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 原本想PO我今天去的收穫
可是照片檔案太大 我還沒整理
如果在台北的車有可以去晃晃
有些學還拿單車的周邊部品當題目
不過就不多就是了
不過有個公路車架我蠻欣賞的 可惜他因為開模的價格問題用的事替代材質 沒法回答我車架的正確重量
有興趣的去看看吧
也有許多匪夷所思的單車設計 哈哈
我有仔細的研究一下,發覺設計上會跟現有自行車零件衝突的地方還真不少
展場內很多自行車都有相同問題
比如說變速系統會卡到車架
鏈條會卡到車架
走線困難
等等有的沒的
除非他們打算連這些零件都自行開發設計
不然根本就沒辦法實際使用
或者有位同學想出了"可背式"自行車(正確名稱我忘了)
依他的設計結構,那台至少15公斤跑不掉
背在肩膀上?
亦或一些車子看起來很酷炫
但卻充滿安全上的疑慮
看了這麼多屆設計展
我發覺有個問題一直存在
若是純藝術品也就算了
你就搞這麼一件也沒關係
要買買不買拉倒
但你設計的既然是商品,就必須要有能商品化的可能
就算你準備限量接單手工慢慢做
那也得算一下機會成本
若一年就生產個2件
你是打算賣多少
又有多少人願意買
高單價商品的售價組成
不單只是原料成本及人工成本如此而已
設計這東西其實不盡公平
不夠出名
就算你做的是黃金
也只能當白銀
我也來講講我的意見

首先,問題的癥結其實蠻明顯的
因為設計者本身不騎車
不把單車當興趣或休閒的車友
甚至是平常連通勤車都不騎
早已脫離單車生活多年的大學生
試想一個不騎車的人想出來的鬼點子會有啥建設性嗎?
或許偶有佳作啦,但是不可能每次都被你賽到吧…
所以一堆令人噴飯的東西也就不足為奇了
此外,這些學生設計的時候並沒有仔細去認識他所要設計的產品(這根本犯了設計的大忌)
我手邊還有許多歷屆學生做交通工具或腳踏車之後留下來的拆車品
看他們固定零件的方式就知道
根本沒想過這些東西的用途
只是把他弄上去,看起來很像,實際上什麼都不是
去問問哪些以腳踏車當作畢業作品的學生
啥是BB?花鼓又是什麼?
你這台車是用哪一種龍頭?鎖牙還是無牙的?
打算套用幾段變速?沒有固定變速器的地方怎麼辦?
用內變嗎?阿,啥是內變?不懂…
基本上十個有九個馬上就漏餡了啦!
為什麼做其他東西比較看不出來?
一般其他的生活用品或是3C類作品
一般人是常生活都用的到所以較為熟悉
至少還有基本的使用經驗跟概念
所以比較不會太誇張
但是交通工具或是腳踏車這類需要些專業的領域就…
話說去年也有學弟做腳踏車,跑來問我相關的意見(因為我有在騎車)
講了之後還是有聽沒有懂
做出來的東西…算了
講真的,有概念跟沒概念的做出來的東西真得差太多了
尤其有些老師根本自己也不懂腳踏車,講難聽一點連指導的資格都沒有
根本就是一個不懂的指導一個沒概念的
兩個大外行要來裝模作樣罷了…
很多學生(尤其是男生)讀了四年,想說來做個交通工具好了
又酷又帥!!
結果就是一堆不玩機車的設計莫名其妙的跑車
或是用一些奇怪的概念發展出不合邏輯的使用方式(大概用劇本法套的很爽吧,只有他自己頭殼壞掉才會有這樣的需求)
新一代設計展,設計學校每年一度的大拜拜
學生為畢業,學校為名氣,協力廠商有生意作
各取所需的一場表演罷了
大家看看就好,不用太認真

跟大家分享這幾天看到「有趣」的東西
P.S 這些作品出自哪些學校我根本也已經忘記了,沒有特意要給誰難看
能拍的就拍,不給拍的也就沒拍了

不知道這個停車系統是要停什麼車?連車子都立不起來…
還是停留在舊思維,只鎖前輪,沒看過鎖在柱子上的輪胎嗎?擺明只是做外型做爽的,失敗…


這位同學比較有概念喔!!我看過他的零件都有鎖定位,估計都可以做動喔!!掌聲鼓勵鼓勵

這位同學應該有用功,或是本身有在騎車吧…

零散的圖就不在個別貼了,可以看出來,幾乎都是把腳踏車做成塊體
為什麼?因為鋼骨結構的設計幾乎已經到頂點了,剩下的就是力學跟材料上的精進(難怪國內某G牌徵ID竟然只要求平面能力,應該是去負責塗裝設計的吧)
這些學生只會畫畫圖,能有啥搞頭?
所以只好把車身變厚變大,長一堆莫名其妙的肉,好讓他們天馬行空,揮灑大師級的外型設計功力…


本日最經典,連叭噗都出來了,會不會太混阿??
找倒剛剛有大大說用弓箭為概念的跑車了
沒有拍到實車,只有展版

練條怎麼鬆鬆的?因為車體設計把大盤罩起來,根本就干涉了…
要是落鍊要怎麼弄回去,我看得要拆車了吧?
更別說許多勇腳想改大盤的時候怎麼辦了
這樣的等級也能拿出來?學生太混老師放縱…

這個也是頗經點的,有點力學概念的人都可以看出來,龍頭部分根本是在搞怪,不合理也不安全
車身的橫向抗拉力也沒考慮到,抽車應該會變形吧…
還是一樣的問題,這台車沒裝鍊條…因為又干涉了!!!
可能是因為後下叉的造型是在太帥氣了,捨不得改掉吧
藝術品豈可隨便修改,用國王的新鍊條就好了阿…
Wesley Hsu wrote:
設計展很多東西只是概...(恕刪)
如果單純就是是做個概念那也就還好
大家看一看有個會心一笑
反正不打算生產
當作是藝術品來看
當然是越天馬行空越有趣
因為去看展也是在尋找可開發商品
但我實際詢問了許多學生
絕大部分的人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被廠商相中
但卻連自己設計東西相關金額及生產難易度都不清楚
好幾個都跟我說希望以鈦合金製造
但卻不清楚鈦合金的售價及加工難易度
不然就是希望量產
卻搞了個開模不易的設計
每年這樣看下來
是不覺得參展者水準越來越低
因為每每都有令人驚艷的作品
但創意是創意,生意是生意
學生的商業"常識"一直沒有太大的進步
或許唯利是從會限制了許多有趣的想法
但要從藝術品跨到商品這一步
就是有些東西必許捨棄
你做的再美再好,賣不了錢
對廠商而言究就是廢物
不是每個企業都願意花大錢去支持年輕人的夢
讓你無止境的揮灑(亦或揮霍)
再加上我發覺大部分的設計人都有個通病
就是沒辦法忍受別人批評自己的創作
但卻又愛批評別人的作品=.=
好的商品應該是由使用者的角度去思考
而非以設計者本身的喜好
不是賣不出去,就埋怨大家不視貨
自以為是千里馬,只是沒遇到伯樂
廠商們或許就是如此世俗
但你沒辦法改變
就只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