定樓主的用心!

不管好不好用但是研發的精神值得肯定!

很多發明家日以繼夜的努力再努力,雖然如願申請到專利

成功,但是廠商合作開發意願低,我覺得單車上的調整姿勢零件

要"構造簡單,使用方式簡單"像是快拆,可調式龍頭等,就是很好用

的東西!

不過受到批評也不是壞事,沒有批評 ,哪來進步呢?

希望有天能在路上看到樓主研發的東西.



ANYROAD 1 碳纖座管要換ANYROAD 2 鋁合金座管... 換跟賣都可以...請私訊唷... (正常使用痕跡...)
謝謝你的好脾氣
我只是將我的看法說出來,避免你投入太多心血得來一場空。
但是要是能更輕量、更穩固,我相信你也會是一個成功者。

一直試、一直試,總比沒試就直接開模做了出來好。

我給你個建議,其實我有很多idea,但是資源不足。

我覺得很多人選到了小車架或大車架。
坐墊怎麼調都沒辦法解決。
你要是用相同類似方試,來達成前後延伸的話。
相信可以解救許多因為膝蓋角度怎調都沒救的車主。
也相信很多人也不用換車。
也相信很多人可以騎的更快樂。

要是讓你不愉快
我先在此道歉

但是你的用心,也是造福更多的車友。
台語名諺:「互相修噹求進步」。

艾樂威 wrote:
您把我費心設計的作品取了個<怪雞絲>的綽號
有點令我...(恕刪)


不好意思用了一個讓你感到的代名詞
我的目的只是要提醒行車安全性
你已經有顧慮到那就好
相當細心

但是要成為上架商品
他的安全性不是有人口頭背書就好
經過實地測試去除人為因素的數據
才是最公正的依據

建議訂位在休閒車款,因為公路車款都講求輕量化,出租車是不錯的選擇。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