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亦刊登在數位時代雜誌2009年8月號的部落格地球村專欄)

倫敦的大眾運輸中,以單車代步的比例約有2%,和德國慕尼黑的12%,阿姆斯特丹的28%相比,實在少很多。但是在近年倫敦市政府的大力推動下,目前每天在倫敦騎單車通勤的人數已經超過50萬人,足足比2000年的水準成長了一倍。我和老婆自兩年前在倫敦開始騎單車通勤以來,發覺倫敦有許多鼓勵以單車通勤的措施,值得我們學習。



鼓勵騎單車通勤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規劃,就是安全便捷的單車專用道和號誌。在倫敦的交通規劃中,行人是最優先的,腳踏車是不准騎在人行道上,綠色的單車專用道是鋪在馬路的最外側車道,有些路段還用水泥分隔島將單車專用道與一般車道隔開,讓汽機車無法駛入單車專用道,部份十字路口則設有單車專用的號誌燈,當單車燈號亮起時,所有車輛和行人都必須停下,讓單車先行,這些基礎設施使單車騎士上路時有更大的安全感。

除了單車專用道之外,單車也可以騎在公車專用道上,倫敦的公車專用道也是鋪在最外側車道,很方便單車騎士利用,公車司機都會耐心地跟在腳踏車後面慢慢開,絕對不會為了想超車而對騎單車的人按喇叭,所以公車專用道騎起來就像是超級寬的單車專用道,舒適又快捷。

在規劃單車路線上,倫敦的交通局提供免費的單車專用地圖,用顏色清楚地區分鋪有單車專用道的路線和車輛較少而適合單車騎乘的巷道,單車族也可以在專屬的網站上輸入起訖點,讓電腦自動規劃出最適合的單車路線和計算出騎乘所需的時間。

在倫敦的市中心和郊區之間,也設有用號碼區分的單車國道,沿路有專屬的專用道和號誌,很方便單車騎士通勤和假日休閒騎乘。倫敦交通局規劃在2012年前鋪設12條安全筆直的單車快速專用道,連接市中心和市郊住宅區,吸引更多住在郊區的上班族利用單車通勤。

倫敦的地鐵和火車都是免費搭載單車的,單車族可以在非尖峰的時段直接將單車牽上指定地鐵路線上。連結其他城市的長程火車也都有單車專用架或車位,只需要事先預定,就可以免費使用,非常適合單車族在假日帶著單車搭火車到郊區踏騎。



除了單車專用道的規劃之外,單車停放區的設置也很重要。倫敦的辦公大樓大多在地下室設有免費的單車停放區,除了備有停靠的車架和專屬的小鐵櫃之外,有些公司還有淋浴間,方便讓單車通勤的員工換洗,所以大多數騎單車通勤的上班族都是騎到公司後再換上西裝和皮鞋。戶外的人行道、地鐵站和超市周遭也都很容易找到單車停靠架,可將單車鎖在鐵架上,只要不在戶外停放隔夜,大多不會被竊的。



為了鼓勵上班族騎單車通勤,英國政府還推動一項買單車抵稅的方案,只要是買來當作通勤的單車,員工可以透過公司,向合作的單車商店購買單車和相關配件,購買的成本可免收加值稅還可以抵所得稅,並可以免息從薪水中分期付款,這個方案大約可省下 30%至50%的購車成本,吸引了許多上班族加入單車通勤的行列,不只買車可以省錢,騎車又可以省下可觀的交通費。

為了達到2025年以單車通勤的比例增長4倍,英國政府和民間每年都定期舉辦許多單車推廣活動。6月份是單車月,各社區和單車社團都會舉辦活動,慈善公益團體也會以騎單車的方式來募款。在9月的世界無車日,倫敦市政府更把平常車水馬龍的交通要道封鎖起來,讓數萬名男女老少們悠閒地倫敦市中心的景點間騎單車,這也是倫敦單車族最自由和開心的一天。

倫敦的對單車代步的規劃,不只針對於假日休閒,更包含了分擔大眾運輸系統壓力的目的,在2010年也要開啟類似巴黎的單車租用計畫。在單車活動日益興盛的台灣,應該也可以參考外國的成功經驗,提高單車通勤的比例,對節能減碳和舒緩交通擁擠的壓力都會有所幫助的。

相關文章連結
在倫敦騎單車通勤上班
倫敦的世界無車日活動
國家主管任期有四年
第一年摸情況
最後一年等卸任

台灣沒辦法有效率且正確的做超過2年的長期計劃

可惜了
在台灣,我想應該會有人馬上想到利用購買自行車來減稅,但卻繼續利用汽機車來通勤吧。

另外,推動自行車購車獎勵的話,其他例如汽機車產業是否會反彈,以及政府面對利益團體的反對時是否能堅定政策也是個問題。
管它是什麼超級世界霹靂無敵大狗鏡!便宜貨萬萬歲!
jimmu wrote:
國家主管任期有四年第...(恕刪)

這一點我也很期待,但有些東西要先分清楚
國外公車很禮讓單車是因為在國外,公車是「老年族群」的通勤工具
所以國外公車開得再慢都不會有人說話
要趕時間,請你搭地鐵
這也因為地鐵在國外都會區的普及度很高
在台北市捷運網還不普及
很多通勤上班族都選擇公車的情況來說
我認為要期待到台灣公車會禮讓單車,嗯久得很
看起來倫敦的路面鋪裝跟台灣差別不大,也是有人孔蓋什麼的。

我認為鼓勵單車通勤是好事,其實像現在這些單車道被機車佔用的問題,只要在單車道靠馬路的那邊,裝上分隔樁就可以了。

分隔樁是軟的東西,不會造成什麼危險,也不會影響公車載客。

而一分隔之後,機車騎進去會很麻煩,會被前面的單車擋住,這招大家覺得怎樣?

www.cycliving.com
歐美國家的例子很難被台灣複製
因為他們沒有那麼多速克達

老實說我比較希望能像日本主要都市一樣規畫在人行道上....(鋪面一定要改就是了..不要透水磚..)
趕時間的自己去跟大車小車機車拼命去...

haofeng wrote:
除了單車專用道的規劃之外,單車停放區的設置也很重要。倫敦的辦公大樓大多在地下室設有免費的單車停放區,


我曾騎過一日通勤..結果到了公司樓下..把車子牽進去..然後去撘貨梯時..
被管理員伯伯叫了下來..說:單車不能牽進大樓裡來喲!!

然後當下..從此我就不再騎單車通勤了..


我心裡一直有疑問的是..明明大樓空間夠大..我也沒有在尖峰的時間內與人擠電梯上樓..
當然地下室也沒有專門的單車停放區..
結果也還是不能停放..

如果說以類似公設比的方式..改以鼓勵方式不強迫..來設立大樓建立單車停放的場所以減免相關稅收??
不知這樣的想法是否可行??

現在很多的辦公大樓還是都把單車視為毒蛇猛獸..
http://raysung.spaces.live.com/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