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坡驚魂記:龍頭失控抖動30秒!!

一切都是自己的錯...

日前騎著G牌FD-17s小徑車,在某處連續多彎下坡道下坡時,因貪圖速度快感,未能保持安全速度,
並且在高速下坡時,竟然不小心放空了一下左手,此舉導致自行車龍頭重心頓時失去平衡,雖然即時抓回把手,但自行車龍頭已開始出現左右快速晃動的失控現象。

當時心中想著,完了,要犁田了...

但試著冷靜想起過去騎rzx機車高速經過碎石路段時,也會出現同樣的龍頭晃動失控現象,當時的作法就是放掉油門,不抓死煞車,改採點煞的方式逐漸減速。

用同樣方法處理後,自行車終於減速,龍頭也恢復穩定,停在路邊看著距離不到十公尺的下一個轉彎處,冒出一身冷汗(如果來不及減速就進入彎道,那就只能犁田了...),真是驚險,希望大家不要犯了和我一樣的錯誤啊。

我想請教前輩的是:

1、小徑車輪徑較小,是不是也比較不容易保持平衡?
2、如果遇到同樣的狀況,如何處理較正確?

感謝

kan38
kan38 wrote:
小徑車輪徑較小,是不是也比較不容易保持平衡?.....(恕刪)

沒錯,小車一定比大車難操控
而折疊車又比不可折小徑車難操控(車架幾何關係)
所以若沒折疊或空間的問題,還是建議買大車
小折高速下, 確實龍頭會比登山車/公路車 抖動的狀況提早發生,

除了輪胎小外, 把手高度較高、輪軸距較短, 都有關係


根據我陽投公路/仰德大道下山, 騎過幾台車的感覺

1. KHS 鋼管公路車 ... 好像沒發生過龍頭抖動, 時速大概72左右
2. KHS 登山車.......... 仰德下山, 忘了要做什麼, 左手離開把手,路面突然一個不平, 大蓋也抖了十多秒, 時速5xkm/h
3. 好小折... 第一次下山, 時速45km/h 就發現小折龍頭非常靈活, 車速越快越靈活, 所以不敢再快了
4. OSIM 單速小折...... 由於沒裝馬錶, 帶PDA紀錄, 下山用我能掌控的極限速度一路回家


到家後發現奇怪的數據







高速的直線穩定性,輪徑越大越有利。

但是相對的輪徑越大轉向靈活度就越差,相同材質下也會越笨重。有些人剛騎較小輪徑的車,會覺得怪怪的,就是因為還不太能適應比較靈活(也有人會說成"不穩定")的龍頭,適應一下就能改善了。(似乎有些人就是無法適應。)

很多表演特技車的輪徑都比較小,而較注重速度的跑車輪徑就稍大。

另外,輪徑的大小對於路面坑洞障礙的處理也會不同。思考一下就會有概念了......

很多事情沒有絕對的好或不好!
Oops!
聽很多,爬很多小徑折車的問題及討論.
我覺得真的要小心駕駛才是.
還好,我還沒買到小折車,又很貴,暫時先不買了!!
把手換寬一點的,58~64cm,非常有幫助。
是不是高速的狀態之下都會這樣啊?不管是平路還是下坡?
因為...小弟我...就有過一次"切身之痛"...
而且還是上班的途中在馬路上"耕田播種"...
到現在右肩還會隱隱作痛(距離下田的時間快一個月了吧)...
嗯!由於我也是FD17-S 的愛用者!

依我的經驗,FD17-S 是前單臂車種,不太容易放手吧

騎車還是乖乖把手放在上面比較安全!
lung168kimo wrote:
嗯!由於我也是FD1...(恕刪)


當時自己是下意識想要調整抓把手的位置(想抓更寬一點)所以移動了一下左手,只是移動了一下喔...

FD-17s的龍頭就開始快速左右晃動幾近失控,唉,歸根究底還是下坡騎太快,還好幸運沒犁田,也不敢期待已後有沒有這麼好運,保持安全速度最重要。
左右晃動!這個問題!來自於你的胎重(含圈框)平衡性不夠
小徑在這個問題會出現的更早的原因!
在於輪轉數較高(同速下!)輪胎或是圈的平衡度會因為轉圈數而反線性!
這個開車朋友很了解吧!明明大貨車的胎圈都很差!為什麼不晃!自已的只是小小問題就晃!
因為輪轉數差了一倍!
至於出現這個問題時!
應不緊握握把!這樣你的掌心才會成會"減震器"而不是加震器!
(應適力握!用太大力握會晃更久!因為你在加大他的震幅!
因為當右震時你會向左拉結果是他就向左震時你的拉力沒那麼快反向!
結果就是加震而不是減震了!愈想用力對抗就愈難對抗!最後只有剎車一途!)
而且應同時張大雙臂,且雙手掌向前推!(最好帶輕剎車)這樣才能穩定!
(其實應是夾緊雙臂向後拉!可是這樣在單車上!尤其是小折!
會變成重心前移!你又在下坡需減速時!)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