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有1組 1700克的低框手編輪( 很重唷........哎! 甭提了 )
另有一組38mm 的全碳框管胎板輪 ( 捨不得用, 上坡是一條龍, 可是下坡就變成一條蟲 )
想入手一組輕量化輪組, 亨受那輕盈的身軀所帶來上坡的快感..... 好啦, 我承認是為了武嶺
拜讀了很多文章, 也與一些車友 LDS 一番, 總而言之, 言而總之 都會提到強調輕量的低框輪因為重量輕所以慣性不佳, 拿來攻坡"啾嗄嗄", 但在平路上嗎...... 頓時會場變得相當安靜
我只是一介再普通不過的消費者, 入手一組輪組也會考慮CP 值, 即使買了輕量輪組也不是只用在武嶺, 更何況也沒力氣每年都去朝聖, 所謂"不在乎天長地久, 只在乎曾經擁有"

所以像賴什麼威的,還有拿大象做廣告的 M 牌,與YKK 齊名的拉鏈牌等都暫不在名單中, 說正格的, 若一次就到頂,下回拿什麼藉口來燒錢

時常被教導,框重的比較有慣性,此時腦筋突然閃了一個念頭,就把它拿來當作申論題好了

題目: 兩個框體一樣重的輪組,一個是低框(就當作是鋁框),另一組是中框(看來沒得選,就碳框吧),在相同的施力下使其轉動,那一個輪組轉動慣量較小?

我先申明, 我只是一介再普通不過的消費者, 若有物理老師覺得這個題目本是有問題則請指正,反正題目可以改,有得到答案比較重要

ps:我體重不到70kg,市面上所謂輕量化的鋁框都能服用
慣性.. 還是轉動慣量?
假設兩組輪框的其他條件都相同...

重量一樣的話, 慣性就是一樣的.

但兩重量相同而且在框體上分佈平均的話, 框高愈高, 轉動慣量就愈低, 施與相同力量時會轉動的比較久.
所以, 1600克的低框, 算是練習用... 1600克的85高的框卻可以在一般平地賽事中成為常客.

至於實務上來說... 我用50高的後輪騎過雙北及陽金3P, 只要基本功練好來用板輪爬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可以參考我騎雙北的遊記
慣性是只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而已

作用力要看整體重量、坡度、速度、和重力....
反作用力就多了,要看體積、重量、空阻、胎面磨擦、胎框風阻、煞車、鼓阻尼....

所以回答你的問題
題目: 兩個框體一樣重的輪組,一個是低框(就當作是鋁框),另一組是中框(看來沒得選,就碳框吧),在相同的施力下使其轉動,那一個輪組慣性較強?

一樣重的輪組、施力一樣 = > 前進作用力一樣
使其轉動到相同的速度下同時停止加速
接下來假設其他條件都相同
那反作用力就只剩下胎框風阻
低框風阻較中框高 => 低框反作用力較大 => 低框慣性較弱
我思 故我拍
最終決定在於你的腿力與騎車的熱情

至於有人說甚麼: 給我賴威我就很威 這類的屁話 ...... 聽聽就算了......

小亨利5618 wrote:
在下有1組 1700...(恕刪)


您的文中沒有提到任何“風阻”字眼

這個輪組的重要數據應該可以幫你解點惑。

dhlenny wrote:
您的文中沒有提到任何...(恕刪)


風阻的問題就留到下個單元....
其實對單車有涉獵的人都非常的用功, 就像我一樣, 玩出心得後每個月都會向書店報到,創造一些消費,雖然對 GDP,GNP 沒啥幫助,也算是盡點國民的義務. 多翻一翻書, 裏面的老師也都會告訴你, 框高的風阻比框低的低, 而幅條多的的風阻在高速時大於幅條少的...
感覺你想問的是轉動慣量.

不知這有關連否...如果是慣性 那當然越重慣性越大嚕?





我雖然不懂, 但覺得用 "轉動慣量" 這4個字好像比較有學問, 那我改標題好了
小亨利5618 wrote:
我雖然不懂, 但覺得...(恕刪)
轉動慣量是轉動的慣性
而慣性是指移動方面


把問題簡化成中空均質圓柱體來看得話,轉動慣量I的公式如上圖所示

當質量與外徑都固定時,內徑小的(中框),轉動慣量就比內徑大的(低框)來的小

再根據轉動動能的公式,式中ω為角速度也就是轉速

當轉速相同時,轉動慣量I越小,動能就越小

所以I越小的(中框),就可以用較少的力氣達到與低框相同的轉速

有錯請指正~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