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上各位大大好,
希望有前輩可以幫忙解惑
---------------------------------------------------
為什麼鋼管車的變形管的管型遠不如鋁車&碳纖車來的粗大?
---------------------------------------------------
以下為個人想法,做為問題的背景說明:
一台車的剛性有三要素控制
依重要性為: 管型 > 幾何 > 材料
因此材料中鋼性最弱的鋁車 常見管形又粗又大
騎乘感眾所皆知普遍死硬
一級碳車也是如此趨勢
皆以管形大大補強剛性
但鋼管車不管古典鋼管或者現代鋼管
鋼管變形管(ex.鴿子管 miniMAX)只做到焊接端橢圓口徑且管徑目前沒看過超過40mm
在商業行銷大力強調效能剛性的業界
為什麼不在材料取得成本遠低碳纖的鋼管上作管形調整呢?
即使是鋼管最常被詬病的重量 藉由管形調整 重量上應該也可以達到理想範圍
還有生鏽問題 若當中低階車款使用 生鏽問題可以用價錢淡化
以上兩行是我自己推測 無依據
回到原問題
---------------------------------------------------
為什麼鋼管車的變形管的管型遠不如鋁車&碳纖車來的粗大?
可能不這麼做的考量點是什麼?
---------------------------------------------------
碳纖維能抽薄是因為原子之間的共價鍵,碳纖維是許多碳原子所構成的六角形織疊而成。但!!他有個缺點,那就是碳原子所構成的六角形是平面的!!!所以他能受到強大垂直應力,缺無法承受水平的應力……
ps,您可能好奇,為何不做成立體的,當然可以,不過那種東西叫鑽石……這價位又……
至於鋼鐵為何不能抽薄呢? 主要原因我不敢斷言,不過答案應該跟密度有很大關係鋁密度2.7kg/cm**3。鐵密度7.9kg/cm**3
以及鋁能在表面形成氧化鋁,鐵只能加入碳錳鎳來防止生鏽,但相對更脆,降伏強度下降。
如果有錯幫忙校正了😂😂😂,小弟機械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