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各位大大在騎登山車攻山路時是如何運用這 27 速? 有配速的 "撇步" (台語發音)嗎 ?
個人覺得...憑感覺吧!!
但原則是如果是初學者...
我建議是2配6.7.8.9這四個變化
如果遇到更陡的坡在用到1檔
但如果您的車表有回轉速..則讓您的轉速再7-60之間即可..
如有錯請指教..
每個人腳力都不同
只要你覺得可以爬的上去
就可以了
並沒有固定的配速
小弟腳力差,也不想傷膝蓋.....


所以常常都弄成最輕檔的
中變從大->小盤,編號1,2,3
後便從小->大盤,編號1,2,3,4,5,6,7,8,9
騎乘腳力重->輕
中變 1 1 1 1 2 2 2 2 2 3 3 3 3
後變 1 2 3 4 3 4 5 6 7 6 7 8 9
這是比較不傷變速系統的配置,給你參考,你也可以在站內搜尋其他先進文章
davidwu2916 wrote:
中變從大->小盤,編號1,2,3
後便從小->大盤,編號1,2,3,4,5,6,7,8,9
...(恕刪)

請問一下中變從大->小盤,編號不是3,2,1嗎?
後變從小->大盤,編號不是9,8,7,6,5,4,3,2,1才對嗎
記得買車時車店老闆是這樣說的
是的,
中變從大->小盤,編號是3,2,1
後變從小->大盤,編號是9,8,7,6,5,4,3,2,1才對

通常前面都是固定在2,後面的九速齒盤因應坡度來變速,2-1的檔位大部份都能應付各坡,
除非較陡,才使用前面編號1的小盤,但是前面用1的話爬坡,避免抓孤輪,都要趴著‧
當然也能搭配1-2或1-3,1-1的話有時候太輕,雖然輕鬆,但是迴轉速增加,騎乘效果反而也打折扣‧
假設版主已了解 變速 輕重 的排配方式

我一般是這樣騎的

平常路
中變[大盤] 都放在中間
由後面飛輪來調整踩踏節奏及速度
騎快時
後面飛輪已變到最小時 再變大盤到最大齒

上坡時
先衡量坡度 及 自己的體力
上坡前 先決定大盤 放到 中間 或 最小齒, 記得上坡前一定要完成大盤的調整
[鏈條一有拉力 基本上 大盤是無法變速的]
在整個上坡期間 就調整 飛輪 [後變] 即可

踩踏節奏
在整個上坡期間 要確認 自己的踩踏節奏[一般 每分鐘 60~80]
踩踏變快時 後變 調重 反 之 調輕
[有人不建議上坡時變速,有可能把鏈條拉斷
但我覺得後變 在變速時 不要重踩,要輕踩等變速定位後 再加力即可]
快、衝,一點用都沒有!! 重點是節奏!! 節奏對了 很輕鬆就攻頂了!!

再來就是 呼吸
我是用 兩吸 一呼 的方式!!
我試過 如果呼吸不做調節 會導致 心跳加速, 像我 心跳超過 180 時 不用三分鐘我就沒力了
若調節呼吸 提供大量的氧氣給身體 恨明顯的 心跳會降 10~20 下 這時自己會決得明顯有力, 而且持續力會更久

另一個 需要訓練臂力!!
一般上坡時, 調最輕檔騎時, 車速是非常慢的, 這時你的手臂要比一般出力更多
一要 抱持龍頭 筆直前進 不會因身體的踩踏左搖右晃的
二要 捉住龍頭 讓身體 保持下壓微前的力量, 屁股不要離開坐墊!站著踩踏 那是選手們做的,我們沒那樣的體力

通通都搞定了 還是上不去!! 那就是體力問題!!
別灰心 訓練 多騎 就可以了!

以上是我個人的感想 請指教

說真的我從來也不去注意自己在那個齒輪...
平路大盤留在中間,憑感覺來操縱後變,就算同個路段也會因為身體狀況,風向天氣等而不同,反正踩不動就拉緊(變大齒輪)...也常常已經拉到最大的齒輪爬坡還是很吃力,那就知道沒齒輪可換了,只能靠自己了...
如果要開始爬坡了大盤就換到小齒輪,要下坡了大盤就換到大齒輪
有些變數器好像連數字都沒有顯示,所以記數字也沒用,更沒時間去看齒輪
ooe wrote:
假設版主已了解 變速...(恕刪)


非常實用的資訊,平地、上坡、呼吸、踩踏節奏與臂力都涵蓋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