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開箱的這台TREK Domane+ AL 5電輔公路車
TREK Domane+ AL 5的二三事
原廠組裝好,代購寄過來,將把手和前輪裝上後就完成了

我一直以為原廠配置7度的龍頭,裝起來就應該是這個樣子
直到某天有版友開箱一台公路車,另一位版友提示龍頭裝反了
我才意識到我這台也可能是裝反了
雖然它標示的是7度,本來就應該是上揚的
但我去看了原廠網站上的照片,YT上的影片,龍頭都是約略與上管平行
於是我也把龍頭裝成這樣了
下面是官網的圖
TREK Domane+ AL 5的二三事

原廠標示size 56的重量是14.05公斤
裝上雙面卡踏,前後燈,後貨架,後包,工具,備貽等,重量已經到17公斤出頭
(自己一個人騎,不想在半路孤立無援,只好自立自強,該帶的都帶)
由於電輔的關係不會感到重
有時要騎遠一點,我會在出發時關掉電輔
以保留電力在回程沒體力時使用
騎起來我是覺得還好,反正我腿力爛,本來就騎不快
起步時還是會開一下電輔,提速會輕鬆很多
不過也開始感受到原本內建在下管裡的250Wh電池電量不太夠

平常主要騎河濱,逆時針環騎台北市(台北市政府水利工程處環騎台北活動)
爬坡只有爬過福德坑和深南路
8/26下午騎去風櫃嘴,仗著電輔之利,我這爛腳力也能騎上去
TREK Domane+ AL 5的二三事
TREK Domane+ AL 5的二三事
TREK Domane+ AL 5的二三事

從馬場町出發,在至善路之前的河濱路段我都關閉電輔
騎到楓林橋用了15%電力
過了楓林橋後6公里多的上坡,竟然消耗了50%電量
尤其是後半段的3公里,電輔助力開到85%
到涼亭電力只剩35%,還好下滑到河濱不用電,還夠我從河濱騎回家(馬場町)
電輔助力開20%,在平路騎得很輕鬆,到家電力剩15%

前陣子想買增程的外掛水壺型電池
但TREK原廠只限店內購買,不能網購
找到一個德國網站有賣,但是沒現貨
請代購聯絡購買,等了一個月還是沒貨
廠商也不知道何時能有貨,只好取消了
正好這時看到一個日本網站有現貨,之前不寄送,這時改成可以寄送了
立刻問了幾家代購能否購買鋰電池,有一家回覆說可以
下單後兩星期就到貨
產品是台灣製造,出國繞一圈再回來
TREK Domane+ AL 5的二三事
TREK Domane+ AL 5的二三事

不過這重量1.6公斤,加上原本車重加配件17公斤多,總重已經到19公斤
加上我的體重就破百了

由於腿力太爛,電輔也有時速限制(這台是美規,限時速32公里)
平路用大盤50T,飛輪幾乎沒用過前面三盤
在考慮把大盤改成單盤36T,前變拆掉
不知道用單盤,鏈條是否會有比較大的磨擦聲?
不過受限於BB的扭力感測器是四方軸
它的大盤組是FSA VERO PRO四方孔,BCD 120,可能沒有能直上的單盤齒片
要改單盤36T可能要整組換掉
龍頭應該裝顛倒? 看起來怪怪的

應該帶備用電池....感覺備用電池應該不輕?
感覺騎爬坡 續航力掉粉快 騎如來神掌不知道是否能達成?

沒電爬坡
應該會想放棄
allenhuang1971 wrote:
龍頭應該裝顛倒? 看...(恕刪)

原廠的裝法其實對新手還滿友善的
騎了一陣子我覺得龍頭降一點高度我應該OK
就把龍頭反裝,變成官網圖片的樣子了

它的電池是藏在下管裡面
要換電池必需拆五通的底板,拆BB(扭力感測器),拉開電線接頭,然後才能取出電池
所以要加電池的方法就是買外掛在水壺架的增程電池
內藏的是250Wh,外掛的也是250Wh
文中有提到,外掛電池一顆是1.6公斤
使用外掛電池必需接在下管接近五通處的充電孔,因此只能接一顆外掛電池
如果再加帶第二顆外掛電池,用到中途接上
則外掛電池的電量一定會跟下管內藏電池不同
不知道這樣使用會不會有問題
目前我的體力騎不了那麼遠,對爬坡也沒有高度興趣
沒有再買第二顆外掛電池的必要

電量能騎多遠跟腳力有關
馬達功率是250W,全功率運作的話,電池250Wh大概就是能騎一小時
若開一半助力,理論上就是可以騎兩小時,那就看兩小時你可以騎多遠
如果腳力夠好的話,馬達的輔助力可以不用開到那麼高,那麼就能騎更遠
但是後輪馬達的扭力是比中置的差
愛爬坡的話,電輔車還是選擇中置馬達的車種比較好
騎起來比較輕鬆,也比較省電,就能騎更遠
不過若要車子輕,一般大廠牌電輔公路車就是配250Wh或360Wh的電池
續航力肯定不會很長
加買外掛電池是必需的
那麼重量又變重了,還佔用一個水壺架的位置
只是比較有彈性,如果沒有要騎遠可以把外掛電池卸下來

騎平路的話,我開14%輔助,250Wh電池就能騎超過90公里
現在加一顆外掛電池,遇逆風就可以把輔助力開大一點爽爽騎
除非全程逆風,不然加加減減騎個150公里應該也沒有問題

重量,對我這個大肉腳來說反而不是問題
會在乎重量的都是有速度的人
我這個沒速度的,本來就慢了,再慢一點也沒關係
電輔開下去就好了
所以才會去裝後貨架
等天氣稍涼一點打算騎它通勤,可以裝便當和上班要穿的襯杉西裝褲

騎電輔在路線規畫上本來就要先想好
像我上次去騎風櫃嘴,由於距離出發點比較遠,在平路我就不開輔助
即使路上有一大半都是大逆風也不開
以免到山上沒電,那我就得轉頭下山了
下山後的電量讓我把電輔助力開到20%騎回家還有剩
在體力已剩不多的回程路上,開20%來騎也滿輕鬆
在至善路爬坡時我是開30%助力,齒比放輕,完全跟騎平路沒兩樣
輕鬆到看著前面的車友用力踩,
我在後面慢慢跟,等速前進還能欣賞風景
不過腳力太爛,遇到稍微強一點的車友還是會被海放
尤其是過了楓林橋之後
忘了說
騎電輔車的運動效果還是不錯的

我的右腳十幾年前車禍受傷,做了七次手術
由於半月板和軟骨完全破損,無法久站、走遠,跑跳更不行
這十幾年來都沒有運動
在住院時右腿比左腿瘦一大圈
雖然後來可以走路開車,但大腿沒有訓練,腿圍恢復就有限

今年大約是3月開始騎
只有假日騎,週休二日騎一天,連假騎一休一
如果降雨機率高就不騎
目前累積里程約1000公里
從一開始只能單程7公里,現在單程可以30公里不落地
騎30公里會因為手麻屁股痛要下車休息一下
含休息時間,一天可以騎4小時,70到80公里

主要騎平路,把電輔當作提升速度的作弊道具,而不是節省體力的工具
我還是盡量把迴轉速踩到85 rpm
齒比放在再提升一檔,迴轉速就會掉下來的那一檔

有好幾個星期,週末都因為下雨沒有去騎車
吃飯如往常沒減量,pizza,韓式炸雞,大份量牛排和自助吧都有在吃
這樣半年下來,體重還是從常年維持的86公斤減到83
右大腿圍也有恢復,目前比左大腿僅少1到1.5公分
bakafish
之前我在他停站時超車,後來他超過我之後,我就覺得他開車的方式有在故意針對我,他其實在我前面滿遠就停站,並不是忽然切進來,由於該站人多,不靠邊根本完全是故意堵我,他大概覺得騎自行車的人沒行車記錄器吧
allenhuang1971
所以有人用GoPro當行車紀錄器 與尾燈來車警示(碼錶車輛接近警示)
bakafish wrote:
騎電輔車的運動效果還是不錯的

同意!
因為你用了對的工具且有對的使用心態.

bakafish wrote:
把電輔當作提升速度的作弊道具,而不是節省體力的工具

No.
只有提升效率的工具,沒有所謂作弊的道具.
電動起子很普遍吧!
你能說使用該項工具都是作弊嗎?

bakafish wrote:
我還是盡量把迴轉速踩到85 rpm
齒比放在再提升一檔,迴轉速就會掉下來的那一檔

厲害.
我能維持在75rpm就很滿足了.
迴轉速能維持住,速度也不會太差.
我的碼表,迴轉速字體是最大的,看迴轉遠比看速度來得有益.
當你再升一檔,迴轉速不會掉時,就是關閉電輔的時候了.

bakafish wrote:
這樣半年下來,體重還是從常年維持的86公斤減到83

拿體組成計測一下,你會發現生理年齡至少比實際年齡年輕5歲.(甚至更多)

買了增程電池就好好運用.(正常的充放電)可延長壽命.
事實上
若以目前的騎車規劃與執行狀況
不消多少時日
你那增程電池可能會成為"應急電池"


好奇問一下頭像
那條魚跟你有仇嗎?
leone823 wrote:
只有提升效率的工具,沒有所謂作弊的道具

哈哈!
實在是因為我太弱了
喜歡公路車,但是又騎不快
就讓它幫我一把

電輔還有一個好處
即使體力不濟,只要電量還夠,就可以慢慢踩,有踩它就會動
這時候就真的是依靠電力讓腳不會太累
所以可以放心騎遠一點

leone823 wrote:
買了增程電池就好好運用.(正常的充放電)可延長壽命

是的
電池有循環次數的壽命,深度放電也會減少壽命
目前如果騎台北市一圈70多公里,包括深南路2.6公里爬坡
回到家時電力常低於10%
多一顆電池並聯,如果保持相同的用電量
在循環次數與深度上對電池壽命都有助益


頭像中那條笨魚就是我的ID
leone823
金捏? 那應該將baka改成tsuyoi.[飛踢][爆]耐摔,耐打.有擋頭![笑到噴淚]
allenhuang1971
baka=馬鹿野狼 tsuyoi=強
bakafish wrote:
之前開箱的這台TREK...(恕刪)


過了楓林橋後6公里多的上坡,竟然消耗了50%電量
這個耗電量也太可怕了吧,

我是買閃電的電輔車,100%輸出,
耗電大概是 0.9~1.3% (1KM),
體重50KG。
攝影愛好者 wrote:
過了楓林橋後6公里多的上坡,竟然消耗了50%電量
這個耗電量也太可怕了吧,

我是買閃電的電輔車,100%輸出,
耗電大概是 0.9~1.3% (1KM),
體重50KG

這個1公里耗電量跟我騎平路開15%差不多

您的車是Specialized Turbo Creo SL Expert嗎?
這台的等級比我的TREK鋁車高很多,售價高出一倍有餘
我之前是有想要買,但一直缺貨
某天有貨,但我當天晚上收email才知道,早就又賣光了

雖然它的電池容量大一些,320Wh vs 250Wh,也只是多了28%
不應該會有這麼大的電量消耗差異
那麼問題在哪?
除了人+車的重量(您的體重只有我的60%),腳力之外
(馬達並不是設定多少就死死的輸出多少,它會根據踩踏的數據來調整
 例如時速,迴轉速,踩踏扭力等
 這樣才能有自然的騎乘感受,因此腳力差別還是有差的)
差別最大的恐怕是馬達的扭力

根據後來查詢到的一些資料
我對後輪馬達的扭力標示不是那麼信任
以較有知名度的Mahle X20為例
在最初發表時有一份資料,據官方說法,它的扭力值僅23Nm
但由於中置馬達的傳動系統損失,X20的23Nm等於中置馬達的55~60Nm
這個說法顯然就是在呼攏消費者

它的計算方式大概是這樣
X20全功率輸出,扭力23Nm,全部作用於後輪,無關變速檔位齒比
中置馬達則會因為齒比的關係,作用於大盤的扭力,輸出到後輪時會降低
這是馬達減速機的原理
一般應用中,馬達會使用齒輪或普利盤做為減速機,使作用的目標轉速降低來增加扭力
轉速降一半,扭力增加一倍
而公路車的大盤與飛輪則是反過來,飛輪相較於大盤,轉速較高,因此扭力降低
中置馬達全功率輸出60Nm,齒比若為50-19,那麼作用於後輪的扭力就剩約23Nm
Turbo Creo SL Expert大盤是46T,飛輪最大為44T
那麼馬達全功率輸出40Nm時,作用於後輪的扭力有38Nm
後輪馬達就差得遠了

Mahle X20都只能做到這樣
那麼我的Hyena系統難道有什麼黑科技能輸出40Nm嗎
恐怕也是使用跟Mahle X20類似的標示法的可能性較高
總重破百公斤,人太弱踩不夠力,馬達一直極限輸出(峰值可達350Wh)
這才是耗電量差別這麼大的主因
馬達也不是很夠力,所以我也踩得氣喘吁吁
不過大腿不酸,隔天沒鐵腿
氣喘吁吁是我太欠操,心肺太弱,兼地中海貧血的關係吧
我有地中海貧血也是我在手術前驗血才知道

所以前面有說,如果喜歡爬坡,又要輕鬆的話
還是應該以中置馬達的車種為首選
錯過了閃電牌,我後來在考慮TREK時,有在考慮直上碳纖的Domane+ SLR 6
美金8500
TQ中置馬達50Nm,360Wh電池,105電變,速限28 mph,約時速45公里
後來還是跟售價妥協了,選擇美金3500的Domane+ AL 5
有點小後悔,要是當初咬牙直上就好,千金難買早知道
不過買了就買了,就開心騎吧,還好我也沒有愛爬坡

我好像沒有提到我腳力有多弱
如果不開電輔,在無風狀態下我才能騎到時速25公里
認真騎半年了
維持每週騎一次,連假間隔一天騎一次
下雨不騎,因此最多曾間隔三星期
每次最少騎60到70公里,最多105公里
主要路線是環台北市河濱(會爬福德坑或深南路到南港)和風櫃嘴
來總結一下目前的心得與遇到的狀況

心得:

電輔車沒有運動效率不佳這種事,除非你騎電輔就是為了偷懶
我認真騎半年,瘦5公斤,體重睽違近20年重回7字頭
電輔對我來說是能讓我在平路上出相同的力能騎更快一點
舉例來說,假設我以7成力巡航
沒有電輔我的時速約22, 23公里
電輔開14%,我一樣出7成力巡航,時速26, 27公里
雖然是靠電輔助力,但是能脫離20出頭還是很開心
原本爬不上去的坡變成可以爬上去,可以騎去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地方
不是每個人對運動都很行,也有人是在平均以下
像我這種先天體質不佳(沒運動細胞,加地中海貧血)又後天損傷嚴重(車禍)
電輔車真是好物


狀況:

1. 我身高180,跨高85,軀幹長66,手臂長65.5
騎size 56,原廠配10公分龍頭,對我來說略短了點
TREK台灣代理商12公分龍頭缺貨,因為我想裝原廠7度龍頭,只好跑到淘寶買
TREK淘寶店不寄台灣,因此必需使用集運
如果是腿長的人可能會比較剛好
但座管是完全直的,沒有向後彎,可能要注意坐墊offset的問題

2. 下管內藏電池250Wh,只騎平路約可騎90公里
但是爬坡耗電量很大,只好再到國外網站買外掛水壺型電池
總電量500 Wh,里程數加倍,也增加電池壽命
遇到大逆風騎很慢很不爽,想把電輔開大一點也比較沒有顧忌

3. 由於BB是電輔系統的扭力感測器,做成四方軸
因此原廠配的大盤曲柄組是FSA VERO PRO 50/34
不知道是不是跟105前變的搭配不佳
在最重齒比的3檔與最輕齒比1檔,鏈條都會磨到前變

由於50對我來說太重了,前面飛輪都用不到,最常用的是50/19
計算一下齒比後,我把大盤換成32T單盤,用的是FSA Megatooth鋁合金齒片
若以後覺得腳力有提升,可以踩到比32/11更重可再換34T
目前我只有在大順風時會用到32/11,迴轉速92上下

32T齒盤的BCD 104,FSA VERO PRO是120/90
於是上網找同樣是腿長172.5四方孔,BCD 104的曲柄
找了老半天只找到對岸的FMFXTR有這個規格
但是做工不好,左腿非傳動側只能裝入一半
問他們淘寶客服,他們的四方孔是JIS還是ISO規格,竟然回說不知道
再買一組我怕也是一樣
於是變成右腿裝FMFXTR,左腿裝FSA VERO PRO
還好Q-factor看起來沒有什麼差異,我也沒精確的測量,踩起來是OK

4. 換了32T大盤後,才發現32/11,32/13,32/15的齒比差距實在太大
以前這3片飛輪絕對不會用,所以完全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
(50/19和50/21的齒比落差小的多)
於是開始找11速飛輪來替換
試了Shimano R7000其他飛輪的修補片,結果跟11-34飛輪嚴重不合,完全變不上去
買了SRAM 11-36,看上的是前面3片11-12-13的齒比,以及36T的爬坡
然後才發現,這台車使用的棘輪座竟然是10速的
唯一能用的11速飛輪就是Shimano 11-34,不加1.85mm墊圈
於是只好把SRAM 11-36的前8片,加上Shimano 11-34的後3片,組合在一起使用
這兩顆不同廠牌的飛輪倒是非常合,上下鏈完全沒有問題

5. 以為買的是一台11速的車,結果卻是10速棘輪座,讓我非常不爽
由於棘輪座是和後輪馬達一起的
我詢問了這台電輔系統的製造商凱納,是否能更換11速棘輪座
以及如果棘輪座損壞,是否可以購買棘輪座來更換
得到的回覆竟然是,若棘輪座損壞,必需連馬達一起換掉
這答案我當然是不滿意的
WTF!為了一個可能損壞的便宜零件,竟然要把整個零售價450美金的馬達換掉?
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麼凱納也做得太絕了,賺這種錢你的良心不會痛嗎?
當初應該咬牙直上TQ中置馬達的高階碳纖車款
爬坡性能,換大盤曲柄,換輪組,全都比後輪馬達優秀,還是12速電變

這是我的馬達外蓋與棘輪座,上面型號是YH-IB15.9


我搜尋跟這個型號相關的棘輪座
發現八方電機使用的棘輪座應該也是來自同一個廠商,但型號不同
這是八方電機更換棘輪座的影片,從3分44秒開始


構造很像,差別在於我的棘輪座旁邊是3顆螺絲
沒有看到可以打開外蓋的螺絲,難道是黏死或焊死的?
若壞掉直接不維修?這就是為了棘輪座要換掉整個馬達的原因?

我在AliExpress找到一家店,46 Ebike Store,有賣八方電機的零件
棘輪座的銷售方式有含馬達外蓋與不含外蓋,型號就是YH開頭



不含馬達外蓋的棘輪座,底下有一片底板,是配合馬達外蓋的
棘輪座是有固定規格的產品
如果要連同底板來製造,感覺不合理
應該是單獨製造棘輪座,鎖上不同底板,即可供應不同型號或不同廠商的馬達使用
於是我又找到同一家店還有這個產品,似乎就很符合我的猜測
左邊是9速(9速是店家寫的,應該是8/9/10速),右邊是11速

產品沒有標示是哪個馬達使用,只有寫For Electric Bike Hub Motor Replacement
這店家也很絕,9速棘輪座可以選附拆裝工具,11速的卻沒有
是用這種方法來清9速庫存嗎
不過那個工具其實就是一般的Shimano棘輪拆卸工具TB-1018
那顆9速的跟我的型號不同,所以不知道到底能不能換上
總之我就下單買來碰碰運氣,死馬當活馬醫
預計1月1日才會送到,還要一個多月
要是能用就把SRAM 11-36飛輪完整裝上去
要是不能用就維持現狀吧


11/30更新
後來發現這個影片,應該是Mahle X35,需要用特工才能把馬達外蓋連棘輪座拆下來
我猜凱納的設計大概是參考X35吧,接線方式、3顆螺絲、外蓋無螺絲組合,87%像
人家Mahle都有出工具和維修零件,Google搜尋一下,外蓋含棘輪座是59歐元,73美金
凱納真狠,要人換整顆馬達450美金
AliExpress的11速YH棘輪座大概在月初收到了
可惜的是我原本的10速YH棘輪座真的拆不下來
我把拆棘輪座的工具夾緊在虎鉗台上
然後把後輪放上去,轉動後輪
大力出奇蹟,只是這個奇蹟不是我要的
拆裝工具TB-1018那兩個凸出的牙竟然硬生生扭斷了
我想那個棘輪座的螺牙可能有上膠吧
這就難怪AliExpress上,八方電機的棘輪座大多都配著底板或是馬達外蓋一起賣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