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因是拜訪對於電動車領域從來沒有碰觸過
在過去甚至未來也一直對於電動車抱持著小眾市場的眼光看待
直到當時我(甲)與朋友(乙)的對談後
我才慢慢對於電動自行車了解與改觀
乙:電動自行車很省力啦~~要不要試試看?
甲:我知道阿!但要省力幹嘛不騎電動機車就好?
乙:你想想看你週圍的這群車友們,年輕/中年熱愛單車
但是~老了之後呢?膝蓋/體能衰退後,難不成要勸他們放棄單車!
改騎電動機車?電動自行車不是取代機車或是電動機車用耶,
而是讓熱愛單車的人可以不用因為老了而放棄年輕時的熱情!!
甲:恩~我等到他們都老了才買,我車店還要不要開阿?!
~那年輕的呢?乙:有些夫妻(情侶),男方為了讓另一半能一起騎單車
無所不用其極,東改西改(改齒比/減輕重量/改閃閃亮亮美美的~~)
不就是為了讓另一半能願意陪著他上山下海
結果往往都是因為太累(切記!!不要第一次就拉另一半去爬山= = )
騎個幾次~~女方就打死不從了,
若你要的只是陪騎,是可以考慮給對方電動輔助型單車
甲:這點我同意(因為我女友就是因為這樣後來就不騎了
)甲:但聽說電動車維修不易,加上很多單車店老闆又不是學機電
怎維修?
乙方:這部分是車店的問題?不是喔!!~~是電動車研發者的問題
電動車的組件若沒有簡單化/模組化!讓維修變成一個最簡單的部分
會很難在市場推得起來(第一次聽到業者把維修責任攬在自身身上)
所以我們都採模組化,哪邊壞直接換,而且接頭都是快拆型的,很容易更換零組件
甲方:那續航力呢?
乙方:動力全開,可以續航60km,最弱模式100km
因為搭配的為36v/14ah 離電池,所以續航力也比較佳

乙方:而且還有比過電動自行車環法比賽第一名喔~~



第二名是個年輕的美女...(可以看得出來比賽選手都是一般民眾,因為強調的是機件的耐用度跟續航力)

甲方:哇靠~電動自行車還有環法比賽唷


乙方:對阿~只是騎的車是電動的
去年100多隊參加,到今年剩48幾隊!!因為去年一半以上馬達燒掉
,不然就是電池續航力不夠,那些去年問題還沒克服的,今年都沒參加
(捷安特/美利達/國際牌...等大廠都有參加這項比賽.....)
接下來就開始正式介紹這台電動自行車吧

無刷輪鼓馬達(採後置馬達,加速性能跟騎乘穩定度都比前置好)
並且一樣可以更換飛輪(鎖牙/卡式兩種馬達)

控制器與馬達是分開的,由它來控制5段馬力輸出
由於沒有包在電池盒內不僅易於散熱,也容易維修

14ah高容量的鋰電池盒,內有BMS(電子式能原控制系統),
不會深度放電/過度充電,延長電池壽命

插電座設計也很優,除了防水蓋以外,插頭也有類似蘋果電腦安全脫離結構設計
充電時若有人不小心踢到線,會自動脫落,不至於拉倒單車
也有鎖扣結構,扣鎖後除非解開,不然拉到也不會脫落(兩用)

快扣設計,讓維修或是更換電池更加容易(也可以拔掉電池,變成一般單車)

電池控制面板*(提供5段馬力輸出指示燈以及電池續航力指示燈)

馬力輸出可以分全動力(不用踩)跟輔助踩踏出力(需要踩)兩種

全動力控制則在車手把右邊撥桿

輔助踩踏出力則是依照大盤內側的磁石迴轉速感應器,由控制器幫你計算輔助多少動能

開始踩踏後,會線性方式輔助加速,直到時速32km,在斷電

剎車自動斷電系統


不論前煞/後煞,一剎車,立即通知控制盒斷電停止供應動能

全系統都採用防水接頭,並且有防呆設計,減少安裝不確實產生的故障問題




2.5小時即可充飽鋰電池,並供應全動力,體重80kg(不用踩)46km跟輔助踩踏出力(需要踩)100km的動能

後記總整理:
此車總重26.5kg
搭載36v 14ah 離電池(保固一年,故障直接換新)
500w 無刷後花鼓馬達(數字越大,扭力越強,越不容易燒壞)
沒電後,依然可以當成一般自行車騎乘
最高輔助時速可達32km
全車皆為鋁合金與不鏽鋼混搭而成
最後我問
甲:造型怎麼好像很普通?顏色有的選嗎?
乙方:婀~~我研發這部分已經12年了,直到去年才把所有問題克服掉
未來下個階段就是把造型美感在提升~~
甲方:恩~~這部分確實是台灣廠商大多的通病,造型應該還有進步空間才是!!
接下來由我試騎後的感想是
起步非常順暢線性的加速感
是藉由踩踏時慢慢輸出馬力,直到輔助到32km
低於32km才會繼續輔助,輔助的動力大小也有5段可以控制
不會有暴衝的感覺
搭載在登山車的車架上穩定感也中規中矩,不難騎
必要時,還可以將前避震關掉,減少動力損失
甲方:偎~~你把水壺架位置拿去放電池
那女王口渴喝啥?是喝電池液嗎???
乙方:...............不能放你的車嗎?
甲方:那如果是一個人騎呢?
乙方:...........
甲方:恩~~好家在,有這種快拆水壺架,固定在車手把附近應該是ok的

感謝收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