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很多人發表意見,絕大部分都認為後煞車比較重要,
連捷安特的車子出廠時也會在煞車附近貼上一張"請先煞後煞車"
但是,卻和我看過的一篇文章說法完全顛倒,而我自己也是因該文章而將煞車重點控制在前煞車
不知各位對前煞車重要還是後煞車重要有啥看法或特殊經驗分享
轉貼該篇文章如下
每個騎士都應該知道的十個技巧 –如何騎的更好享受更多的樂趣
三. 學習如何使用前煞車
一條受歡迎的單軌車道,其下坡路段會有許多阻礙的顛簸、深的溝紋車轍和有害的衝擊碰撞區域,許多登山車騎士完全不能在此施展他們的技巧,因為他們害怕去使用前煞車;但是,想要在陡坡停下車或減緩速度,只有靠前煞車,精通前煞車就能精通整輛單車,否則你只是一個會踩踏板的傻瓜。
1. 一根手指在前煞車,兩根手指在後煞車,從這開始;這樣,在驚慌時,不會過度使用前煞車。
2. 在你傾斜進入彎道和進入陡降區域之前,教導自己提早煞車;在還沒側傾進入彎道之前,即使煞的很用力,也不至於因使用前煞車而造成前輪打滑。
3. 避免在下坡全程一直拖拉著煞車,一直拉著煞車會導致懸吊系統無法平順的運作 - 甚至無法動作;鼓勵自己放掉煞車,在不煞車的情況下,你的單車也會有較好的過彎和轉向;一直拉著煞車,容易讓車子騎進平行路面的溝紋車轍中,或在岩石斜面上掉下去。
4. 主控著牢固且短間歇性的煞車(點煞),控制陡降;試著在平坦的和抓地性良好的路面減速,這似乎是不合邏輯,但大部分的笨瓜在較平坦的路段全速前進,卻在有重力和無抓地力的路面試著減速,而導致失控而滑倒。
5. 如果路面抓地力允許,儘可能使用前煞車;當你在下坡時,身體的重量由後輪傳換到前面,這就是告訴你必須使用較多的前煞車以避免側滑;傾聽輪胎的抓地聲,盡量的增加煞車力道,如果有滑胎的現象,則輕微的將身體重心往後。即使在全速的時候,卓越的林道騎士很少會有滑胎的現象,而他們在下坡時的車速,甚至可以比你及你那些只會用後煞車的同伴快很多;並且因為不會因打滑而傷害路面,所以他們會再度得到邀請,來騎這種很酷的單軌路徑。
MTB Lesson 講義
煞車篇
(5) 煞車 Braking
在不同地形正確使用煞車是展現操控力和自信的重要指標,如何使用煞車來控制速度是一項微妙的技術,我們試著來講解一下:
當前後任一個煞車作用時,因為慣性的關係會在單車的前端產生一個下壓力,前輪的抓地力因而增加,後輪抓地力反之降低。所以前輪是制動的主要力量,而許多人害怕使用前煞則是因為沒有正確把重心向後移,要避免翻車且增加制動力就必須把重心往後移。
這個練習是學習如何最大化煞車制動力,從起點開始滑下來先不煞車,直到煞車點開始。首先試後煞車,同樣用最大的力道,你可以先試著正常姿勢,藉由屁股離開坐墊往後移,找出最大的制動力。
10:44
我們會發現,後煞車很難減速,其中一個原因是我們很難把整個重心轉移到後輪之後,所以要儘可能把重心往後移才可以得到後輪最大的制動力。然後試著調整煞車力道,最好的制動力發生在輪胎即將鎖死但還在轉動的時候。
接下來只用前煞車,前煞車是減速以保持操控的最佳武器,但你必須知道如何正確使用它,你越用力拉前煞車把手就必須越把重心往後移,不能死死的一直拉住煞車把手而必須調整力道使得前輪不至於鎖死,才可以保持抓地力和操控性,當前輪有打滑跡象時必須扶直。好,很明顯的,前煞車比較快可以煞住,因為所有的重量都在前輪的後面,慣性產生的下壓力迫使前輪更吃進土裡面而得到巨大的制動力,但同時前輪也變得很難操控。剛剛發生在Kent身上的就是因為他前輪稍微轉向一邊然後跟著傾向一邊,打滑之後就沒辦法平衡而犁田。所以做這練習時要保持直線不要轉彎。然後,再試著前後煞車一起使用,配合重心移到後面,可以得到最大的煞車制動力。
12:15
關鍵在於找出拉煞車的力道,讓輪子瀕臨鎖死但仍在轉動,Janet,那就是最大制動力發生的時候。煞車有一些設定可以調整,以利正確操作,例如煞車把手的角度,我喜歡的角度是當「戰備姿勢」時拉住煞車把手的手腕最少程度的彎曲(與手臂平行);調整把手的操作間隙(煞車片與輪框的距離),讓手指可以彎曲扣住把手比伸長來拉要好(即煞車不要太緊)。
13:10I
我們來問問世界XC冠軍—John Tomac,「John,事實上最佳減速的方法是用力拉前煞車,你有何建議讓大家習慣於多用點前煞車?」,「嗯!我會建議先直線練習,先適度的拉前煞車,然後逐漸增加力道。前煞車是減速的主要制動力來源,尤其是下坡的時候」。好,這些是基本的煞車、踩踏、改變重心的技巧,接下來來介紹一些爬坡技巧。
John Toma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