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找座墊爬文時,常看到有前輩說座墊是用來靠的不是坐的所以體重應該分配1/3在座墊 1/3在龍頭 1/3在踏板但是目前騎公路車我如果依據這樣配重拉迴轉時 就會暴心跳但是如果我把體重分配 2/5在座墊 2/5在龍頭 1/5在踏版(約略感覺)拉迴轉時 心跳就很平穩 在150-160這樣騎也快一些些想請問有經驗的人我那個地方出錯了
應該是說 你的椅墊高度調的正確情況下 是靠的是你的屁股 跟雙腳 這3點上 去平均分配你的體重 ((簡單說就是你的腳有一點點站起來的感覺 但又不是完全站起來))好像有一點點要半蹲的感覺 當然一開始腳會有一點痠 久了應該就會習慣 如果你真的累了那就坐一下 但也不要坐太久 想一下你全身重量都在落在你的屁股上 屁股當然會痛結論應該就是 體重比較重的人自己想辦法 利用你的雙腳 跟屁屁這3點 去平均分配你的體重 或許比較瘦的在這邊是占一點便宜 迴轉速 不穿車鞋也能帶出迴轉速 但穿車鞋會比較容易 帶出迴轉速 其他的就是 把煙戒掉 抽煙是一大傷害 少吃油炸的東西 或許能改善
怨念聚合體 wrote:你覺得怎麼舒服就怎麼...(恕刪) 我騎乘的感覺就像你說的這樣所以特別上來問一下這樣是不是正確的騎乘方式可是這樣的方式騎300k騎完後大腿小腿不會太酸痛而且感覺還有餘力倒是肩牓一整個硬掉屁股痛到不行
抽菸最傷的其實不是菸焦油跟尼古丁,雖然前兩者都會致癌,而是血液中的紅血球會與一氧化碳結合,簡單說就像是一氧化碳中毒一樣,只是沒這麼嚴重,讓紅血球失去帶氧的能力,身體完全處於缺氧狀態。映像中看過一份報告,吸菸者保守估計有氧能力會比沒抽菸的差25%,至於要不要抽菸就是個人的選擇,沒有影響到他人的情況下,高興就好。(ps.25%看似不多,一般正常人,沒有特別運動訓練,大約35歲以後每年會降低1%有氧能力。所以如果你35歲...自己+25,您的有氧能力大約等於60歲即將邁入老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