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您願意花這麼多的時間與精神給予本人的指教,
以下給您的答覆若有不盡滿意之處,
尚祈多多包涵與不吝賜教.
一. 本人設計快拆的位置,是設定在競技車及公路車的上把手及下把手的折衷高度
如果快拆的位置太高,反而令人覺得突兀,破壞了車頭原有的美感,不是嗎?
如果設的太低,可能會真如您所說的"沒有那麼順手".
二.龍頭把手高度的調整,並不建議在極端的情況之下進行.
誠如您所說的:"在爬坡時,車手需耗費的力氣較大,通常兩手會緊握車把,
兩腳使勁地踩,或起身抽車,此時車子由於身體晃動較大,穩定性也較差".
試想,當您在陡峭的爬坡道上,雙腳奮力踩踏的同時,為了保持身體的平衡,
雙手必定緊握把手. 我想您應該沒有第三隻手可以悠閒的伸去調整龍頭
把手的高度吧!換言之,同樣的情況下,如果這時候口渴難耐,應該也不會在
此時伸手去拿水來喝的道理是一樣的.
希望以上能回答您的問題,謝謝!

的代名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