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單車在於交通通勤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他們在車站旁邊建設大容量的立體單車停車場
所以很多人利用單車作為住家與車站間的接駁(更多人是用走路的)
不過每個國家都難以解決高價單車失竊的問題
用作交通的腳踏車也就不會讓人很想偷它
巴黎或是里昂的出租單車則以很不一樣的外觀作為區別
也就不太會有失竊的問題
台灣建設單車道的盲點在於
所有的交通建設以汽機車為本
缺乏人道關懷和自然空間的考量
也就造成所有的住宅區上的馬路都是車道
行人沒有行走的專用空間
這樣的狹隘思惟下
出了捷運站之外你看得到「輪椅」走得動嗎?
我認為目前台北捷運的單車運輸政策是可行的
尖峰上班時間已經容納不了單車進入使用了
假日每趟100元含人的收費並不太貴
但是實施的態度上,可以做到更友善
HenryV4 wrote:
先跟您澄清一下,捷運...(恕刪)
這是小弟今年4月份碰到的親身經驗,
我不知道現在有沒有放寬?
那時候 站員小姐 跟 安全指揮人員都各自跟小弟"宣導"了一次,
站員小姐說:包裝必須看不出來是腳踏車、任一部分都不可以露出來 (小弟那時候因為買錯了攜車袋 車袋比車小 導致座椅露出來); 如果被看到就必須強迫套上塑膠袋 或者 他們必須請你立即出站; (就是他們提供的垃圾袋啦,小弟套的是髒髒的粉紅色、超薄塑膠袋,醜斃了)
負責”監視”小弟的安全指揮人員說:車子必須用提的或是背著,不可以落地; 想要推著走,車輪就一定會露出來,那就違反了包裝的規定…
他們是用很堅強的語氣說,要是被上面看到,有乘客違規而他們沒有處置,他們當班的人員會被記點的。
當天除了小弟,同班車還有另一個車友也被迫套上醜斃了的垃圾袋...用手提著走...
所以如果要放上推車,也是要完全包裝啊,才可以當作隨身行李….
台中小康 wrote:
地點為台北市短程運輸...(恕刪)
我的車車有搭過捷運,我遇到的狀況如下~
地點為台北市
短程運輸:捷運上或通勤電車上攜帶單車,首先面臨以下幾個問題
1.如何進地下化車站 (車車可以搭電梯)
2.是否有獨立車廂或為人車混用 (依照規定,要停在最前跟最後一個車箱 )
3.車上如何固定單車及人員如何安置 (就靠在車箱裡那跟可以跳鋼管舞的鋼管上,一隻鋼管可以靠兩台車)
4.如何收費 (人+車不限站數統一收NT100,也就是搭一站收NT100,從頭搭到尾也是收NT100)
5.何時段開放 (週六跟週日開放,但下午4點到7點不能搭,這點我比較不滿意,要開放就全天開放,別限時間嘛!!)
6.單車定位為運動休閒用品或交通代步工具(我的定位是在運動休閒用品)
我在日本看到的狀況是,很多人有兩台車,早上會騎第一台車去電車站,放好後搭電車,下電車後再騎第二台車去公司
不過台灣的單車失竊率太高,再加上停單車的位子不夠,就算有,也會被那些無主的垃圾單車佔住位子(去各大學校門口看就知道),所以我不會考慮拿單車當交通代步工具的!!
但是好好看看國外...他們也不是一朝一夕就達到完善的地步...
或許大家可以要求多點管道抒發己見...或許能夠以一個合法集會的方式讓大家知道...
但是凡事都是循序漸進...我們是也許不能享受到了...可是我們能讓後人有更好的生活環境...
就宛如政府或是個大環保團體都在推行多搭乘大眾交通工具..但是您我能夠做到了嗎???
這就是一個意識的問題..不過或許在等台灣的交通線完善的時候...
或是乾脆設站在你門口..但是你可能選擇嗎??
多忍讓..或許看世界的感覺也會不一樣...
不要給太多期待..但是保留點希望...或許事事都會更美好...
公路競速迷人之處是在於....
....何時會被移送法辦都不知道~
非法改裝令人不解之處在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