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Y_LIOU_TW wrote:
大概因為日本的國會議...(恕刪)
哈,這個的確是個大問題
離題一下
不過日本的制度也不是完美的。日本的公共工程有個很奇怪的制度,表面上反應出來就是驗收異常的嚴苛,然後所有條件對廠商不利(近幾年台灣的公共工程合約也有這種走向)。
現在造成的結果就是小規模包商越來越難生存,而大包商對於賺不了很多錢卻很麻煩的小工程(例如上面說的,車道,人行道改建)則傾向於不標,所以很多工程都是政府收回來自己做,最後變成更花錢
據說日本政府開始在檢討這種政策走向是不是完全正確,因為實在是太貴了。同樣的工程,日本的作法和台灣的作法,價差大概是兩倍到三倍以上。 所以要跟進是可以,先想想我們的政府有沒有那麼多錢可花,也是一個重點....
人命從來就不是無價的,而且價錢還不會很高... 民眾的便利,就更別提了。這是一個兩難的問題。其實台灣的工程一直跟著日本的腳步走,但我覺得與其嚮往日本那樣的方式,不如先想想如何在價錢和品質上取得一個平衡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