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速的目的有兩種1.維持踩踏速,改變車速2.踩不動的時候[抽]這個字顧名思義是[拉]的意思那是穿卡鞋騎車的習慣用語沒穿卡鞋的只能說是(站起來騎)為何要站著騎呢因為當踩不動時我們就會站起來用身體的重量去壓踏板壓不下去時就會以把手作為支點用力拉像是划船一樣產生踩踏效率
可能是想請你練一下腿力吧?!因為大大如果都用很輕(因為您退了大盤+飛輪)這樣是練不到腿力的對方可能好心指導一下其實如果大大想輕鬆騎這樣的配速是無彷可是如果有想要練一下腿力這樣是不會進步太多的建議您上坡前維持回轉速飛輪退一檔直上吧~不然就輕鬆騎...別想太多
igor1508 wrote:我的登山車剛換硬叉時~抽車的機會狠~~~大車友都很納悶?怎麼我老是抽車我的解釋..........................不抽車我真的爬不上去後來又換了另一支避震前叉..............坐著就給它上 怎麼會這樣?抽車時機是一樣,但理由剛好相反~我是換了硬叉才愛上抽車,抽多少,上多少。有時連高速的再加速都是抽給它上,沒事就站起來搖。避震前叉時代,像是在沙灘上跑步,整個舞勁都抽掉了,坐著騎比較不會暈。===================================公路車的檔位使用和登山車不同。登山車的殊齒比是用來克服地型的。公路車的密齒比是用來巡航的。兩者在換檔邏輯上的確有差別。若習慣公路車的輕快敏捷,時常連起步都是不換檔,直接抽車起。抽兩下就到巡航速度了,一檔一檔換上去較輕鬆,但不見得順暢。另外公路車檔位也非習用登山車的車友以為的,上路都是最重檔位在拼。很少啦,視當時的速度而定。35km/h的輕巡航,大約只放在(相當於)登山車的前最大盤+後第三小齒即可,轉速95rpm並不需要太重的齒比。如果是市區內,難進入30km/h巡航(或連巡航都沒機會),大約只要放在相當於登山車的前中齒+後第三小齒就行了。這樣的齒比連登山車都可以抽車上,更別說公路車的輪子慣性小很多,真的抽兩三下,速度就上來,何苦換檔換得出力都不連續了。(換檔時不宜出力踩)公路車越騎越久,齒比會越換越密,巡航時特愛換檔,但短坡和起步卻又多半以抽車處理。(或只降一些些,其他用抽車補足)那位車友應該沒有惡意,只是每個人的用車體會尚有不同。============================長陡坡?長陡坡我會下來牽車…
我相信正確的騎車姿勢, 可以減少運動傷害我相信有好的體力, 可以長時間爬坡不過現在騎車難不成也有SOP(標準工作準則)了嗎?騎車不讓自己有運動傷害, 讓自己達到健康狀況, 這樣就是"健康騎車"又不是每個人騎車都為了要比速度, 比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