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弟休假,天氣又很好(熱),於是乎牽著愛車就往外踩去。
預設目標是騎上烏來,可是卻往大佳河濱騎,然後逆時針,繞過社子島,再經過公館,碧潭。
最後在正中午時上烏來,手腳,腰屁股,脖子,全部痛成一團
好不容易到老街時,已經氣力放盡...
深刻的體會到,人還是要量力而為...

雖然我只騎了短短的距離,也爬了小兒科的山,但還是想請問各位大大們,有曾經在野外氣力用盡的時候,卻離家還很遠的情況嗎?
文章關鍵字
Wellstone wrote:
今天小弟休假...(恕刪)

55688
我曾經從三峽開始騎..經土城中和新店木柵石碇菁桐到平溪
不是在野外氣力用盡..
是回程時在菁桐開始莫名其妙的大抽筋,在木柵時雙腿已經5處抽筋
完全沒辦法動..
路程也不長,也是痛的莫名其妙..
我算是出門不懂得節制的人
通常是在外面氣力放空
最後想著 "我要跟車子一起回家" 那樣回來的

以上個禮拜來說 我就延著基隆河
一邊探河濱道路 從早上9點到下午2點
在猴硐三貂嶺走走看看到下午5點
又從三貂嶺跑到猴牡公路
可能是當天日頭太烈 我拼命曬拼命流汗
結果在7點時 在牡丹累癱抽筋
只好偷偷跟著火車到瑞芳
8點被迫下車後 買可樂延路喝 (高鹽份)
用輕檔騎公路9點到南港 快10點回到家

當然不要累癱是最好 不過一旦遇到
個人認為 平時多累積路況與身體的基本認知
能幫助自己一邊想著"活著真好"地回家
像那次出門前 除了熟記當日會走的路線圖
也對周邊未走過的路線 有了一定認知
比較容易找到補給 或是接回大眾運輸工具等
身體疲累時有一定目標 也有助於維持意識的穩定

若是身體疲累過度 容易有無法食飲的情況
要攝取身體能吃,喝得下的補給
當天我出門準備,補給,飲用的 都是水和運動飲料
回到瑞芳身體不太能食飲
補充電解質的方式 臨時就從運動飲料改成了可樂
身體沒有排拒攝取的情況下 順利騎回家面見家人

(家人不喜歡我入夜回家)
比較標準的去易回難應該西濱往返,因西濱較長吹東北風,乘風而去可達50-60逆風回家10-20,但家一定要回!所以??
騎長途的一定要量力而為,尤其現在這麼熱,中午休息一下,補給要即時,等你累了餓了就是下次再來,循序漸進自然會越來越遠,越來越快!

Wellstone wrote:
曾經在野外氣力用盡的時候,卻離家還很遠的情況嗎?

曾經也是唯一的一次上宇老
當時車齡約四個月
硬是從大溪->關西->宇老
從宇老再往三光滑下去
一下去就發現不妙了
真的是氣力放盡
而且膝蓋開始痛了
這時我甚至離三光還很遠
真是伸頭一刀 縮頭也是一刀
最後只能硬著頭皮騎回家

後來膝蓋就常常發生不適
運動真的要循序漸進
不然可能會提早畢業


找個陰涼處拉拉筋休息 等有力氣時再慢慢龜騎回家囉……

Wellstone wrote:
今天小弟休假,天氣又...(恕刪)


騎長途就跟慢跑一樣 一開始就不能拼命 要保留力氣

不然回程就沒力了 這個我可是有深刻體會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