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等了一整天 終於等到太陽下山了
心血來潮 帶著老婆 兒子從土城出發要直接騎去淡水
一路上溫度不高 心情不錯
途中只有在疏洪道一帶因為天色已經暗了又加上第一次騎這路段
稍微找一下路之外 其他一切順利
終於過了斜張橋 準備從關渡大橋跨河到對岸去
因為今天是假日所以各式各樣的人跟車都出現在這裡
就在要上關渡橋前的這個自行車道上
有一位大嬸連同家人左搖右擺的當起了活動路障
就在我抓到了空檔準備過人的時候
或許他看準了時機 來個急停下馬(可能突然想到家裡的瓦斯沒關吧)
緊跟在後的小朋友差點騎了上去
使得我不得不緊急把龍頭向左一擺
這時我忍不住了
把這段時日在騎自行車道所憋的怨氣
一次宣洩給這位大嬸
拜託!不要突然停在路中間啦!
我這樣會太沒品嗎?

會這樣問是因為 一路上沒念書的人一堆
卻都沒看到有人發飆~~~
使我覺得我的生命受到了威脅!!
這些人算是姑息養奸嗎?


假日的淡水、關渡間車道,家庭車隊實在不敢領教。
家庭車隊建議去疏洪道比較適合,造成危險可是划不來。
"靠!!!!"行人為什麼不靠邊走~

樓主的很幹的心情可以理解,

因為, 這包含許多由來以久的問題,

1. 到底自行車道可不可以走人?因為人速與車速不同, 防護力也不同;

如果可以走人, 政府是否應該明定細則與罰則(不要預設行人不會去遵守,譬如

說:行人嚴禁並排,畫出中央虛線釐清對撞責任... ), 以免到時候雙方扯不完 ,


2. 行人急轉向或突然張開雙手或突然放狗..., 單車可能反應不急, 若引用該注意而未注意,

而罰騎車的人, 個人覺得好像不妥,


3. 引用日本人的觀點, 認為台灣有些人行走隨興度第一(散慢), 急停,急轉彎或不靠邊

走,聊天,不顧他人.... ,個人覺得"行人走在自行車道凸顯了某些行人在基

本道德方面薄弱的事實"


4. 那位大嬸被樓主宣洩一下, 大概要去中和收驚嚕

,這是生活習慣問題, 與讀不讀書應該沒有關係啦~

5 樓主,那位大嬸平安就是福...

6. 勸樓主消消火氣,去士林夜市吃一碗公剉冰吧
antkiller wrote:
今天等了一整天 終於...(恕刪)


當著小孩子面前罵家長..不一定是好示範

會給小孩子一些深刻印象...

適當規勸都OK..但用爆發出來的情緒來罵..好像不太好

至於沒讀書的一堆在路上騎..用語是情緒了點

學歷高不高.跟騎車觀念道德..沒人敢保證是正比..

說不定讀越高..遵守觀念越低,這樣的話你能說路上真的一堆沒讀書的人再騎車嗎?
小心正義魔人說你騎車沒保持安全距離
01是正義魔人練炮功的地方
行人和自行車共同在狹小的道路上行走本來就很危險,無奈政府在規劃道路時完全沒想到這一點,行人在走路時本來就比較輕鬆,總不能叫他板著臉低頭不語快快走吧,大家都是出來放鬆心情的,就不要太苛責了。

建議版主可以裝個按鈴,距離他20公尺前就先按一按,我想大部分的人都會主動讓道的,若真遇上不讓道的人再開罵也不遲阿~~

高聲的喊 阿婆借過 或給她 丁咚丁咚
或用 您 頭像上 那燦爛 俊俏 陽光般的笑容 來震欇阿婆

就可以避掉很多麻煩

畢竟單車行進 音量很小(好到沒聲音喔) 前方路人幾乎無法察覺
忽然靠近即使沒A到阿婆而阿婆驚嚇自摔 當下騎車的人心裡應該也不好過吧

電影中有句類似的對白
開車的恨機車 機車也看單車不順眼 單車賭X路人 一台單車賭x兩台的(並排) 兩台的賭x一堆的(人多車多)
賭來恨去 綿延到天邊

大家互相體諒一下 畢竟立場互換的機會很多
開車讓機車 機車讓單車 單車讓路人 天下太平(願望)

很多"沒讀書的 " 偏偏養出一堆博士 怨嘆啊

一個阿婆就讓大哥您 老人家 生氣那麼久
還弄出 姑息養奸 這剿匪 抗戰時期的字眼
沒必要啦 小心別人 給我們穿小鞋 說愛騎車的人容易得大頭症

騎單車快樂人 磨路吧
這已是老生常談
過去,現在,將來都會存在
只有往山上騎
現在連夜晚夜騎河堤,家庭休閒也很多
溜狗也很可怕
qqwen wrote:
當著小孩子面前罵家長...(恕刪)


呵呵~沒錯

很多事小朋友可都是看在眼裡ˋ聽在耳裡的

不過假日我去騎車真的最怕的就是小朋友騎一騎突然在我前面摔車ˋ不然就是從對象撞過來...

昨天騎去八里就剛好又看到拉~對向小朋友一群在飆車那時候我已經靠的快騎到草原了

結果還是有一位不知道是龍頭太輕還怎樣

就在我面前摔拉

所以假日騎車注意力還是得集中一點
常常都有行人或是慢跑的人直接在自行車道上運動...直接佔據車道...
喊借過有時候還不理人呢...
這時候我就會大聲說...路是你家開的唷,不會閃一邊去唷....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