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北騎單車也好幾年了,從沒有單車道到現在沿著河堤旁邊完成度頗高的單車道
感受到這個都市慢慢有再進步,讓單車騎士有更多的地方可以在城市中悠游的騎乘
但是在這不斷的改進之中卻也發現了許多不合理的地方
以下是小弟的幾項淺見...也希望各位熱愛單車的騎士可以討論交流

以小弟最沒有辦法接受的就是台北市捷運對單車族的歧視對待,因為只要帶車子上捷運就是NTD100元,
這真的很不合理,再加上可以上下的捷運入口很有限制,
對於許多原本可以靠單車上下班的同好們就會因此望之卻(NTD200都可以把油加滿了)
對於機車騎士一點吸引力都沒有。
當然有人會說,不用上捷運,直接騎過去就好,可是這對很多上班族而言
卻是比較困難的,畢竟搭乘捷運到附近,再騎車到公司,比從家裡騎到公司有可以節省很多距離時間。

以前在義大利,它們的火車有專用車廂,大家把單車牽上火車,到自己家附近的火車站,就騎單車回家
這對環境才是一大利多,廢氣排放也不會那麼嚴重
只是搞不懂,捷運.....為什麼要弄得那麼貴
如果天天搭捷運騎單車,一天兩百,一個月上班22天也要個4400。
我想騎機車都不用那麼多錢吧,開車子油耗省一點的也不過就是這個油錢
真的是一點吸引力都沒有

希望台北市捷運局可以針對這東西好好規劃減討一下收費機制
這樣才可以吸引更多騎單的上下班的人口
要多吸引更多騎單車加捷運的上下班人士
可是想想我們的捷運允許那麼多單車在上下班時間上車嗎?
台北捷運可是沒有單車(加騎士)專用車廂的
以現在的硬體,用高票價減少單車族上捷運
我覺得沒什麼不好
不然哪天就有人要發文說:台北捷運對一般乘客的歧視,單車通勤者多付那一點錢就佔去那麼多空間,害大家上班時間要多等幾班車...之類的

而且一台單車進捷運車廂,就算是折起來的折疊車
就這個車廂而言,捷運公司也是少賺好幾個乘客的錢
當然,在商言商的精神
損失的當然要找地方補回來囉
如果是上下班時間我寧可多騎一點路,
也不願意把自行車牽進捷運站內找自己麻煩,
現在最大的問題應該是捷運的班次太少,
每次假日牽自行車上捷運都有一點罪惡感。
很簡單啊 如行李般
很多出國回來的行李都比小折大很多
所以
只要折疊好用車袋包好的折疊車通通不加收票價
而現行制度似乎也是如此
至於公路車登山車就別了吧
畢竟一般乘客的權益也是相當重要的!
騎單車上下班是不錯的事 喜好單車也是件好事

但我覺的根本的是台北的狀況不適合單車族

機車 汽車 都在搶道了 很難保證單車族的安全

更別說有規劃良好的道路

何況捷運收費也是挺不合理的
站在經營者的立場,上下班時間如果有人牽著一台登山車要進捷運,勢必占掉一大半位置。
就等於減少了載客量了。

站在捷運通勤族的立場,如果有很多車友都在上班時間牽自己的愛車上捷運,我不知道要排
隊多久才能上得了捷運,即便是只能前後車廂可以上車。也是會占掉不少位置。我大概只能
接受像CarryMe這樣尺寸的上捷運吧!即便是Birdy也都還稍微大一些。

就算是開放好了,例如新店線除了起站開始的2-3站,我很懷疑後面幾站有車友帶著愛車會
上得了車廂,因為光是人要擠上去就已經像是擠沙丁魚罐頭般有點困難了,就不用說還帶著
車車要上去了,根本有點像是要表演特技才行。

我倒覺得捷運站應設置單車停車場
有完善的規劃且專人管理,讓騎高級車的車友能夠安心且放心的停放
不然牽著一台腳踏車在裡面轉站換月台也很麻煩
1人不覺得如何,上百人牽著單車在捷運月台裡,所佔的位子..
以一般乘客來說,臉色恐怕不會很好
自行車上捷運恐怕不能只用商業經營角度來看吧

有什麼樣的思維, 就會有什麼樣的規定, 就像是前一陣子被大家唾棄的"隱形車道"是一樣的道理, 如果政府真的是有心為了環保, 休閒與運動而推行自行車運動, 就應該全盤檢討現行所有相關規定, 捷運每個站都可以讓自行車進出也不是不能討論, 票價也可以檢討, 平日打折當作鼓勵也無不可, 我想這些小改變, 會更鼓勵大家願意使用自行車取代機車或是汽車

弄個提外自行車道, 充其量只是為了休閒與運動, 市區內的一切應該可以說是毫無規劃(目前似乎傾向把自行車當機車管理?!), 希望政府不是只會搞個幾小時的無車日消化預算(抽獎也可以發生弊案), 用點心通盤檢討, 大家會更開心, 不是嗎?
話說尖峰時刻即使要付那100也不能進去,
記得剛買車時很高興往回家路上騎,中途騎到圓山累了想搭捷運想回新店,
站務員竟然跟我說:「先生,現在是尖峰時段,腳踏車不能進去。」
第一趟旅程就是石牌到新店,印象深刻。
Livestrong.....
我第一次和朋友興高采烈的付了一百元
星期天下午從紅樹林坐回台北
結果一上最末節車廂
車上人不是很多
但是一堆人選擇坐在地上

結果一群小朋友在可供單車倚靠的鋼管四周打起撲克牌
我和朋友則是先來後到自己到角落倚著牆又拉著單車一路搖晃著

感覺十分不好
付了一百元
安全上也沒有獲得比較好照護
要是在車廂裡摔倒了車壓到人
還要賠不是

捷運或是火車不是商業
是交通服務,關係著整體的環保、健康、效率關係
影響生活品質和人民的幸福感受
或許都會、郊區、平日和假日各種因素可以檢討這樣的政策議題
但我們的各種建議可以讓政府做的更好

我喜歡歐洲對腳踏車友善的態度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