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尚年紀大了,子女也都不在身邊,也擔心她再騎車不適當,囑咐她出門就叫小黃,而且敬老卡也很好用.
所以,這兩台車就到我手上了.
淑女車當然是阿尚的.

雙避震的登山車是鵝子的.
柿子挑軟的吃,所以從車況較佳的淑女車先下手.
低跨點就及格了,高把手加彈簧坐墊70分,有菜籃與貨架80分,土除與駐車架90分
單速大盤與飛輪,100%的淑女車無誤.
上次騎淑女車是當學生時,只要是上課日都是風雨無阻的.
路上固定會遇到兩台腳踏車,一台是大叔騎的,另一台是年輕的小哥.
兩台都是變速車,大叔的是外變速(高把手),小哥的是內變速(反裝的海鷗把)
大叔應該是”海龜派”的高階僱員,很賣力的騎車運動.(高迴轉且滿身汗)
我跟小哥一個上學另一個上班(小哥是我們學校旁郵局的僱員)
我望著大叔的背影與車架上的變速器,好生羨慕.
小哥與我的車都是紅色的,他是法拉利紅,我的就一般的紅車(比紅包袋稍暗沉一些些)
也都是海鷗把(我正裝,他反裝)上管都在上面(跨高不足會卡蛋的那種)我的是單速飛輪,他是內變速.
小哥很討人厭.
每每會咬著我的尾巴讓我知道他在我背後,逼著我死命的踩(上學是由低往高走)
到了平路,便滴.滴.滴…的從你身旁踩著低迴轉慢慢的刷過你. I hate you!

這台車一直陪我到畢業,最後在台中車站被借走.
一直到服役期間才又在車棚廢車堆裡弄一台老萊禮單速車代步,直到退伍.
看看阿尚的淑女車.
插肖式的BB與大盤(44T)

單速飛輪(18T)
車把手.

曲柄踏板.
菜籃.

後貨架.
前U夾與後鼓煞.

大致上就這樣子,清洗乾淨後就是檢視各部件狀況與基礎保養.
內外胎OK,但襯帶真的是用電火布替代.

更換.
車架幾何並不適合我的身型,高把手再調整座艙後變成這個樣子.

換成直把後有改善,只是座管已超出安全線許多.
換直把時也將頭碗上油重新調校,仍不習慣,但總比之前舒適.

淑女車真的是最符合”單車”的定義,單大盤.單速飛輪.簡單易騎.
親民且可無腦踩踏,配速…就沒得配啦!踩踏跟牽車而已.
試騎也可以很無腦

烏日大橋竟然也可以直上.
那…就溜到成功去吧!(上橋成功)

既然到成功,那就再過橋往彰化去吧!
去彰化水利冰店吃八寶冰.

回程不能無腦,先到大賣場買好警示燈再上路.

回到熟悉的地點.

24_0328紅鹿 成功-彰化
第一次騎淑女車跨縣市,有點不好騎,但也又騎回來了.
車子踩踏間有雜音,懷疑是飛輪與BB.一樣先挑軟的吃,也將其他可改善的地方一併處理.
原以為這插肖式的BB是軟柿子,事實並非如此.

插肖仍有得買,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基本原則就是沿用原來的部件,為了降低風險只拆一邊(哪邊容易拆哪邊)
在我的認知裡,這插肖應屬消耗性材料,也就是說每拆一次就須更新這耗材(一次性的耗材)
因為
BB軸心要求的是堅硬耐磨,插肖是固定軸心與曲柄的輔助零件,以能密合且不容易鬆動為訴求.
硬碰硬誰都想當老大,已知老大是軸心,所以你這插肖需忍讓才有互補的功效.
因此,插肖一定是軟韌的個性,這在拆裝時產生形變是正常的.
最常見的就是螺紋變形,雖然套著螺帽敲出是常見的做法.
但是,不用力敲不動,稍用力又變形,況且受力時輪胎又會緩衝力道的%數,很難拿捏.
較佳的做法是
車架五通處墊厚實的木塊,敲擊時以另一鐵條頂住螺絲中心,不要猶豫的奮力一擊!
成功與再次利用的機率較高.

當然,事發之前先叫恐龍去咬也是被建議的.(恐龍=類wd40的恐龍191)
鏈條張力調整.軸心另一邊是鼓煞,因此須連動放鬆固定機構,且須讓後輪置中.(簡單中的不簡單)

彈簧坐墊,超乎預期的好坐,雖然不是直立坐姿,但仍很舒服.
車架包皮遮羞.低跨車架,所以上管佈滿膠印(鞋底摩擦產生)清除時掉漆退色,殃及坐管,以皮革包覆遮醜.

標貼的RU Racing,Racing不敢當,RU=鹿,就叫紅鹿吧!
阿公牌的鐵花鼓自動擦拭器.

騎乘時飛輪端會有喀喀聲,慢慢抓慢慢試.
坐管是25.4mm的.
彰化回來後抽出才發現當天與車架接合處僅10mm,嚇了一大跳,要再買一隻長一點的坐管替換.

電鍍輪圈當然要弄得啵亮.啵亮的.
前后土除越除鏽越難看,直接噴漆改色.

於是,又可以騎出去了.

24_0401紅鹿 霧峰山線
跟歐教練跑去貓羅溪.

在溪底務農的阿北也是騎淑女車去菜園,所以土石路也沒問題.
跑旱溪到豐原送快遞

再走綠空回台中.

沒落鏈也沒爆胎,還真忘了這是淑女車捏.

平時的勢力範圍也不含糊喔.

24_0406紅鹿 旱溪+綠空
騎了一段時日,雜音仍未解決.
把嫌疑人都找來,沒一個承認的.

鼓煞是陪審,我知道與此無關,只是順道矯正.

幅條也問一下

新坐管還沒到,先用賈文青的頂替.

像手機解鎖圖形的菜籃彈力繩,上下弄個兩層,好用.實用.Range寬廣.

幾乎每周報到的阿罩霧福德祠,那些產生雜音的,坦白從寬.
泉水埤濕地,有定期在維護的.

坑口的乾溪綠廊公園.
24_0416紅鹿 山線+乾溪
換上新的鋁合金坐桿,裝上坐墊包.

前輪定位器也給裝上,省得停車時過度偏擺.
車鎖.後燈輪幅反光片是基本的.

鏈條調整器,實用兼騷包.
前燈.車鈴.菜籃算標配吧!

唯一叫得出名號的水壺架.
變動後有點不像淑女車的淑女車,但很實用.

心得感想
早年那通學車算男女有別的,水平上管應屬”屁孩車”.
同學間大致都是同類型的,奇怪的是彼此並不會相互競速.
反倒是遇到其他車種會有一種莫名的階級心理,雖然仍是自己鍾愛的唯一.
但慘綠少年總會受少不更事的情愫左右.
今天回過頭再看這長青車種,心裡就一個佩服與敬重.
騎不動,沒事.
凍袂條…代誌真的大條了!
這車的U夾煞車除了內線更新與手感調整之外完全沒動到相關螺絲.
剎車手感與制動能力大大的顛覆了我原本對它的刻板印象.(尤其是剎車塊)
精準.可靠.完全是意外中的意外.

後鼓煞也不錯,減速時是安靜的,有趣的是在完全煞停時會回饋你一聲”軋~”.
像極了漫畫中那文字音效.
單車由單盤-多盤再回歸到單盤.飛輪從單一往多齒片進化,甚至到了12速.
無變速進化到多段甚至電子變速…框煞.碟煞.快拆.筒軸…五花八門.
唯獨這簡單但也不簡單的淑女車一直都是那種鳥樣,頂多是輪徑與變速的區別,
變速頂多也只到七速.
若以單速配置,大盤就36~44T,飛輪大致上就14~22T.自己搭配輪徑去挑選,還真是簡明扼要.
若要說無腦騎乘,精準一些的說法就是將心思放在騎行的樂趣上,其他那些會讓你分心苦思的事就拋諸腦後.
這不是一件很快樂很放鬆的事嗎?
淑女車不是運動型的車?
我這陣子的感想是…
這淑女車很快就會讓我喘氣流汗,
變無可變,會榨出你的體力與意志.
溫良恭儉讓中將你的強悍激發於無形.
Simply the b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