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請問有使用過這套鋼絲計算軟體的大大

小弟的後輪組,因為鋼絲生銹所以全剪斷了
打算重編,本來是3交叉的編法,現在想改成直拉的
原來鋼絲長296.294,因為不會計算直拉式鋼絲的長度
所以上網抓了某個大大分享的鋼絲計算軟體
可是套用小弟輪框花鼓算出來的3交叉長度卻是300.298
和原本的似乎有段差距,不知道有使用這套軟體的大大們
覺的準確度如何???是不是小弟沒量好造成偏差
如果要編直拉式,有否建議該買多長的鋼絲呢?


【請教】請問有使用過這套鋼絲計算軟體的大大
這套軟體算不上很精準
但符合大多編輪者的需求
建議去Sapim or DT Swiss的網頁測量
比較精準
該車友的演算法應該是沒有問題的,我之前有跟國外那位怪咖網路上的spoke運算比較過

不過現在沒時間去找, 我用舊電腦的小程式算一下...是這樣,您比照...


推測應該是量取的差異,包含RIM的量取, 甚至有可能故意用短一點的(不會大外力穿到襯帶?),再用稍長一點的銅頭,
也是有可能的.





從左邊看的網圖


樓主要另類可以採左右兩邊不同的編法...呵! (L=0X,R=3X,左直拉右三交叉)
ʎǝuɹnoſ ʎɯ ǝǝS 等待與告別: https://youtu.be/k1lf_n0Vs-I
對了!
你拆下的鋼絲左右兩邊都一樣長?

如果是296, 算了一下,對稱編法 rim是 608, 所以單邊差 3MM, 你再確認一下.
ʎǝuɹnoſ ʎɯ ǝǝS 等待與告別: https://youtu.be/k1lf_n0Vs-I
舊的鋼絲應該是294.296,但是小弟在環島時有斷四根鋼絲
當時為了救急有只買到296的32支,以至後來編成兩邊都一樣長的
校正輪圈結果就偏一邊囉,(小偏所以照騎)
這次剛好那32支都生銹了,所以全部剪掉想重編
我只用DT Swiss的計算
除了小數點下一位精確值之外還會有個整數建議值(但不一定是精確值四捨五入的結果喔!)
不過DTSwiss鋼絲的長度有一點要注意的
就是如果拿原點有個水滴型孔洞勾住彎鉤的鋼絲量尺來量的話
量出來的長度會和標稱值差1mm左右
例如標稱282mm的量出來只有281mm
那個沒關係 大可採用標稱值 知道那個差異就好了

至於實際使用鋼絲長度與計算建議值不同
我自己編輪的經驗是除非鋼絲過長 螺牙被銅/鋁頭吃到底不能再進去
否則應該是和張力沒什麼關係
在校正好且張力相同時結構幾何應該是一樣的
該用294mm的用到295mm只是在末端多伸出1mm而已
(如果張力真的會有差
鋼絲廠就應該提供長度以0.1mm為變化單位的產品)
其實也有些編輪的玩家
手上零零散散長度差不多的湊一湊
一樣編得漂漂亮亮且很好用 一點問題也沒有
之所以要計算長度
原因是:
1.鋼絲過短螺牙可能會吃得不夠
增加吃到的螺牙的負荷
影響穩定性與耐用性
2.鋼絲過長可能螺牙已經吃到底不能再轉進去了張力還不夠
另一種我覺得現在應該很難發生的是尾端伸出過多頂到襯帶甚至刺破內胎
如果結構幾何正確 鋼絲螺牙也有被銅/鋁頭咬滿
長一點短一點沒差啦

樓主斷鋼絲買鋼絲應急發生偏擺
沒猜錯的話問題應該在於直接裝上去拉 沒有照正規做法所有鋼絲都鬆掉重拉(重編)
另外請樓主回想一下(若是屍體還在拿出來看更好)
鋼絲斷裂處的破裂面是不是斜的 而且直徑沒有微微變細
(可能斷在彎鈎 也可能斷在直徑變化處(雙抽鋼絲或扁鋼絲))
如果是的話
那是鋼絲反覆受壓與受拉 金屬疲勞導致的壓力/剪力破壞
原因是鋼絲張力不足
如果不是 而是斷裂面略與鋼絲方向垂直 直徑微微變細(材料力學裡稱為necking)
那我只能說您太厲害了 居然可以把鋼絲拉斷(那是拉力破壞)
要把鋼絲拉斷是一件非常不簡單的事
以DT Swiss Competition 2.0-1.8mm雙抽鋼絲來說
以我看過的拉力/應變圖
發生降伏(yielding)大約是250kgf
拉到斷印象中要400kgf以上
(還沒拉到這程度 花鼓耳、鋁頭或鋁框至少有一個會先爆掉
所以那些說「鋼」絲拉斷的 麻煩不要再亂扯了)
Colles的窩:摳攝影CoFoTo http://www.cofoto.tw/
斷裂面略與鋼絲方向垂直 直徑微微變細(材料力學裡稱為necking)

那我只能說您太厲害了 居然可以把鋼絲拉斷(那是拉力破壞)

要把鋼絲拉斷是一件非常不簡單的事



請問

大大

那是不是把鋼絲調緊一點

比鬆一點~好

因為我都是

自己手調~原廠

鬆~鬆的~我自己動手調緊一點點

自我感覺~有比較好~騎


剛剛好最好
會不會太鬆有個還蠻好用的判斷準則:
爬坡抽車的時候聽到輪組傳來有點規律的答答答的聲音
就別再抽了 坐著騎 回去趕快拉緊一點
至於拉到什麼程度
有些老師傅(年紀不一定很老)手一抓就知道夠不夠 不夠該加多少
不放心的話找一支張力計
Parktool就很好用了
(有些非DT Swiss不用 說那個量起來才準的 我只能說「實務上」沒什麼意義)
前輪若是放射式編法最好別超過100kgf(DT Swiss 240S的原廠建議值)最多最多最多110kgf
若是交叉式編法可以高一點
雖然有提供數據的廠商如DT Swiss幾乎都以110或120kgf為上限
不過實務上好像還沒聽過拉到135kgf就出事的
只是張力高感覺會比較硬比較顛 但過彎會比較紮實
Colles的窩:摳攝影CoFoTo http://www.cofoto.tw/
小弟最近整理一台老車,後輪要改成腳煞,本來想自己編輪(真是個天真的小孩),
準備上網查一下要買多長的鋼絲,沒想到就看到這篇文章了,看完樓上各位前輩的文章,
我想我還是拿著我的輪框和腳煞花鼓讓專業的來處理好了…

kikipp wrote:
套用小弟輪框花鼓算出來的3交叉長度卻是300.298

和原本的似乎有段差距,不知道有使用這套軟體的大大們

覺的準確度如何???是不是小弟沒量好造成偏差

如果要編直拉式,有否建議該買多長的鋼絲呢?

版大ERD為614mm,個人覺得好像不太正確,因為我的ambrosio excellence框那麼低ERD都沒這麼大,版大再確認一下吧,或是把框的品牌型號列出,讓眾車友確認!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