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連續兩次車子被偷,後來放棄了。奔三最後一年急速發胖才想用比較喜歡的運動惡補。無意間谷歌到01的單車論壇,結果自己從一開始決定買一般的通勤車運動用車,後來谷歌后改變心意換了anyroad 後來被01荼毒換成 Fastroad Comax 到了最後中毒更深了就在TCR和Defy選擇。反正 01 最後的結論終究是一次到位 105+碳車,能是大廠牌的更加分。最後通過FB聯絡上高雄的捷安特加盟店,瞭解了細節,匯款,八月底就親自把Defy從高雄帶回了新加坡 。爲什麽是defy?因爲碟刹控。閲讀了不少英文文章還有 GCN 視頻,說這是趨勢,爲了先不被淘汰就先買了‘未來’車。UCI會被禁止使用的細節我也不需要多説了。總之碟刹優點非常多,UCI今年也會對碟刹解禁了。
也因爲01爬問,有了臺灣環島的憧憬。於是在12月底跟一位好友完成14天的單車環島,順便參加101倒數(結果象山的階梯坐滿了人上不去(可以解讀為沒有意願繼續上去),臨時購買五月天的演唱會門票又貴到爆,結果在飯店通過電視看完日本的倒數后就無故昏睡了。我的同伴有去現場看跨年演唱會啦)。
環島的感想是。。。臺灣的朋友,你們的路況真的好,偏遠山路也棒棒,爲什麽一直抱怨你們臺灣路況不好,你們來新加坡環島看看,雖然衹有120k路程,一些路段的馬路的側邊很多龜裂的,雖然騎得過去,但是車子或你會非常抖,跟多方面的抖,有些旁邊的小樹(多數為木槿属)樹枝外露到路上,不閃就會被樹枝勾到摔車(朋友確切因爲這樣摔車),閃的話車多要注意。我也騎過對岸馬來西亞的,更糟,路側龜裂,坑洞,凝結在路旁的混泥土,還會有很多沙子易造成打滑。所以臺灣的朋友,你們已經很好了。你們應該要騎英格蘭的,因爲你們會哭,哈哈哈!
=====================================================
切入正題——捷安特 Escape 與 ATX 27.5 的抉擇
副標題——買了公路車終究還是需要一臺不怕被偷的通勤車來通勤(。。。orz)
如下圖,捷安特 Escape 與 ATX 27.5 的抉擇,哪一個比較好?只騎泊油路上下班通勤來回 50k(95%平滑公路),車子鎖在公司地下停車場的隨機地點,在家裏的話可能也是隨機停在公共住屋樓下的永遠沒有停車位單車停放処旁,所以想買一個比較便宜,騎乘輕鬆,低調不會讓小人看上,被偷了也比較不心痛的單車。

新加坡的價格跟臺灣不一樣,我也不知道 ATX 27.5 的價錢爲什麽比逃跑便宜,明明機件更多更優。
逃跑3 = 坡幣499 約 臺幣10980 (沒貨,也不用想了)
逃跑2 = 坡幣580 約 臺幣12800 (我知道很多人推,可是這個價錢我真的不願意,除非你們能説服我。之前在臺灣看過escape 2和3,3的焊接比較漂亮)
ATX 27.5 (如下圖) =坡幣399 約 臺幣 8800(便宜,可是怕拖重拖慢也吃力,不知道公路車的700C輪胎裝得上去嗎。)

各位大大請告訴我這兩輛車子,你們推哪一個?
=====================================================
最後,現在用車的愚照一枚

2017 Giant Defy Adv 2 搭配詢問度披高的 Kaish (碟刹)輪組 。買這個輪組的原因,便宜,同價位重量更輕,也是因爲環島之前原裝的后棘輪就有問題了,新加坡沒人能修,第一天到臺北是雖然有嘗試修理,但是技師們都盡力了,到了直營店說輪組不在保固範圍内所以沒得更換。失算的是,還沒到卻快要到臺中市的時候直接棘輪GG 給我空轉(那個時候正時水逆沒錯,或是我的人品也衹能把我帶到那裏

也謝謝Uber在沒有計程車的大路上幫我解圍,不然要摸黑牽車接近十公里。
公路車的坑繼續深陷中。。。讓通勤車制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