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幾年前曾騎公路車,後來工作繁忙就處理掉沒再騎,前陣子開始騎太太的淑女車,最近下定決心敗一台GT AG-3.0登山車。
GT AG-3.0M【開箱文】
顏色 : 紅
尺寸 : M
車架 : GT新式6061鋁合金參三角造型設計,有可替換式吊耳
前叉 : SUNTOUR M3010-AL, 63mm行程
曲柄組 : SUNTOUR XCC T102,42/34/24
前變速 : Shimano Tourney
後變速 : Shimano Tourney TX55
變速桿 : Shimano EF-51,7速
飛輪 : Shimano Hyperglide 11/34,7速
車圈 : Alex IC-1000,鋁合金32孔
花鼓 : GT鋁合金快拆
輪胎 : 全地型,前26*2.1,後26*1.95
煞車 : V夾
手把 :GT全地型登山車
龍頭 : GT全地型鋁合金
座墊 : GT MTB
速別 : 21速
GT AG-3.0M【開箱文】

保證卡與文件
GT AG-3.0M【開箱文】

車子一拿到就馬上在警察局登記防竊,貼上貼紙
GT AG-3.0M【開箱文】

左手把控制前輪3段變速
GT AG-3.0M【開箱文】

右手把控制後輪7段變速
GT AG-3.0M【開箱文】

左右握手把有GT的標誌
GT AG-3.0M【開箱文】
GT AG-3.0M【開箱文】

前輪26吋,有快拆
GT AG-3.0M【開箱文】

後輪26吋,有快拆
GT AG-3.0M【開箱文】

紅色車架
GT AG-3.0M【開箱文】

龍頭
GT AG-3.0M【開箱文】

前面加裝LED燈
GT AG-3.0M【開箱文】

後面加裝警示燈,燈其實有開著,但白天看不太出來
GT AG-3.0M【開箱文】

號碼鎖,雖然用油壓剪一剪就開,但聊勝於無
GT AG-3.0M【開箱文】

沒有側邊停車架,停車要找柱子靠(我愛一根柱),讓我想起周星馳的我愛一條柴
GT AG-3.0M【開箱文】

路邊靠一下,不然車子要路倒
GT AG-3.0M【開箱文】

整車可裝進XC60,但汽車後座不能坐要壓下
GT AG-3.0M【開箱文】

將前輪快拆,再試裝一次
GT AG-3.0M【開箱文】

前輪拆下可裝進XC60後車箱,不影響汽車後座乘客
GT AG-3.0M【開箱文】

試塞進另一台小B後車箱,可裝進但後座要壓下來
GT AG-3.0M【開箱文】

車子暫時停放在後陽台
GT AG-3.0M【開箱文】

剛拿到車很興奮,騎很久還測試衝刺速度&21種換檔&各種地形,回到家後發現有點腿軟。
再去買個前輪固定架,才能移到大樓地下室車庫放。
扛車塞進汽車後車箱覺得還蠻重的,有點想改車減輕重量,不知大家有什麼建議,應該不會叫我換一台吧!
這種萬元以下的車子,輕鬆騎就好,做任何的改裝都是多花錢的。
21速真的是陽春了一點。
預算夠的話,1萬出頭都可買到27速的車了。

GT的彰化總經銷就在我家巷口出來沒多遠,去年倒的時候,好多車都只賣半價(更正:應該是6折起,而且多半是超大或超小的車架)。
不過因為當時沒想要買登山車,所以就沒去撿便宜了。

單車熱真的來得快去得也快啊!

power1204 wrote:
10幾年前曾騎公路車...(恕刪)


為了減輕要改車,
這傻事我也做過,
幾年前買了一台一萬多的orbea登山車,
改了二萬多的零件,
重量約減輕二公斤,
但是若拿四萬去買可以買到很好的單車了!
所以,
我建議這台就這樣騎吧,
壞了再換新車~~~

power1204 wrote:
10幾年前曾騎公路車...(恕刪)


椅子前面有點翹
調整一下吧
恭喜大大牽新車喔!GT的車很好騎,只可惜台灣的代理商不願意進好車.....
GT也曾是名單內的一員,很"耐"的車子.

power1204 wrote:
曲柄組 : SUNTOUR XCC T102,42/34/24

power1204 wrote:
飛輪 : Shimano Hyperglide 11/34,7速

雖然只有七速,但這種配置非常有利爬坡.

power1204 wrote:
輪胎 : 全地型,前26*2.1,後26*1.95

輪胎很少這樣配,不知理由為何?(前後輪規格不同,且前寬後窄)

非常不錯的車,努力操它就是.
輕量化大可沒其必要,要是我,我不會再去更動其他零件(操掛了再換,再升級也不遲)

扛慣了這台車,再去抬鐵車.
你會發現原來它不重呀!
裡面有2張停車的照片
是變速器那一側倚靠花圃或是涼倚
這樣好嗎?
我記得應該是用非變速器那邊去靠才對阿, 還是我錯了?
恭喜遷新車啦

改輕的話真的不建議 (無止盡的黑洞)

小弟以前也是 想把學生"類"登山車G牌DS521拿來改

哈哈改了沒多少就接近2萬

重量....沒減輕多少 但荷包是減輕不少 但爽度是增加不少

但21速來說-單程上百K還是夠用 慢慢拼還是OK (還是被很多車友刷卡)

重量是真的會拖速....慢慢習慣後 再換公路車 哈哈 功力大增





外國品牌有時候在胎的編制上會故意前大後小,其用意是前輪較大的話對於路面反應度會比較好,胎壓多少也有差異,後輪小是為了在推進的力量上取得較好的動力,這是小弟曾從美國GT那詢問的資訊
恭喜入手新車!紅鬃烈馬…

車的價錢不重要;騎出它的價值比較重要

調整得宜就是好車一部…

尤其佩服那種把單車騎出汽車的里程數的人…

只是免不了有小惡魔出現要你花錢升級換檔次,要不動搖;很難…

多騎車…
哇係小羅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