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雜誌在介紹橢圓盤
對於橢圓盤的設計想法有稍微多認識了一些
因興趣也多找了一些資料
這種大盤主要是根據人體肌肉結構在踩踏時出力不平均的特徵去設計的
在最佳出力角度增加踩踏驅動功率
並在上下死點使用短扭矩的位置(約橢圓中腹較平滑的位置)降低快速通過/降低關節在死點的剪力承受時間
總功率不變(簡單說是最佳出力角度更重踩 最差出力角度更輕帶過 相互補足功率消長)
---以上背景條件A
我曾被一位fitter開導
他的想法是根據現代公路車的幾何變化
傳統踩踏觀念的"踩拖拉"應該要改變為只有"踩"
因為他認為騎乘時雙腳一邊採一邊拉的情況
理想中 要兩邊"踩跟拉"等速 才會穩定
但現實下 "拉"的力量遠小於"踩"
兩邊的效率差異會變成臀坐點不穩定的原因
(因為要補償出力不平衡)
因此單純用踩 才符合現代公路車幾何的設計
---以上背景條件B
先謝謝各位有耐心看到這邊
根據上述的AB背景條件
我認為橢圓盤應是最符合B想法的現代公路車大盤
但這些都是我這個鍵盤車手 根據個人經驗+網路+官方文宣的腦補想法
所以希望有大大可否提供橢圓盤的實際使用經驗or心得
是否有符合背景A的敘述?可出力的角度要更花力,死點就比較輕鬆帶過?
當然我的想法有誤或者有其他想法也請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